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释义:掤、捋、挤、按,采、列、肘、 靠

 朴真拳斯斯文文 2017-03-08


  


      一 、“定在有隙,中在得横”的含义

        “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是著名太极拳经典歌诀《十八在诀》里的两句话。首次公开于人民体育出版社1958年3月出版的吴孟侠、吴兆峰先生所编著的《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尽管该书出版的当时,据说上海的田兆麟等老前辈对于该书称牛连元为杨班侯之弟子和称这些拳诀为杨班侯所传,表示怀疑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但此后有的老前辈仍然对于这些拳诀为杨班侯所传深信不疑。如杨振铎先生在他的著作里就将这些歌诀列为“杨班侯传”。应该认为:这些歌诀究竟是不是杨班侯的遗作是有必要慎重考证的,但认定这些歌诀为杨氏太极拳传人的作品、将这些歌诀当作太极拳的经典则是可以完全肯定的。因为这些歌诀带给了后人不少既与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在武术思想上一脉相承的、又对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具有不可替代补充的重要信息。“定在有隙,中在得横”就是这样的两句歌诀。

        吴孟侠先生在书中对所公开的所有歌诀作了简略的解释。对“定在有隙”的解释是“找到对方的空子”等等, 对“中在得横”的解释是“中是击中……对方的侧面在我面前叫做横”等等。四十多年后,赵幼斌先生又发表了对《十八在诀》更为详细解释的文章。他在文章里说由于受到吴老前辈解释的启发,认为“‘定在有隙’是说在动作中要取得姿势的稳定性,就要在自身的灵活性中去找,做到身体的各部位都松活……‘中在得横’是说人体重心在运动过程中要始终处在一个得机得势的‘复合方位’的定位点上……‘定’和‘中’是指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是讲在拳架运动或与敌交手状态中如何保持身法和劲法的灵活性及稳定性”等等。显然,吴老前辈与赵先生对两句歌诀的解释都对这一经典拳谱注入了源于实践经验的丰富生动的内容,都是太极拳文献中的宝贵财富。

        几十年来,我对“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所蕴含的信息也反复思悟。渐渐地,我认为“定在有隙”的“定”就是太极拳八法中之“进退顾盼定”的“定”,是“中定”的简称。“隙”在古代可以被引申为表示“可乘之机”。如《韩非子·备内》所说的“相为耳目,以候主隙”的“隙”就是这样的意思。因此在武术中,“隙”常用以表示“破绽”。如《宁波府志·张松溪传》中“内家则松溪之传为正,其法主于御敌,非遇困危则不发,发则所当必靡,无隙可乘”中的“隙”、 郑曼青先生《郑子太极拳十三篇·太极拳论疑义答弟子问四节》中“与人以隙谓之背”中的“隙”也是这个意思。用现代的话说,“隙”就是授人以攻击机会的错误。我认为“定在有隙”的“隙”就是这个意思。“中”在古代可以表示攻击、侵袭。如《楚辞·九辩》所说的“薄寒之中人”的“中”就是“攻袭”的意思。因此我认为“ 中在得横”的“中”就是指“成功的攻击”。而“横”指正方向的侧旁。武术中攻击的正方向为“实”,攻击方向的侧旁为“虚”。我认为“ 中在得横”的“横”就是引申为指这样的“虚”,是指敌人攻击和防守的最薄弱之处,是尤其严重的“隙”。因此,这两句歌诀是由于四言歌诀每一句字数的限制,省略了一些句子成分,加上必要的句子成分就是“定在彼有隙,中在得彼横”。意思是“我能够保持中定,需要依靠对方犯错误;我能够成功攻击,需要利用、抓住对方的攻防最薄弱之处”。


