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律诗不难学——结构部分

 涂鸦吧 2017-03-07

格律诗不难学——结构部分

格律诗结构:

起承转合的要求:

起如开门见山,突兀峥嵘;或如间云出岫,清逸自在。

承如草蛇灰线,不即不离。

转如洪波万顷,必有高原。

合则风回气聚,渊深含蓄。

一首诗有一首诗的起承转合,十首诗有十首诗的起承转合。其实可以和章法类比,一篇作文必须要有章法,可能不按照老师给的标准,但是也会有属于这篇作文自己的章法。

一般律诗的第一联叫做破题。

第一种方式,就题,第一句直接引出主题,以题目的内容为起。最有代表性的是春晓,春眠不觉晓。第二种是把题目略微变通一下,不直接说出,但是要呼应题目。例句:崔补阙咏边庭雪里,万里一点白,长空鸟不飞。第三种破题方式,叫离题。具体就是在题外取句,不触题目,但也不能离得太离谱,总不能跑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江雪里的千山鸟飞绝。这句诗并没有提到题目中的两个意向,江和雪。第四种叫粘题。这种方式的特点是上下两句,重用其字。个人理解,这个粘还是取自粘对那个意思,简单说就是用叠字。代表性的是行行重行行,这个叫做一句粘四字。因为重字的限制,这样的诗在表达能力上可能会有些不足,所以大多数起到一分为下文铺垫的作用。最后一种叫做入玄,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厉害。它追求的是可意会不可言传。贾岛的《送人》半夜长安雨,灯前越荣欣。看起来一头雾水,和送人没有什么联系,但是仔细琢磨一下,这还真就是送人的场景。大部分的主旨是用语言构成一种意境,然后用这种意境映射出表达的事情。

第二联是束题。束题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束题可以在文字上和破题结合也可以在意象上。简单来说就是绑到一起,但是宗旨就一个,束题就是首联之后的,要和破题绑在一起。一般都是颔联,律诗是这样。其他的因句子多少而异。

束题之后是诗腹,律诗中对应的是颈联。诗腹和束题,在形式上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两联是需要对偶的。起承转合中,诗腹属于转,前面说的:转如洪波万顷,必有高原。所以这部分在手法上虽然和束题相似,但是效果上比较追求变化和新意。这一联可以算得上是全篇精华的汇聚之处。因此说一般情况下,诗腹的部分是最有石破天惊感觉的。这联要与束题那联相应,但又要避免重复,意境上并不好把握,取舍之间,十分体现功底。这联技巧性的东西很难说,只能看个人的把握,因此也没更多可以强调的。

最后一联叫做诗尾,最后嘛,作用主要就是结尾。这一联就像是一个结局,不仅要把前面的内容做一个交代,还要留下一些余味。

句法这种东西所谓的学,千万不要受制于他,起承转合太过于虚无,大多数还是凭感觉来,句法也一样,技巧是一种前期提高能力的方法,但是拘泥于技巧,往往会作茧自缚,熟悉之后应该大胆尝试,跳出这个限制才是一个比较好的状态,每一个句子都存在两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五言诗是三五两字,七言诗是五七两字。几乎所有的诗重读都在这两处,所以写时,每一句这两个字是主字,其余的是辅字,重要的那两个字,叫做诗眼,我知道高中里诗词赏析动辄就诗眼怎么样怎么样,其实那完全是扯淡的,诗眼是一个专用词,并不像高中学的,写得好的地方就是诗眼。诗眼的地方最好使用响声字,用实字。尽量避免一些发音非常弱的字和虚字,一般ü,i,e这几个非常弱的韵字,能避则避,但还是那句话,诗词没有死规定,灵活使用。第二点,诗眼是最经常出现拗的地方,后面说。

炼字不是随便哪个字都可以炼的,也不是哪个字好就说明诗人炼字了,有可能写得好的是刚才所说的诗眼,诗眼要力求自然,炼字要力求新意所以有时候说某某字在这里十分自然,充分体现出来了作者炼字的功底……这种话要是出现在参考答案上,那就按着他的来吧,其实它本身就自相矛盾。炼字的位置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第二字,第二种是最后一字,第三种是七言诗的二五两字,前面曾经说过,音韵上,比较重要的是偶数位和尾字上也就是说,奇数字上音韵限制比较宽松,所以在倒数第三字的炼字十分容易出新意。

用典:

