分享

南宋官窑青瓷的研究

 独孤式 2017-03-07
【摘要】本工作从科学技术角度对南宋官窑残片的外观特征,胎、釉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及釉色等进行了鉴定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工艺试验,最后又将南宋官窑、龙泉哥窑、弟窑和现代仿官制品进行了对比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1)南宋官窑和龙泉哥窑的外观特征,虽颇近似,但胎,釉的组成有显著的不同;(2)南宋官窑与弟窑的胎的化学组成分布在高硅区,哥窑在高铝区,仿官制品介于两者之间;(3)南宋官窑与仿官制品的粉青釉均为石灰釉,弟窑为石灰-碱釉,哥窑为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二种;(4)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弟窑的胎内石英多,并有云母和长石残骸;釉内气泡密集有残留石英,釉呈半光亮状态。仿官制品胎中莫来石多,并有鸟巢状二次莫来石,釉中气泡少,呈玻璃态;(5)古、今制品釉色的亮度、主波长、饱和度以及在色度图上x、y 座标值均较接近,证明杭州瓷厂仿官制品粉青釉是成功的。惟在波长450~600nm青兰区的分光反射率,仿官制品稍高,故呈色稍青;(6)欲制薄胎厚釉青瓷,在工艺上坯体必须素烧,多次施釉,还原气氛;(7)釉面纹片形态与胎、釉膨胀系数差值大小与釉层厚度有密切关系,根据试验:仿官制品釉层厚度在 1mm左右,冷却温度降至100℃时,釉的膨胀系数比胎大14×10~(-7)/℃,可形成“冰裂纹”。胎内 Fe_2O_3 含量在3.5~6.0wt%之间。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