        二、太极拳“定在有隙”的两大法宝

        太极拳所谓的“中定”,近代很多老前辈都指出就是身体重心的稳定。身体重心的稳定在武术中作为性命攸关之根本性基础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近代很多老前辈甚至将“中定”排为“十三势之首”。从力学上可以知道,任何物体,重心越低,下支撑面越大,重心垂线越接近下支撑面的中心,稳定角(重心垂线与重心到支撑面边缘连线之间的夹角)越大,平衡角(某一方位前后稳定角的总和)越大,重量越重,物体就越稳定。对于人体而言,下支撑面就是两脚外侧前后连线围成的面积。然而,对于人而言,并不是重心越低、下支撑面越大、重心垂线越接近下支撑面的中心、稳定角越大、平衡角越大,人的站立就能够越稳定。因为人的重心低(架子低)到一定程度、下支撑面大(步幅大)到一定程度,由于解剖结构原因,人就会站立不稳了;体重太大了,手脚变化的灵活性也会降低,会发生容易挨打与错失各种稍纵即逝机会的情况。并且人脚的长度是很有限的,因此总是有某一方位的平衡角是较小的。而即使对于平衡角较大的方位,遇到强大外力的作用,人的站立稳定也是会因为顶抗不住而被破坏的。因此,为了保证身体重心稳定,许多外家拳都采取了适当的站立高度、适当的面对敌人的体位、主动的灵活移动、努力增强自身落地生根般的沉坠能力与顶抗能力等等的锻炼方法,使得敌人对我攻击的力量与我顶抗的力量“合力为零”。这确实是十分重要的稳定自身重心的有效措施,但是这样措施的实施,如果灵活没有恰到好处,往往会弄巧成拙,顶抗则必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而且,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岁数越大体力越小,作为沉坠能力中重要成分自身的体重也会减少,所谓是“年岁不饶人”,于是就会出现武林大会上练拳二十年的打不过二十岁的这种武术最佳年龄段较短的现象。太极拳对于保证身体重心稳定,走了另外一条路。那就是以随对方而动的“随遇平衡”的行走站立与“沾粘连随”使得对方攻击的力量总是作用不到自己身体的重心来实施。

        对于“随遇平衡”,力学上常常以球体为例。可以发现球体的“随遇平衡”有三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在移动中的任何瞬间,一是球体的重心高度始终不变;二是球体的重心垂线始终落在下支撑面的正中心;三是球体的下支撑面只有很小的一点并且不断变换。太极拳的“随遇平衡”也是如此,一是以胯平移来移动身躯,因此身体重心的起伏极小;二是以内力使得身躯在移动中身体的等效重心垂线始终落在一只脚之内;三是双脚落地中主要的实际的承载体重的仅仅是一只脚,并且承重脚是不断变换的,不是两只脚同时平均承载体重的。郑曼青先生将这种体重始终由一脚承担的技能称为是杨澄甫先生的家传,在他的两部著作里作了重点披露并且多次反复强调。这所谓的“体重始终由一脚承担”并不是承重脚必定是身躯中心垂线下方的脚因而是独脚站立的,而是虽然基本上是两脚站立,实际上体重主要是由一只脚承担的,就是所谓的“偏沉”;而且在有的情况下承重脚还并不是在身躯中心垂线的下方。比如在随人而动的“捋”的时候,身躯随人而动地后移,外形上前脚变“虚”,实际上可能体重正是由这“虚”的前脚承担的,从而后脚仍然能够从容灵活地提起移位。这样,两只脚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灵活地提起移动所谓是“自尔腾虚”了,如果不能这样,那就是太极拳所谓的“双重”了。可见,所谓的“双重”就是不能“随遇平衡”;“偏沉”就是能够“随遇平衡”,也就是太极拳所谓的“轻灵”。太极拳维持“定”的一个法宝正是这种凭借随人而动的“随遇平衡”使得对方发生攻击力量作用不到我身躯的错误(即“有隙”)。可见“随遇平衡”的重要目的之一正是为了使得对方发生攻击力量作用不到我身躯的“有隙”。

        懂得了这个道理,练拳中的很多情况下就都必须使得体重由一脚承担。可以发现,当一个人的体重由一脚承担即“偏沉”时,承重脚是可以带着身躯灵活跳动移动的,而另一只脚也是可以灵活移动的,就是两脚都能够“自尔腾虚”;如果体重落在两脚之间,那么,步幅稍大,两脚都不能灵活提起移动而成为“双重”了。由此可见,现代所流传的将太极拳的弓步两脚距离连线分为5等分,身体重心只能在1/5与4/5之间移动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这样的行为即使不是“双重”也是行动迟滞不轻灵的。

