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高道司马承祯留下的修真秘诀

 花开富貴 2017-03-08


道历 4714年

丁酉鸡年二月初十日大 

宜:嫁娶 作灶 斋醮 纳采  立券

忌:祭祀 祈福 动土 置产 入宅   开市

今日冲合:与肖猪相冲,与肖猴相刑,与肖虎相害,与肖猴相破,与肖猴相合,与肖鸡肖牛三合,与肖猴六合

司马承祯是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四代宗师,他备受唐朝数位皇帝推崇,并提出“洞天福地”说,完善了《坐忘论》。

司马承祯(647~735)是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四代宗师,唐河内温县人(今河南温县),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早年师事嵩山道士潘师正学道,受符箓、辟谷、导引、服饵之术。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696年),司马承真首次被诏入京都洛阳讲道,武则天亲降手诏,赞其“道行高操”。唐开元九年(721年),玄宗遣使迎司马承祯到东都洛阳,请司马承祯授以法箓,并尊其为道首。在洛阳期间,玄宗与司马承祯日日论道,交谊甚笃。次年,玄宗驾返长安前,司马承祯奏请还山。开元十二年(724年),唐玄宗诏司马承祯入洛阳内殿,受上清经法,并允其在王屋山“自选形胜,置观以居之。”司马承祯遂至王屋山,在天坛峰下选“丹凤朝阳”之地,建阳台观、紫微宫,建成后玄宗亲题“寥阳殿”榜额。后入江苏天台山隐居。

司马承祯一生的道教著作很多,《坐忘论》在道教经典中有重要影响。“坐忘”是道教术语,指在修炼中“心不见,形俱泯”的一种状态。《庄子·大宗师》有言:“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其意是忘却自身形体,抛弃聪明才智,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与大道相化为一。司马承祯继承老庄的“坐忘”思想,并把它具体化,提出了“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七个层次的修炼方法,称为“七条修道阶次”。这些修炼方法对后世中国养生学研究,特别是对中国气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司马承祯留下了七条修道阶次

1
第一曰“敬信”

“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则道可长,蒂固则德可茂”。所以修道者首先必须虔诚,对所修之事不能心存疑惑。只有坚信不惑,才能得道,信是修道之要,只有那些坚定无疑,加之勤行者,才有可能得“道”,才能达到“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虑皆遗”的境界。

2
第二曰“断缘”

“断缘者,断俗事之缘也。弃事,则形不劳;无为,则心自安。”即是要斩断尘缘,不为俗累,进入老子所说的“塞其思,闭其门,终身不勤”的境界。人在世上会遇到很多世俗之事,即便是入了道门,尘缘若不断,也终难修成正果。若追求自我,着眼于自身,就会产生贪欲、恐惧、苦恼等,结果背离了人生的意义,得到的全是痛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那就只有忘却自我,放弃世俗的欲望,“弃事无为”,这样就不再为“我”的欲念而苦求,身心不劳,无事安闲,日益入“道”。

3
第三曰“收心”

心为“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所以学道之初,必须安坐,收心离境。只有安坐收心,一无所染,才能超凡脱俗,入虚无幻境,合心道为一。生命之道的修炼就是要不断地净化凡尘之心,向“虚无”本体回归。但世俗之人往往“心神被染,蒙蔽渐深,流浪日久,遂与道隔”。若能净除心垢,与道冥合,才能“安在道中,名曰归根;守根不离,名曰静定。静定日久,病消命复,复而又续,自得知常。知则无所不明,常则永不变灭。”从而获得神仙长生之道。

4
第四曰“简事”

要求修道之人应处事安闲,不为物所累。人生必“尝于事物”,但“事物称万,不独委于一人;巢林一枝,鸟见遗于丛苇。”人应不做非当之事,“事非当,则伤于智力;务过分,则弊于形神。身且不安,何能及道?所以修道之人,要断简事物,知其闲要,较量轻重,识其去取。”文中还举例说:酒肉、罗绮、名位、财产等都不过是“情欲之余好,非益生之良药”,众生执着不舍,“自致亡败”,实际就是迷失了生命的方向。司马承祯认为,“蔬食弊衣,足延性命,岂待酒肉罗绮,然后为生哉!”“财有害气,积则伤人,虽少犹累,而况多乎?”“夫以名位比于道德,则名位假而贱,道德真而贵。能知贵贱,应须去取,不以名害身,不以位易道。”

5
第五曰“真观”

所谓“真观”,就是“智士之先鉴,能人之善察。”对于福祸吉凶,要察觉在先,并正确处理和应对。司马承祯认为:一餐一寝,都可为损益之源;一言一行,堪成祸福之本,与其作巧持其末,不如拙戒守其本。观本知末,休静心闲,方能观其真理。常言说,无欲则刚,无欲则可观其妙。修道之身必资衣食,事不可废,物不可弃,当虚襟而受之。人事衣食就像“船舫”一样,欲渡海须借助于船舫。“虽有营求之事,莫生得失之心。与物同求而不同贪,与物同得而不同积。不贪以无忧,不积以无失。”这是做人的宗旨,须尽力而为之。

6
第六曰“泰定”

泰定的内蕴是“无心于定,而无所不定”。“定”在生命修持的阶梯中处于“出俗之极地,致道之初基,习静之成功,持安之毕事”,即将进入得道的境界。庄子曰:“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宇”则心也,“天光”则发慧也。生慧不算难,难在“慧而不用”。自古忘形者众,忘名者寡,若能做到“定而不动,慧而不用”,就可以得“深证真常”之道。司马承祯在这里说的“慧而不用”,对智慧采取“无为”的态度,与现代人所说的“大智若愚”相类似。

7
第七曰“得道”

道是什么?“道者,神异之物,灵而有性,虚而无象,随迎不测,影响莫求。不知所以然而然,通生无匮,谓之道”。他引《灵宝经》中“身神并一,则为真身”和《西升经》中“形神合同,故能长久”等论道之言,以证其说。可见他追求的是形神永恒统一,即是“坐忘”的目的。为了达此目的,应避免劳心。他还说:“山有玉,草木固之不凋;人怀道,形体得之永固,资熏日久,变质同神,炼形入微,与道冥一,智照无边,形超靡极。”

在上述生命修持的七个阶次之后,司马承祯又附以“枢翼”,提纲挈领地综述《坐忘论》的主旨:如心归至道,须先受三戒,依戒修行,自始至终,可得真道。这三戒是:简缘、无欲和静心。依此修行,可得真道。能勤行此三戒而无懈退者,则无心求道而道自来。最后,司马承祯把“得道”的标准归纳为“心有五时、身有七候”,五时为:动多静少;动静相半;静多动少;无事则静,事触还动;心与道合,触而不动。到达这一境界,“始得安乐,罪垢灭尽,无复烦恼”。身有七候是指:举动顺时,容色和悦;夙疾普消,身心轻爽;填补夭伤,还元复命;延数千岁,名曰仙人;炼形为气,名曰真人;炼气成神,名曰神人;炼神合道,名曰至人。凡得不到五时七候者,都算不上得“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