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武士,不远千里寻来,向禅师问道。 武士问:“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 禅师反问:“你乃何人?”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禅师听后笑道:“就凭你这粗鲁之人也配向我问道?” 武士勃然大怒,随手抽出剑向禅师刺去:“我要宰了你!” 眼看剑就要刺到禅师,禅师却不慌不忙轻声说道:“此乃地狱。” 武士猛然一惊,然后若有所悟,连忙丢弃宝剑,双手合十,低头跪拜:“多谢师父指点,请原谅我刚才的鲁莽。” 禅师又微微说道:“此乃天堂。” 很多现代人认为天堂地狱的说法是迷信,迷信是指对某人某事,盲目相信,并且影响到了客观世界,影响到了人正常的思维。 社会不乏迷信“天堂地狱说”而走火入魔的人,但若能正确理解天堂地狱,对人生也会有进步意义,无须全盘否定。 天堂地狱之说,源于佛学,指善人死后升入天堂,恶人死后堕入地狱。 其实究竟有没有天堂有没有地狱,无人得知,佛家的天堂地狱说的出现,是一种出于好意的设想,只不过也是用以劝善惩恶。 宋史曰:“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义而蹈道;惧地狱以敕身,孰与从理以端心。” 所以,天堂地狱,只不过是善与恶终了的结局。 其实,天堂地狱就在人间不是吗? 武士内心充满嗔恨怒气,所以禅师说在地狱,而后醒悟虔诚跪拜内心静善,所以禅师改说在天堂。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当心内明朗,会感恩,会满足,活在阳光下就如同天堂般;而内心阴暗,勾心斗角,嫉妒怨恨,活在阴郁中如同地狱。 人时而天堂,时而地狱,这一切的对比,终归是善恶的果报,善善恶恶不定,内心也就没有一个坚定的方向,以致心浮动,人浮动,物浮动。 天堂如此美好,我们把去往天堂当成是一种向善的追求,是很理智的思想引导。 与其苦苦追寻靠近天堂的法门,何不如建一座自己心内的“天堂”。 用善良的付出,垒砌一砖一瓦,建成之后的天堂只容纳美好的回忆、积极的品质、远大的理想等等进步的东西。 把自己托付在天堂里愉快生活,就无须什么机会去地狱去走一遭了。 佛法有云,“一念”迷惑转为觉悟,“一念”烦恼转为解脱,“一念”怨恨转为慈悲,“一念”地狱转为天堂。 也不要着急感谢佛陀,先感谢自我的“一念”,是你自己的念头助你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我在人间,但我心建天堂,便也就常住天堂,无论走到哪里,都沐浴着光明,不畏惧地狱。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红尘静修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