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过花甲却为鸟痴狂,他在原始森林拍到了最美的珍稀鸟类

 tony_luck 2017-03-08


点击视频

本周人物《魏群琪:拍鸟也痴狂!》


魏群琪是福建泉州一位鸟类摄影爱好者,虽然拍摄的许多照片已经做成影集,但他依然坚定地表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年过六旬的民间企业家,并不是专业的摄影师,摄影对他而言,就算是一个始于偶然的爱好。



   偶然的机会喜欢上拍鸟

          △ 一个偶然的机会魏群琪喜欢上了自驾游


七万多公里,用坏17个轮胎,川藏南线,川藏北线,青藏线,青藏东线,新藏线六条线路,魏群琪基本都独自开车跑了一遍。


 △ 魏群琪60岁学水下摄影


仅仅过了一年时间,寻常的旅游线路和拍摄主题,已经无法满足他日渐增长的摄影热情,在尝试过去南极、北极拍摄以及危险系数较高的潜水摄影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鸟类摄影。


△ 第一次拍鸟,魏群琪来到日本北海道

△ 魏群琪摄影作品:《虎头海雕》摄于日本北海道。


不到三年的时间,马不停蹄出行36次,到过30个国家和地区,野外拍摄时间累计550天,拍到全球2615种鸟,其中不少为某些地区特有鸟类和世界珍稀鸟类,自第一次拍鸟旅程后,魏群琪成为了一个“疯狂”的拍鸟者。


△ 魏群琪摄影作品:《紫带尾蜂鸟》摄于厄瓜多尔


△ 魏群琪摄影作品:《食猿雕》摄于菲律宾


△ 魏群琪摄影作品:《棕尾蜂鸟》摄于厄瓜多尔


无论在哪个鸟类摄影师看来,要完成这样的拍鸟旅程,显然并不轻松,更何况魏群琪已经六十多岁,还得背着长枪短炮,整整40斤重的器材在荒无人烟的丛林或高山穿行。此外,由于珍稀鸟类都在原始森林,除了要忍受低气压下丛林中腐烂树叶的恶臭,还要应付蚊虫和蚂蟥,由于各地蚊虫种类不同,这个地区的驱蚊水到了新的环境往往失效,最严重的一次,魏群琪被蚊子盯了上百个包,还伴随着严重的皮肤过敏。


△ 魏群琪在丛林


△ 魏群琪与当地部落合影


   曾经发誓不投稿,不发表

△ 魏群琪在丛林拍摄,忍受蚂蟥和蚊虫叮咬


为了让自己更快成长,他除了参加观鸟导游的团队外,还要自己单独规划路线。白天无论多累,晚上都要一天的照片整理完,遇见没见过的鸟也要迅速向鸟导请教。这种追求极致的性格,让他在拍鸟的过程中获益许多,久而久之,他的照片越来越有灵气,甚至还定格了不少珍贵的瞬间。不过,他同时也为自己立了一个规矩:拍鸟只为欣赏大自然,不牟利,也绝不发表、投稿。


      △    魏群琪摄影作品:《东皇霸鹟张冠》摄于巴西


  △    美国国家地理曾经刊登东皇霸鹟张冠照片


东皇坝鹟张冠的照片,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经刊登过,但不少拍鸟者指出,那张照片是人为抓住鸟的尾巴拍摄而成,目前为止还没有杂志刊登过这种鸟自然状态下张冠的照片。也正是听到了这个消息,曾经发誓不投稿,不发表,在拍鸟圈如隐身人一般的魏群琪,才接受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采访,并要求刊登自己拍摄的东皇坝鹟张冠照片,希望让更多人看到,这张照片,有中国人拍到了,很难得。


照顾母亲暂停拍摄,坚持传播鸟类知识

因为要照顾年迈的母亲,本周,魏群琪回到了老家泉州。他表示,前几年自己一直在外奔波,如果没有母亲的支持,没有自己的兄弟帮着照看公司和女儿帮助规划路线做自己的坚强后盾,很难完成这些拍摄计划,更不会有现在这种平和的心态。


△ 魏群琪的朋友圈截图


虽然魏群琪暂停了自己的拍摄计划,短期内也不再外出,但他并没有停止传播鸟类知识。他的朋友圈每天都会更新一张鸟类的照片,到目前为止已经坚持了680多天。

△ 魏群琪的私人展厅

△ 魏群琪私人展厅内的照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