        无需怀疑,平衡器官能够正常工作的正常人,身体的各部位能够协调,在没有受到外力攻击作用的情况下,全身体重即使是由脚跟方圆大小的部位作为下支撑也是能够保持身体重心稳定的。因此,太极拳保持身体重心稳定的另一个重要法宝就是在实战中,不是孤立的单单在自身的各种因素上下功夫,而是在自己身体各部位能够十分灵活协调地被动活动的前提下,将稳定身体重心的希望寄放到敌人的犯错误,使得敌人攻击的力量始终作用不到我身体的重心,甚至在我站立不动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这样,由于我的身躯重心没有接受到敌人攻击的力量,我的“中定”就能够得到很有效的保障了。也就是说,我“中定”的保障最主要是建立在敌人犯错误(有隙)的基础之上的。比如弓步步型平衡角较小的肩侧方当被人推按时,一般人往往由于顶抗不得力而失去站立平衡。然而,对于太极拳功夫好的人,一推按其左肩,其左胯灵活被动地像轴承那样地往后转;一推按其右肩,其右胯灵活被动地像轴承那样地往后转,使得推按者总是犯攻击用力的方向发生偏离的错误,因而总是不得力与落空,从而出现太极拳虽然平衡角较小的方位遭到攻击也能够保持站立平衡的现象。由此可见,太极拳保持“中定”,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身躯没有接受到外力,并不是由于自身姿势体位十分合适、能够十分主动的灵活或者具有相当强大顶抗敌人攻击力量因而出现了“合力为零”。

        由此也可见,使得敌人犯错误从而保持身体重心稳定,并不是我主动地对敌人怎么怎么使得“合力为零”,而是我与敌人所接触的肢体是完完全全的“被动”的、“不动手”的、“不用力”的、没有主动的,以这样的方法,使得敌人的力量没有阻挡的总是有离开我身躯的去处。只有这样,敌人才能犯“终不得力、处处落空”的错误。这就像是抗洪。洪水多高,堤坝筑多高,于是“合力为零”。这是外家拳主要特征的攻坚战、阵地战的“堵”的方法。太极拳则是“泄洪”的方法,让洪水一往无前地奔流到大海洋里去。是一种游击战、伏击战、陷阱战。没有这种经历的人对于这种说法是不相信的。我的几个学生原先也是如此,然而现在他们完全相信了。我的推手水平在民间太极拳界并不高,他们的年龄都比我青20多岁,体力都比我大、体重都比我重,如果硬碰硬地“顶牛”或者“拔河”,无论体力与耐力,我都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然而在四正推手中,他们总是推不倒我。原因就是他们攻击的力量在我完全被动不用力的情况下总是有离开我身躯的去处。其实,太极拳的这种功夫往往都是很简单的千篇一律的被动地“胯一松”而已,其它部位、肢体几乎都是“懒汉”,在避免被擒拿的前提下,是完全任由对方摆布的。然而正是由于这样,他们的力量没有着落,而且由于他们的姿势、体位、朝向等由于力量没有着落总是出现“有隙”,于是我就可以稳坐钓鱼台了。而他们在四正推手中很多地方身体重心随时处在可以被我破坏的威胁中,他们也明白,那是因为他们有的部位肢体太“勤快”、“用力”、主动灵活了,就犯“有隙”错误了。由此也反映出太极拳的一个锻炼规律,“明白”与“学会”是两回事。“明白”仅仅是知道了所以然,知道了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但“明白”了不一定就是“会”了因而能够模仿着做了;而 “学会”与“应用”又是两回事。因为“应用”还需要相关神经反应的协调与不假思索条件反射的建立。

        怎样使得对方总是处于力量作用不到我身躯的“有隙”状态呢,那就是要利用对方的主动与被动使得对方违反太极拳的各种要领,比如两手各管一边等等各种姿势要领。所谓利用对方的主动,是指任由对方用力,我不加顶抗,使得对方“终不得力”因而姿势体位出现“有隙”。 所谓利用对方的被动,是指凡是有用力的反应,其用力的侧面是轻浮的,容易被我的掤劲作用引动而出现各种“有隙”的姿势。而对方出现了“有隙”的姿势,对方就难以有攻击作用地多处接触到我的肢体、难以控制我手臂的上方、难以将得力的攻击方向对准我身躯的中心线、难以将我的外围包围等等,我的“中定”就可以放心是安全的了。我的“中定”最主要的就是建立于对方这种“有隙”基础之上的。懂得了以上的道理,练拳中除了模拟发劲攻击的定式以外,始终应该有正在如何以不用力的方法化解对方攻击并将对方引进落空,从而由此保证自己站立与行走稳定的潜意识,这是太极拳锻炼的重要内涵之一。

