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周列国故事(十六)-画个圈圈诅咒你

 dongchang 2017-03-08



【写在前面】


上一篇跟汾阳、孝义有关的故事发表后,得到了很多来自家乡的朋友的支持,好像很多都是孝义的(汾阳的朋友们你们在哪里)?在大家的支持下,公众号的订阅人数已经达到了266(好吉利的数字)。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贡献一个彩蛋,就是在文末的《故事中的故事》。


现在订阅本号的朋友里,山西吕梁的用户快要赶上贵州贵阳的了,贵阳的朋友们加油啊!


还是那句话,作者一定更加努力地写,如果您看了觉得好,动动手指转发一下,就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再次感谢大家厚爱!



“中国历史上谁跑得最快?


“曹操!


“为什么?


因为说曹操曹操就到啊!


那中国历史上谁的听力最好?


不知道!谁?


“还是曹操啊!笨死了!”


……


以上是上个周末我在构思上篇故事《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时,我们家长公主跟我的对话,我竟无言以对。


顺便说一句,以上第二个问题及答案,版权归乐乐长公主所有。我今天要问的问题是:中国历史上谁是被画圈圈诅咒最多的人?


如果你听说过一句成语叫作“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话,就应该知道,因为这句成语,可怜的姬庆父被人诅咒了两千多年。


说起这位姬庆父,我们不得不提到著名的母管严鲁庄公姬同先生,庆父正是姬同的异母弟弟。姬同有三个弟弟,二弟姬庆父,字仲;三弟姬牙,字叔;四弟姬友,字季(这么说来,姬同先生应该字伯了,所以我们也可以叫他姬伯)。三个弟弟里,只有老四姬友(因为他字季,我们叫他季友)跟姬同是同母所生(也就是文姜的儿子),兄弟俩关系要好些。庆父和叔牙又是一个母亲生的。


古代用伯孟仲叔季来给兄弟(或姐妹)排行。一般来说,嫡长子叫伯(嫡长子,通俗说就是皇后或正妻生的老大,如孙策字伯符),庶长子叫孟(庶长子就是非正妻生的老大,如曹操字孟德,还有著名的孟姜女),老二叫仲(如孔子字仲尼,孙权字仲谋),老三叫叔,最小的那个叫季(如果孩子多的话,可以有很多叫叔的,直到最小的一个才叫季)。所以我们根据仲、叔、季三兄弟,可以知道姬同应该就是伯(因为他是嫡子,不应该叫孟)。


我们再来说说姬同的老婆孩子。姬同的正妃我们前边讲过,是齐桓公的妹妹,比姬同小二十多岁的哀姜,哀姜没有生过孩子,所以姬同没有嫡子。按照古代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应该立长子姬般为世子。姬般有两个弟弟,分别叫姬申、姬启,其中姬启是哀姜的妹妹叔姜生的。是不是看起来有点乱?


哀姜比姬同小二十多岁,每天跟一老头生活在一起估计也有点郁闷,慢慢就跟小叔子庆父好上了。加上叔牙,结成了一个三人帮,打算写一篇《怎样当上一个国君》策划案。他们的策划目标是,庆父当国君,叔牙当国相,哀姜呢?大概最多也还是一个国君的正妃吧(她本来就是啊)。


姬同窝囊了一辈子,临终还是不太放心,就把叔牙叫来问道:我死以后,谁来继位呢?叔牙一看,这是唱的哪出啊,《怎样当上一个国君》里没写啊?难道策划案不需要了,就这么轻而易举就成功了?叔牙越想越高兴,赶忙说:大哥,这还用说吗?您的二弟啊,他又帅又有才(差点说出他还给大哥戴顶绿帽了),一定要让他继位啊!


姬同想:这不是我要的剧本啊!算了,不跟他说了,就让叔牙走了。然后又把季历喊来,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季历说:“我以死保世子般继位!


季历怕一个人对付不了庆父和叔牙两个,以哥哥的名义命令叔牙去某某家里等候君命。叔牙大概以为哥哥听了他的话,让他准备庆父继位的事呢,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指定的地点。谁知季历派人送来一瓶毒酒,威胁叔牙说:大哥让你死!你乖乖地喝了这个,你死了还可以保住子孙后代的爵位,否则的话,就带着子孙一块儿死!叔牙就这样被逼自杀了。


不久,鲁庄公姬同结束了自己窝囊的一生。季友果然保公子般继位。


庆父心里苦,但庆父不说。他直接找了个马夫把公子般给杀了,季友一看大事不妙,连忙跑到陈国去了。庆父不好自立为君,想想姬启还小,比较容易控制,就立姬启为君,就是鲁闵公。


姬启人虽小,并不傻,更何况他有个显赫的舅舅姜小白。于是姬启借与舅舅会盟的机会,把哥哥姬般惨死,自己朝不保夕,搞不好哪天也得被杀死的情况跟舅舅说了。


齐桓公一听,欺负我外甥,这还了得!就问:你们鲁国可有贤臣啊?姬启说:有啊,季友是个好人,可惜跑到陈国去了,舅舅您帮我接回他来吧!有齐桓公撑腰,庆父也不敢把季友怎么样,姬启终于把季友接了回来立为国相。


桓公还是不放心这个可怜的小外甥,过段时间又派仲孙湫去鲁国来问候鲁闵公,顺便看看庆父有没有安分一点。


当然,庆父并没有什么改变,他还送好多礼物给仲孙湫,不过仲孙湫什么也不收,反倒建议季友早点杀掉庆父。季友没说话,伸出一只手掌来给仲孙湫看,仲孙湫明白了,原来季友是孤掌难鸣啊!只好安慰他齐国一定是鲁闵公和季友的坚强后盾。


仲孙湫回国了,齐桓公问他,我的小外甥怎么样啊?仲孙湫只说了一句话:“不去庆父,鲁难未已也!意思是如果不杀掉庆父啊,鲁国的事还没完!这句话后来就演变成了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死,特别是经过毛主席在文章中引用后,这个成语就更出名了。仲孙湫九个字画了个圈圈,硬是让中国人庆父不死”、庆父不死的诅咒了庆父两千多年,看看厉害不厉害!


