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 到“连瓶底儿都盖不住”‖ zmdzfx

 渐近故乡时 2017-03-07

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出去进修的机会不多,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出去学习的机会,确定出去学习的进修人员,身上可是带着任务的:进修学习归来,不仅要尽快开展你学到手的医疗护理技能,成长为基层医院科室的学科带头人,还要跟没出去进修的“井底之蛙”们进行汇报讲课,晒晒自己的收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不,我们医院的泌尿科医师老尚和护士阿香,在武汉同济医院进修泌尿外科学习回来,医院医务科就专门安排时间,在四楼电教室,为全院医护人员做汇报讲课。


具体的专科讲座,这里就不说了。我在这里把进修人员学成归来的所讲的进修心得整理出来,让大家也看看同济医院的医疗“大腕”们是怎样的一种工作状态,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借“护士笔记”这一方宝地,特晒出来给大家分享。


外出进修同志的画外音:现代医护人员人人都要学会做课件,就拿这次讲课需要的PPT来说吧,人家大医院里的老师们,各个都是个中“高手”,他们一个小时就做完的PPT,我却摆弄了一天,才整出来。还有,告诫各位同仁,进修要趁早,别像我们俩这样:出去了,才知道,自己现在的年龄都有点大了,脑子笨,很多新技术新东西学不会。但总算不虚此行,只要走出去,还是会有收获的,多少能带回点“东西”,所以,大家有机会出去学习的,一定要抓住时机,时不我待!

找出差距


没出去之前,觉得自己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在科里还算有两把“刷子”。但到了同济才知道,自己之前的认识和那点“家底”是那么的浅薄和无知,可谓是“连瓶底儿都盖不住”。从某种程度上说,可谓是跟人家差了十万八千里的差距!真是打击我们的自信心。


进修之前,我们在自己医院,原来都是跟着人家走;现在,我们学成了先进、前沿的医疗护理技能,心里也是想着,这次总算是走在人家前面了,开始有点自信了。


学习氛围


同济医院的那个学习氛围,啧啧,那可真是没说的,真的好浓厚呀,你看人家的大教授都五六十岁了,却夜里12点之前从不休息,为什么?白天做手术,夜里忙着搞科研,整理临床资料,做研究,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希望多为社会做点贡献,这点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创新发展


我们这些来进修的,觉得能学到人家的东西就满足了,可在同济,他们对自己都不满足,整天就想着怎么创新,怎么搞学科发展,那进步速度能慢吗?还有,带教我们的都是教授级别的,对人体的解剖部位都掌握得特别精确,变异的解剖位置,相对见得也多。让我们感觉彼此的认识都不是在一个层次上。再看我们自己:大的手术不会做,小的自己又做不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基础打不好的话,就更谈不上创新了。


学者风范


我们进修最突出的感受,就是进修医院的医护人员都很虚心好学,谦虚谨慎,从不胡乱发表议论,不对别人品头论足。遇到问题,只说对方有哪些优势,缺点在哪里,注重理论方面的条分缕析,做学问态度严谨求实,都非常有学者风范。


为人处世


遇到有从基层医院做过手术,效果不理想,在这里补救、行二次手术的,带教老师们的素质都很高,尤其是在面对患者的时候,讲话特别严谨。。他们能正确对待同行、同事之间的关系,从不互相诋毁,不拆台。维护基层医护人员的形象。即使患者有这方面的疑问,他们也不胡乱评价、妄下结论。

医护和谐


同济医院里的医护人员,技术上精益求精,同事间密切合作,都把病人和医院的利益放在首位。科室内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处的很好,内部矛盾很少。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忘我工作


大医院,手术多,业务忙,但带教老师工作都很敬业。自己感觉身体受不了,学习很吃力。曾问过老师,你不累吗?你的精力为什么总是那么充沛?回答是:你在旁边,心没在手术上,没在操作上,你在不停的看墙壁上的钟表,我呢?我是主刀,是操作者,我心无旁骛,眼里只有手术,早已忘记了时间的存在(什么是忘我工作?这就是忘我!)。

zmdzfx 

护理区版主,副主任护师

现任豫南某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擅长各种护理管理和护理话题,在多家护理微信号开有专栏,愿与大家一起分享工作、学习和感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