        当然太极拳“沾粘连随”所谓的“被动”与“放松”不是绝对的。在自己的体位随人而动地变换,使得对方总是犯攻击中心线偏离开我身躯的错误中,其实我是有主动随人而动的成分也就是“四两”之力的,外围控制对方的“掤劲”其实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完全放松的等等。因此我体会到太极拳古代拳谱所说的“似松非松”是十分正确的。但是,我使得对方犯错误的方法确实就是表现于被对方所攻击的肢体是如同鞭子似的十分放松、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与被动的。所谓是“柔可百折若无骨”。我正是因为这样,四正推手的任何一处,学生们都无法将力量作用到我的身躯,我才能够有效地保证身体重心的稳定。当然,这种又被动又有点主动的“似松非松”的具体方法是很难用语言简单说清楚的,也不是本文的重点。四正推手其实是囊括了实战中基本上各种的被攻击。如果四正推手达到了一定“沾粘连随”的水平,再有了能够像接篮球那样的“接劲”本领,那才会真正出现太极拳特色的实战模样,使得能够与在体重、体力、耐力、灵活等方面相对强于自己的人进行实战较量匹敌有了可能,从而太极拳的最佳武术年龄段能够得以显著延长。而显然,在实战中,太极拳维持自己重心稳定的根本手段就是“定在彼有隙”,对方犯错误、攻击力量作用不到我的身躯才是我重心稳定的最根本所在。



        三、太极拳特殊的“中在得横”

        “中在得横”所包含的能够成功攻击在于命中敌人最薄弱环节这样的原则是适用于所有武术的。比如许多武术先左手后右手的轮环向前劈打,方向以我而言,先以左手向左劈打对方攻击过来的左臂并且上步,结果形成我处在对方的左侧外方,而对方则侧背朝向我,其左臂既已经被我所牵制,其右手与两脚一时又发挥不了攻防作用,其全身之“横”就暴露在我面前了,我的右手与两脚就都可以在这瞬间对其实施有效攻击了。又如崩步螳螂拳的第一式,一个三角形的向左进步、右拳打在自己的左掌心,其实是模拟迎着对方向我直冲击打过来的右拳,用左手向右(以我而言)打在对方右臂近肘处,使得其右臂偏向其左侧,而我的右脚进到了对方的右侧其前脚的外后侧,同时,右拳贴着对方右臂下方前冲刚好打到对方的胸肋处。这种情况下,对方的右臂已经被我控制,对方的左手与两脚也一时发挥不了攻防作用,也就是对方的“横”就暴露在我面前任由我攻击了。这些都是外家拳使用主动用力的技巧使得对方薄弱环节暴露而能够成功攻击对方的行为,都是属于外家拳十分有效的“中在得横”的技法。

太极拳的“中在得横”有其特殊性。表现在:

