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chenshilu 2017-03-08

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016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2016年高考考纲解读】

本讲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

从考查内容看,主要包括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带的分布及成因、特殊区域非地带性表现及成因。

从考查方式看,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而且近年综合题有增多趋势。

在复习过程中,应重点把握:(1)以区域地理图表为载体,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区域生态问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地理环境变化的过程以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的理解。(2)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景观图、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题型

解读考纲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问题,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异常变化,珠峰测量、南极科学考察等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厄尔尼诺、青藏高原隆起等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3.以区域图、模式图切入,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

4.利用区域气候、区域地形图考查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及成因。

【重点、难点剖析】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1)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如下图)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图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所牵的“一发”是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这“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典型事例

文字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主导因素:热量

重要因素:水分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低、高纬度地区明显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非洲沿东经20°E经线自然带的变化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主导因素:水分

重要因素:热量

海陆分布(海陆位置)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中纬度地区明显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

主导因素:热量

重要因素:水分

海拔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

【特别提醒】非地带性现象

实际分布的自然带

形成原因

按理想状态分布的自然带

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

南美大陆南端形成的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

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增温增湿

热带草原带

南半球缺少极地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相应纬度是海洋,缺少陆地分布

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温带荒漠带

三、山地垂直地域分布图的判读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如上图中的山地就位于北半球。

2.判定热量带: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如上图中的山地所处的热量带为热带。

3.判断纬度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体所在纬度位置越低。如上图中的山地位于低纬度(赤道)地区。山体所在纬度越低,同一自然带海拔越高;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海拔越低。

4.判断迎风坡:迎风坡降水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如上图中南坡为迎风坡。

5.判断阴坡、阳坡:一般情况下,山地阳坡自然带多于阴坡自然带的数量,同一自然带阳坡海拔高,阴坡海拔低。如上图中南坡为阳坡。

【特别提醒

山地雪线的高度与坡向和降水量有关:阳坡、背风坡雪线高,阴坡、迎风坡雪线低。

【题型示例】

题型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例1(2015·四川文综1112)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下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据材料回答12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贝加尔湖(  )

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

C.位于山谷导致冰层较厚          D.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

2.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

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               B.融冰时使气温升高

C.小了气温年较差               D.冰层增加空气湿度

【解析】 

第1题贝加尔湖结冰主要原因应是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湖面中心结冰应晚于边缘;位于山谷气温应偏高不会导致冰层较厚;北部纬度高于南部气温比南部低封冻期长于南部,A、B、C项错误,D项正确。

第2题贝加尔湖与陆地相比湖水热容量大于陆地故夏季增温慢气温低冬季降温慢气温高减小了气温年较差,A项正确。结冰时放热不会使气温降低融冰时吸热不会使气温升高;湖水结冰冰层使水汽含量少不会增加空气湿度,A、B、D项错误。

【答案】 1.D 2.C

(2015·北京文综,1~2)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据此回答3~4题。

3.太白山(  )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4.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

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3题,太白山的北坡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山麓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上为针叶林带;而山中腰树木茂密,降水较多;树木大稀大矮为高山灌木。故选C。

第4题,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过度猎狼,会使植食动物增多,导致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会使狼数量减少,甚至灭绝,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而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减少环境承载力;对人们的消费观念影响不大。故选D。

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环境承载力、可续发展

【名师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以下规律:①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②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题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但二者存在差异。如落叶阔叶林带在典型的亚热带以南退出各垂直带,寒温带针叶林也只限于亚热带以北的山地。另一方面,一些山地植被带,如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是水平带中所没有的。③植被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④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宽度互不相同,且随气候差异而变化。⑤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

【答案】 3.C 4.D

 【变式探究】(2014·海南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级堆积,形成泥炭。下图所示岛屿泥炭资源丰富。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答案】 该岛屿纬度较高,常年盛行西风(位于西风带);受海洋(寒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均匀;(一年中雨日较多),日照时间少;年均温较低,蒸发弱;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落差小,排水不畅。

【解析】通过经纬度定位,此岛位于南美洲德里克海峡附近。“冷”是由于:纬度高气温低、寒流影响(西风漂流)。“湿”是因为:纬度较高(蒸发微弱)、多雨多雾(温带海洋性气候,日照少)、地势低平(图示岛屿海拔较低,排水不畅)。

题型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例2(2015·天津文综5)读下图回答第1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澳大利亚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1.结合上图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  )

