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黄不接时候的 菜花和菜薹

 圆角望 2017-03-08

阿子(北京)·灶下书

有了大棚和长途物流以后,我们这些远离土地,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现代人,对“青黄不接”这个词来自农业时代的本意,已经很陌生了。

就在几十年以前,每年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差不多到了青黄不接的时节。操持得宜的家庭,粮食大概还能够吃,但是蔬菜可能就要费点劲了,哪怕自己家开有小菜园,到了这个时候,也得多多盘算,好好安排。

好在还有菜薹和菜花。北方人大概最早是不怎么吃这些的,可能菜花和菜薹结种子的任务对他们来说更重要。南方人就喜欢用那些黄澄澄白花花的菜花和下面的菜薹来做点下饭菜。就好像农历七月间的南瓜花和南瓜藤,北方人拿来当宝贝,不让无关的人碰一点点,要摘掉要清除也是仅供自己家用,南方人就干脆一把一把的南瓜藤摘来上市场发卖,南瓜花也是一大丛一大丛地卖掉。

紫秆的油菜薹(紫菜苔)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有点空心,本来酥脆的口感随着纤维质增多,变得没那么好了。白菜薹也一样,隆冬里矮胖矮胖的菜梗感受到一丝丝春风的召唤,就会发自本能地向上疯长,把能量都拿来结子,口感当然也就不难想象,一样会变空心,嚼起来好像吃了一把绳索。倒是上海青的菜薹,这个季节刚刚好吃,肥嫩可口。但是顶端最细嫩的菜花,这会儿吃起来也刚刚好,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到了这里,只待春风唤出花蕾里继续的力量,让花瓣绽放,等待风或者蜜蜂来帮忙开枝散叶。

田野里连绵的油菜花现在在南方正开得茂盛,这种油菜花好像一般大家都是不吃的,毕竟结油菜籽的任务重大,利润比卖菜大概要高。但是当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好像油菜花有时候也躲不过被摘来吃的命运。我没有吃过,不过我的奶奶和外婆她们那辈人好像都在早春吃过,“不好吃,很苦,不过比没有吃要好”,她们的回忆大抵如此。

我外公曾经很怀念他小时候吃过的另外一种菜薹,“大烟菜秆秆,摘下来打火锅,好吃!嫩!”那好像应该是罂粟花苗,嫩的时候掐下来当菜吃,不过我们现在是肯定吃不到这种据说口味殊绝的东西了。

不管是哪一种菜的菜花,吃起来都会有点苦涩。按照老一代人的说法,这种清苦味道可以清净心灵。但是菜花和还没开花的花蕾,吃起来口感非常柔细,尤其花蕾,比起花来要更可口,没那么苦且略显丰腴。

虽然怎么说都忍不住想起“牛嚼牡丹”的场景,但是猪油大蒜炒的带梗嫩菜花,初春的时候吃,口味还是相当不错的。

日本的油菜花好像已经产生了专门的食用品种,嫩花一簇簇带梗摘下,汆烫以后拿芝麻和盐拌着吃,或者直接清水煮,也颇清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