        1、太极拳“中在得横”的“中定”与“沾粘连随”的“中定”不一样

太极拳“中在得横”时保持其“中定”有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以“双沉”来保证,二是以“乘人之虚”来减少反作用力。太极拳发劲攻击时并不是与“沾粘连随”一样体重总是由一脚承担的,而是两脚共同承担的,往往总是一脚前撑、一脚后撑,表现为李雅轩先生所描述的杨澄甫先生发劲时的“一坐”。这种情况与许多外家拳的发劲攻击不同。许多外家拳的发劲攻击往往后脚一蹬,身躯也像炮弹一样向前射出去,身体重心是一味前移的,身躯的运动方向与发劲的方向是相同的,往往出现后脚跟离地。纯正的太极拳则相反,虽然攻击时往往需要身躯骤然前移,如《顾留馨太极拳研究》一书所记载的田兆麟先生说:杨澄甫先生主张“将欲打人,步须偷进”,然而发劲攻击的瞬间,身躯却是后撑的,也就是说身体重心是后移的,身躯的运动方向与发劲的方向是相反的,不然就不成其为“发劲须沉着松静……支撑八面”了。当然,可能有的外家拳也是这样的。这种“双沉”有两个特点,一是同一个人发出的力量要比身体重心一味前移的大。可以用这样的实验来证明:选择一株略微可以摇晃动的树用两种方法摇晃:一种是以身体重心一味前移、将全身的力量压过去,再以身体重心一味后移、将全身的力量往后的方法摇晃;另一种是以身躯后撑、身体重心后移、手臂往前用力,再身躯前撑、身体重心前移、手臂往后用力摇晃。结果可以发现用后一种方法,树可以被摇晃动的幅度明显要大。证明同一个人用了同样的力,后一种发出的力量要比前一种大。我对发人也作过比较,对同样约70公斤左右的人,用前一种方法,我只能推动其后退两步而已,而用后一种方法,效果明显要好,甚至会推得其急剧后退六、七步仰面倒地,当然这种情况还是有其他因素的。这种“双沉”发劲还有一个特点是即使攻击不到目标,对方也极难顺手牵羊反袭,因为身体重心没有前移。当然,有的前辈发人时也出现后脚跟离地的现象,这只能遗憾地认为其发劲还不是纯正的太极拳方法。其实,一个太极拳习练者往往有可能有的功夫是太极拳的,有的功夫并不是太极拳的。正因为如此,杨澄甫先生才说“世间练太极拳者亦不在少数,宜知分别纯杂”。对于很多老前辈,我们既应该看到他们所承传的真传,也不能因此盲目地将他们的所有都当作是太极拳的功夫。我十分赞同曹树伟老师的话:“太极拳应该以太极拳经典为标准,不能以人为标准”。

        太极拳“中在得横”时保持其“中定”的另一个特点是发劲必“乘人之虚”。比如乘对方根脚浮起时、向一方晃动等身体重心不稳的时机攻击人,如果十分合拍地成功了,就会感到对方被发出去就像是与我演戏般配合似的,真的是有前人所说的“毫不费力”的感觉,然而实际又确实是被我发出去的。因为演戏般配合与真的被发出去是存在很多不同征象的。当然,能够驾轻就熟地掌握这一技术是很不容易的。而如果不是这样“乘人之虚”,以硬拼硬打的气势,在对方尽管出现了背势但没有出现根脚浮动等的情况下发人,那么,遇到体重大的人,即使被发出去,也是感到十分费力的,往往还会体会到很大的反作用力,自己也可能会由于反作用力出现反弹后退;甚至会出现对方纹丝不动,自己倒由于反作用力被反弹得后退了。由此可见,太极拳在“中在得横”时保持“中定”的一个重要法宝是以“乘人之虚”来减少反作用力。当然,别人发生这种“虚”的时机是极其短促还不足眨眼的瞬间而转瞬即逝的,这种“乘人之虚”必须十分合拍得如《顾留馨太极拳研究》一书所记载的田兆麟先生所说的杨澄甫先生说“一出手似木工制桌装榫,捶落榫入”。我体悟到要能够这样,有不少要领,其中一个关键在于金仁霖、何基洪老师所说的“前虚后实”,与对方所轻轻接触的手不能丝毫用力,因而有尽量高的灵敏感觉,力量是后脚通过身躯的后撑传递至手的。

       2、太极拳如何“得横”

        太极拳如何“得横”其实就是如何使得对方在某一瞬间形成发挥不了攻防能力的严重“有隙”、根基动摇,也就是严重“背势”。对于这一点,外家拳创造、积累、总结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主动用力作用于对方的技巧。有的人称这种方法为“格”,有“先格后打”的、有“边格边打”的、有“格打结合”的等等。这些技巧往往都是无数先人以鲜血与生命为代价获得的行之有效的很宝贵的武术财富。只是攻击对象如果主动比我敏捷、灵活恰到好处等,这种“格”的效果就不一定能够奏效;而且即使对方的主动、灵活不怎么样,体重、力气却大于我,这些技巧的效果也可能是要打折扣了,甚至也会根本没有效果。因此,武术界有“一力降十会”的说法,突出了力量在控制对方武术技巧中的重要性。比如左右手轮环向前劈打,属于“先格后打”,然而左手劈打到对方的左臂,由于对方力气大,我的左手反而被对方的左臂往其左侧方弹飞了,结果成为背势的反而是我了。又如崩步螳螂拳的第一式所模拟的,我正向迎着对方右拳,用左手向右格打对方右臂,然而由于对方力气强大得很,其右臂根本不为所偏斜,结果可想而知,我不仅右拳打不到对方,自己的胸口正好被对方迎面击中了。