三贵三忌

一贵普通,写诗最好不要用一些比较冷门的典故,这个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比较出名的那些人的典故容易让大家都知道你在说什么

二贵贴切,中国那么多年历史,典故多得很,但是如何找到一个最贴切的,是一个技术活

三贵能剪裁,剪裁其实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化用的问题,化用和引用哪个更难一点,这个是存在争议的,但是诗中往往不会出现直引的现象,大部分都是化用,诗中的用典,和四六文的相关性比较强,同样是受到字数的限制,无法长篇累牍叙述一件事情,只能以最精简的方式表示出来,所以看懂诗中的典故,还是需要一定文学素养的

三忌里面,很好解释,一是错误,二是重叠,三是率尔比附。

错误都懂,所谓重叠就是把一件事用两种话说

率尔比附指的是典故最好不要用一些不好的人或者事情

说一下我感觉不同的地方:

第一是字数问题,诗的字数非常少,所以对用典的精炼程度要求很高,这方面,看一下四六文我觉得有帮助。

第二是对仗的问题,诗中要求对仗,所以用典也最好成对,还要避免合掌

第三点是自然,诗中用典经常会感觉不那么自然,这就考验笔者对典故掌控和化用能力。

用典比较灵活的几个著名诗人,像是王勃,李贺,李商隐。

用典比较精练,有深度的诗人,应该可以说老杜为首,老杜的用典,化用得特别有新意,算得上是千锤百炼。

最后一点,诗中的用典,一般很少会用白描手法。

拗救,在诗中,是一种变格,我们看到的律诗,包括唐诗、宋诗以及后来的作品,很少有每个字都符合上面所讲的平仄格式的,几乎每首诗总有些字不符合。这是因为,上面讲的乃是标准化、理想化的格式。这些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但除了格式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规则起作用。

比较常见的拗救形式有三种

第一个是孤平拗救

前面讲过,“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的第一个字(七言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三个字),平仄不能不论,必须用平声字。如果用了仄声字,则为“犯孤平”,是写律诗之大忌。

但有时根据诗意的需要,第一个字不得不用仄声字,或用仄声字于文意更好,就在第一个字用了仄声字之后,把第三个字改用平声字。这样整个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句则变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允许的。这种变格,叫做“孤平拗救”

第二种叫本句自救,也叫三拗四救

“平平平仄仄”,也是有变格的。这个变格就是把第三字和第四字的平仄位置互换, 达到互救的效果。这样,这个句式就变成了“平平仄平仄”。如为七言,就由“仄仄平平平仄仄”变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这个拗救是违背马蹄韵的,但是这种现象允许

第三种是对句救

以五言而论,对句互救主要适用于下面这一联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这也就是基本格式的前两句。在这两句中,对句(第二句)的第三个字如果用了平声字,那末在出句(第一句)中,不仅首字可平可仄,而且第三个字、第四个字都可用仄声字。这样出句就有可能全部是仄声字。整个这两句的格式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括弧里的字,平仄两可。还可以反过来加以说明:出句(即第一句)的第三、第四个字按正格本该用平声字,而如果用了仄声字,可以在对句(即第二句)中加以挽救,办法是把对句的第三个字改为平声字,而对句的第一个字,按“孤平拗救”的规则,照样可平可仄。七言句,依此类推,只是在前面按正常规律加两个字。

拗救,或统称变格,在诗词创作中,大有用处。首先,它可以扩大遣词用字的自由度,从而保住某些必须用的字,提高诗句的质量。例如杜甫的诗句“远在剑南思洛阳”,其中的剑南是地名,很难改动这个“剑”字,因而就在后面用一个“思”字来救,自然而又和谐。又如“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山”。(李白《过崔八丈水亭》)其中“宛溪”、“敬亭”都是地名,出句用了“三四字互救”的变格,解决了用字的困难,诗句合律而又流畅。毛主席诗句“我欲因之梦寥廓”,用的是“三四字互救”的变格,总不能为了凑成正格把“寥”和“梦”调换位置吧。变格的妙用,实不可不知。

其次,有时只有用变格才能完成某种高难度的精彩的对仗(对仗问题,以后还要专门讲)。特别是涉及到数字的对仗,常常得用变格。因为按照诗韵,所有的数字,只有“三”和“千”是平声,其他都是仄声,不用变格就很难对了。前面引用的一个例子,“马蹄踏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对得很好,若不用变格,就没有这种效果。唐宋名作中类似诗例很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