A.水系的分布特征         B.地形的东西差异

C.热带荒漠的分布         D.矿产的分布特点

【解析】试题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地表近于带状延伸分布,沿一定方向递变的规律性,图示热带荒漠、热带草原等向南北两侧递变,属于地带性分布规律;而水系、地形和矿产都不是沿一定方向递变。故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地带分布规律理解

【名师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地带性分布规律分为从赤道向两级分异规律、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级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主要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主要是以水分为基础形成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规律的更替,主要是以水分和热量不同形成的。

【答案】 C

2.(2015·广东文综,3)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解析】试题分析:文献表述的地带性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而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此规律;而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属于非地带性规律。故选A。
考点: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名师点睛】此题文献资料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该题容易出错,由于该文献资料的表述内容与教材不完全相同,所以要求学生必须以题干材料为准,而不是简单背教材,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不是记忆。

【答案】 A

【变式探究】读“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Lr为干燥指数(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据此回答(1)~(2)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分异

C.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分异

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经度地带性分异

(2)图中H自然带是 (  )

A.热带雨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热带草原带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A→B→C→D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变化,C、F、G、H自然带分布区热量条件适中,应位于温带地区;C→F→G→H自然带分布区干燥程度越来越高,反映了由沿海到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引起的经度地带性分异。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H位于温带地区,且干燥程度最高,应为温带荒漠带。

题型3、山地垂直地域分布图的判读

例3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答案】 

(1)差异:①乙图山脉自然带谱更加丰富;②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图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③相同类型的自然带,甲图山脉出现的高度比乙图山脉低。(任答两点即可) 乙图山脉。

(2)差异: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

原因: 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由于阳坡热量较高,因此南坡自然带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坡较高。

(3)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

【解析】 

第(1)题,从自然带的复杂程度、基带差异和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的差异三个角度分析。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对应热带气候区;甲图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气候区,故可以判断乙图山脉纬度较低。

第(2)题,本题考查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原因。甲图位于北半球,同一自然带海拔南坡较高,主要因素是南坡为阳坡。由于阳坡热量较高,因此南坡自然带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坡较高。

第(3)题,本题考查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

【变式探究】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图中所示山地 (  )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2)该山地位于 (  )

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

【答案】 (1)C (2)A

【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认真读图,明确山地垂直带谱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1) 图中信息显示该山地是东西走向, 南坡带谱复杂, 大部分自然带在南坡的分布海拔低于北坡, 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该山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南坡是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C 项正确,A、B 项错误。南北坡基带差异大是北坡基带海拔高导致的,D 项错误。

(2) 天山、祁连山和昆仑山的南坡基带都不可能是雨林季雨林带。

题型四 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

例4.(2014·上海地理)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2)阐述图中B、C、D、三地的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3)以C地所在的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答案】 (1)类型: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纬度不同,获得的热量不同。

(2)水分差异: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B地处于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较低,因此降水量最少。

(3)C地位于热带稀疏草原带,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适合发展畜牧或小麦种植业。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能力突破】

一、以北半球为例,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比记忆法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二、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实际分布的自然现象

形成原因

按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

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输入

自北向南是热带雨林带(北)、热带稀树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 

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南美大陆南段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

温带草原(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

东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热带稀树草原带

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

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暖湿

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成因类似于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的热带雨林带

热带稀树草原带

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没有陆地分布

寒带苔原带(较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较低纬度) 

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温带荒漠带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表现可以总结成“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几个方面:

(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

(3)“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

(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三、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 

判定南北半球 

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 

判定热量带 

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所处的热量带 

判断纬度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 

判断阴阳坡 

一般情况下,山地阳坡自然带多于阴坡自然带的数量 

四、雪线及其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温度(热量或纬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降水因素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地貌因素 

坡度越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阳坡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线位置偏高,阴坡则相反 

季节因素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 

全球变暖,使雪线上升;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沙漠化造成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例1】读下图,完成问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甲河流域处于                                (  )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解析 甲河流域位于东北信风带,岛的北面有墨西哥湾暖流经过,信风将暖流增温增湿的气流带到陆地,遇到山脉形成地形雨,降水多;又位于热带,所以形成了非地带性的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 A

【变式探究】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   是    (  )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答案】A

(2)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刚果盆地          D.西欧平原

【解析】依上题分析,M地自然景观应该是森林景观,且M介于热带雨林和温带阔叶林之间,根据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该地最有可能是亚热带阔叶林。四个选项中的AD两地都位于温带沿海地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刚果盆地地处热带为热带雨林景观,只有江南丘陵受亚热带季风影响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答案】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