        太极拳对于控制对方、使得对方形成背势,是反外家拳“主动用力”之道而行之动起了懒脑筋,居然在控制、使得对方形成背势的过程中让力气与主动下岗休息“养精蓄锐”去了,就是使得对方发生“有隙”是以随人而动的方法引诱、误导对方,也就是“闪赚”对方,从而使得对方“终不得力,处处落空”,由此为获得“何坚不摧”的攻击创造有利的条件。这种情况,可以用杨露禅的三句话来总结。那就是《顾留馨太极拳研究》一书所记载的田兆麟先生说:杨澄甫先生“说其祖露禅有‘你要给你’、‘咱打咱有’、‘要那有那’的话。”显然,这三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做到了“你要给你”任你摆布,才能“咱打咱有”得到很多可以控制对方的机会与“要那有那”的可以从心所欲攻击的武术效果。这“你要给你”就是陷阱,是等着敌人来上圈套。这种“你要给你”对于外家拳而言往往是属于必然挨打的危险形势,太极拳却可以当作让敌人上当陷于被动挨打的陷阱。以四正推手而言,右手斜横于胸前,手腕与肘部与对方接触,对方直推过来,一般人都认为右手必须以前顶、上架、横摆等主动用力的方法才能破坏对方的攻击,如果力气不够,退步不及时,那就化解不了了。而对于真正的太极拳功夫,这种情况对方是攻击不到自己的,不仅根本无需用力气与主动,而且可以完完全全任由对方直推,也就是“你要给你”。结果对方就会立即擦胸而过、擦肩而过地落空了,侧背朝向了我形成了背势,往往还会由于落空而站立不稳,正好送上门来挨打,也就是“咱打咱有”。在这对方落空、背势送到家门口的瞬间,怎样打对方就完全可以由我决定了,也就是“要那有那”了。当然,对于如何使得对方形成挨打的背势,现代有的太极拳名家也介绍了不少主动的技巧。然而这些技巧与外家拳的技巧相比较,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本质上都需要主动用力。因此,只能遗憾地认为这种介绍与太极拳是南辕北辙的。

        显然,太极拳如何使得对方“终不得力、处处落空”造成对方“背势”而“得横”,也可以总结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无为而无不为”其中也是有规律的,尽管总的要领是简单的,然而以所发生的各种细节分而言之,也是有不少特定要领的,其中包括了肢体姿势要领。有的姿势要领看似与外家拳的没有什么区别,其实都是以放松为基础的。这是许多以外家拳习惯思维思考的人无法理解的。其中有四个原则我觉得很重要。那就是:

        ①手臂一经与对方接触,接触到的部位要尽量的多。尽量将所接触到的对方手臂的上、中、下都牵制住,当然这种接触是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里所说的“手向外掤,意欲粘回”的放松的接触。留存到现在还能够看到的郑曼青与马岳梁两先生分别与人推手所呈现的手臂与人接触的表现就是很经典的典范。如果手臂不是这样的接触,太极拳所谓的“单臂克双功”是无从谈起的。这一要领可以用“敷”来概括。

        ②手臂一经与对方接触,必须有一部分位于对方手臂的上方。这种处置对于有效控制、牵制对方手臂的向上向下攻击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这种接触,由于放松发生的自重等,对于自己是十分轻的,对于对方却可能是很沉重的,可以起到麻痹、迷惑对方的作用。这一要领可以用“盖”来概括。