要说仲孙湫这话说得真是一点没错,果然庆父又蠢蠢欲动了。不久就趁闵公姬启外出的机会,把他给刺杀了。季友赶快保着仅剩下的一个侄子姬申,逃到了邾国。


庆父把自己的侄子杀了一个又一个,鲁国人可受不了了,刚记住国君长啥样你就给杀了,还让不让人活了!于是群起而攻之。庆父和哀姜都逃到了其他地方。


于是,季友带着姬申回到了鲁国,保姬申继位,就是鲁僖公。这次季友可不会放过庆父了。庆父逃到莒国,季友派人送大笔礼物给莒国,莒国一看,哎哟,不错哦,就把庆父给赶回了鲁国。季友还是对付叔牙的老办法,告诉庆父:你自杀吧!自杀了你的子孙还继承你的爵位,否则一起杀掉!除掉庆父以后,就剩下逃到邾国的哀姜没办法处理了。


哀姜是齐桓公的妹妹,齐桓公嫌她太丢人,派人去邾国把她给杀了,把尸体送回了鲁国。


预言家仲孙湫的预言成真了,庆父死了,鲁国终于平静了下来。季友也没忘了对两位哥哥的承诺,当鲁僖公要封赏他的时候,他说:我为了国家大计,先后杀掉了两个哥哥,也是不得已的事。但现在哥哥们都死了,只有我受您的封赏,我死后有何面目见我的父亲鲁桓公呢?鲁僖公听从了他的建议,同时封赏了庆父和叔牙的子孙。


庆父本来字为仲,但他的子孙感到庆父的所作所为太不光彩,改称自己为孟孙氏(庆父是庶子里的长子,叫孟也勉强说得过去,这就是孟这个姓的由来),而叔牙和季友的后代就称为叔孙氏和季孙氏。因为这兄弟三个都是鲁桓公(就是死在齐国那位)的儿子,所以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合称三桓


鲁庄公姬同窝囊的诅咒传给了自己的子孙。季友也没想到,三桓后人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以致超过了国君。到孔子的时候,鲁国的国政都把持在这三家的手里,孔子对这三家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论语》中记录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


比如这段:


孔子谓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这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成语的来历。佾是跳舞的队列,古代一佾八个人,根据鲁国先祖周公制定的礼制,天子才有权欣赏八个佾,也就是六十四人的歌舞。而诸侯,如鲁国国君只能欣赏六佾四十八人,季氏(就是季孙氏)比诸侯还低一级,按道理只能欣赏四佾,三十二人的歌舞。但是现在季氏根本不管那些,在自己的庭院里大摇大摆地就用上了八佾。孔子快气疯了:如果这都能忍的话,还有什么不能忍的呢!


故事中的故事:文王百子


民间传说,周文王姬昌有整整一百个儿子,知道老一百是谁吗?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而已,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儿子!不过老一百是谁倒是大家都清楚,神话小说《封神演义》编了个有趣的故事:文王本来有九十九个儿子,后来又捡到一个儿子,捡到以后就送给仙人抚养,谁知这个老一百不小心吃了两个仙杏,“百子变成了黑子,还长出了风、雷两个翅膀,他就是传说中的雷震子。


事实上文王的儿子确实不少,长子伯邑考早死,次子仲发就是周武王姬发,然后有管叔鲜(姬鲜,又称叔鲜,因为封于管,又叫管叔,或管叔鲜,以下都差不多)、周公叔旦(姬旦)、蔡叔度、霍叔处、卫康叔封、曹叔振铎等,老十叫冉季载。可见文王的儿子也是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来命名的。按理说到了就应该是最小的儿子了,按《史记》的记载,文王就是这十个儿子。但各种典籍中还记载了一些其他的名字,也说是文王的儿子,总的算下来大概总共有不到二十个。这些儿子可能有的是庶子,有的是族子(就是侄子什么的),比如召公姬奭(shì),就不是文王嫡子,但到底是庶子还是族子目前也没有定论。总之在共和以前,一切历史都是很模糊的。


长子伯邑考由于早死,在历史上除了名字没有留下太多,还是在小说《封神演义》里,写了一个关于他的小故事。传说姬昌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yǒu lǐ,现在的河南汤阴县,岳飞的故乡),每天画八卦玩。伯邑考为了救父亲,搜罗了很多宝物去贡献给纣王。到了商朝首都朝歌见到纣王也见到了妲己,妲己喜欢上了伯邑考,却被无情地拒绝了,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的妲己设计害死了伯邑考。纣王为了验证姬昌是不是真的算卦特别准,就把伯邑考的肉做成两张饼送给姬昌。姬昌果然算到了这是儿子的肉,但考虑到不吃的话自己也得死,只好忍痛吃下了。这两个饼在姬昌肚子里呆了很多年(可能是不忍消化掉),直到姬昌被纣王放回国后才忍不住吐了出来,吐出来的两个饼一落地就长出四个脚,两个长耳朵,蹦蹦跳跳地跑了。人们后来管这种动物叫吐儿,就是吐出来的儿子,你肯定也猜到了,这就是我们非常喜欢的兔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