        ③手臂一经与对方接触,自己十分得力的攻击方向始终要对准对方身躯的正中线。同时,要随人而动地以变换自己的体位与顺从对方等等使得对方得力的攻击方向总是偏离开自己身躯的正中线。只有这样,我任何时候出其不意的攻击才能够有效破坏对方行走站立的平衡。这一要领可以用“对”来概括。

        ④手臂一经与对方接触,要努力不能使得自己身躯的一侧进入对方两肩的圆弧之内,同时要将对方包围进自己的两肩圆弧之内,比如使得对方的一侧进入自己两肩连线的前方投影区,就像是将对方吞裹了似的。这对于有效地控制对方,使得对方难以实施化解与我有效攻击对方是十分重要的。这一要领可以用“吞”来概括。

        其实,太极拳的“沾粘连随”能够使得对方出现“横”,也必需有这样“敷盖对吞”的作用,而“得横”也必须凭借这“敷盖对吞”。因此,练拳时是必须处处有这“敷盖对吞”的。太极拳所谓的“掤劲”、“开展大方”其实就是“敷盖对吞”的反映,没有“敷盖对吞”的“开展大方”必然不是太极拳的外形特征。

        当对方出现了“横”, 如果要能够“得”,还必须“舍己从人”。就是必须顺着对方运动趋向的方向攻击,不应该凭自己预先的决定恃力强攻,这也是有效消除攻击时反作用力的根本性的因素。比如在对方向前攻击落空的某种情况下刚好可以用“野马分鬃”将其往右后挒,然而,对方突然刹车身体重心急剧后移,我就必须立即顺从他的运动趋向,将贴着他的手臂往前一掤,往往这样就可以将其发得往后退了。这种主动中的“舍己从人”往往还能够成功地攻击力气、体重比自己大得多的人。有次我与一拳友去定海海山公园交流,一位力气、体重比我大得多的拳友摆着马步不动让我推,我试着向其侧方一推,他的躯体仅摇了一下,就像不倒翁,根基十分牢固。我就转而前臂松软地对向他的前后中线,而他总是转动身躯避开前后中线被我对准,身躯发生了前后晃动。结果我抓住了他主动往后晃动的瞬间,往前一涌,他立即急剧往后退跳了六、七步才站稳;第二次他又是这样急剧往后退跳了六、七步才站稳。另一位力气、体重比我大的拳友也要对他试一试,结果,推来推去,他又是推一下摇一摇、底脚纹丝不动了。由此可证在推手中无缘无故的主动后退是“授人以隙”,因此,为了避免被别人“得”我之“横”,是应该避免自作主张主动后退的。这是我经常向学生们强调的一个要领。

        由此可见,在没有“得横”前提下就“一触即发”地以力量攻击人不是太极拳的特性。因此,将“内劲”说成是太极拳一切的核心,认为只要有了“内劲”就有了太极拳的一切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纯正的太极拳“内劲”再充足,在没有“得横”的前提下发人,与外家拳的攻击人就没有区别了。当然,太极拳能够成功地实施攻击,“内劲”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相当的“内劲”,“得横”再理想,要想实现成功发人的“中”也是不可能的。有的人认为太极拳发人无须力量,只要“一松”就能够成功发人的说法也是属于十分荒谬的盲目吹嘘。因为太极拳的发人主要是属于主动的“由己”,尽管对方根脚浮动或者落空,仍然是有一定重量的,也没有完全失去自控能力,没有相当的力量作用于对方,对方的被发出是不会产生正向加速度的。因此有的著名太极拳家虽然“沾粘连随”使得攻击者“终不得力、处处落空”的功夫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然而,由于年老体衰,对于有一定太极拳功夫者会发得不远。因此,除了古代的点穴攻击,对于近代以来太极拳普遍的攻击法发人而言,太极拳虽然最佳武术年龄段能够显著延长,因人而异也是有最佳武术年龄段的。太极拳终生有效的只有在其它各种条件配合下的养生延年的功用。


        总之,太极拳能够成功实施攻击的“中”是由“内劲”、“舍己从人”等等多种要件构成的,而“得横”则是“中”的首要先决条件。或者说,只有先有了太极拳特点的“得横”,才会有太极拳能够成功的“中”。可见所谓的“中在得横”其实是从敌我相互姿态角度着眼的对《打手歌》所说的“引进落空合即出”的经典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