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chenshilu 2017-03-08

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2016年高考地理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2016年高考考纲解读】

本讲在高考命题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从考查内容看,主要包括:内、外力作用以及地质构造,岩石圈物质循环和板块构造理论等。

从考查形式看,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在复习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地质构造图、地貌图、景观图为载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地质构造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题型

解读考纲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3.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多以景观图、流程图、示意图的形式考查

2.依托景观图、剖面图、区域图等,结合石油开采、工程建设等热点,考查地质作用、地貌成因及地质构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地质、地形对交通线路区位选择的影响;地形、河流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来源:Z|xx|k.Com]

【重点、难点剖析】

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运动

1. 地壳物质循环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来源:Z。xx。k.Com]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2. 板块构造理论

 

内容

理论

要点

①岩石圈不是一块整体,而是被构造带(海岭、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②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停地运动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图示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解释]

与运

板块张裂

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处于生长边界

板块

相撞

①大陆与大洋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如亚洲东部岛弧、北美洲西部的海岸山脉、马里亚纳海沟处于消亡边界

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处于消亡边界

内力作用与地貌

1.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其判断方法及相应关系如下: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判断方法

形态

岩层一般

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

向下弯曲

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岩层的新

老关系 

中心岩层

较老,两翼

岩层较新

中心岩层

较新,两翼

岩层较老

图示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构造地貌

未侵蚀

地貌 

常形成山岭

(内力作用)

常形成谷地

或盆地(内

力作用)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形成

侵蚀后

背斜顶部受

张力作用,

岩石破碎常

被侵蚀成谷

地(外力作用)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力作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外力作用)

图示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2.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貌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与五种外力表现形式的共同作用密切相关,其中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的影响最为普遍和常见。

作用因素

作用过程

对地貌的影响

流水作用

侵蚀

冲刷河床,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坡面流水使坡面地表破碎

总体来说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瀑布、峡谷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就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沉积

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逐渐沉积起来

山区河流在出山口形成山麓洪(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河流入海口形成三角洲

风力作用

侵蚀

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走,形成大片的戈壁和裸岩荒漠

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

堆积

风在搬运途中,当风速减小或气流受阻,导致风沙堆积

形成沙丘、沙垄、沙漠外缘的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

【特别提醒】

1. 河流平直,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堆积;河流弯曲,则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如下图: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2. 风向的判定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3. 河流流向判定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四、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1. 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看比例尺可以知道其缩小的程度。

2.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地层有无缺失,各层是否含有化石;有无断层,断层部位在什么地方;有无侵入岩,是什么时代侵入的;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有什么关系等。

(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如图)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如图)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如图)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4)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如图)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5)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图)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3. 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若没有等高线,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般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题型示例】

题型1、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运动

例1 (2015·海卷)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

(1)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  )

A.地震和火山      B.火山和断裂

C.地震和断裂            D.火山和褶皱

(2)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  )

①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 ②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 ③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 ④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答案:(1)C  (2)C

【特别提醒】该题以板块构造学说原理为材料考查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要求学生掌握书上所学的板块构造学说原理,在板块交界地区,板块运动的特点,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交界处,大洋板块的运动特点,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大。学科网

【变式探究】(2014·海南地理)某年3P(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据此完成第8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8.P地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答案 A

解析 P地位于日本沿海,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划分板块,P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所以A正确。

【变式探究】(2014·上海地理)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下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  )

A.喜马拉雅山区 B.日本太平洋岩区

C.新西兰南北岛屿 D.冰岛火山带

答案 A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题型2、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例2(2015·福建卷)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1)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

(2)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答案:(1)A  (2)B

【特别提醒】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背斜和向斜背斜为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向斜为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依据等高线判读地形名称:①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②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③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④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⑤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⑥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⑦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要根据比例尺确定。

【变式探究】(2014·江苏地理)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1.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2.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答案 1.B 2.A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题型3、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例3(2015·新课标Ⅰ卷)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答案:(1)D  (2)B

【特别提醒】本组试题以一幅坐标图考查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重点考查流水作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求学生通过正确提取图中信息联系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理原理,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学科网

【变式探究】(2014·重庆文综)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46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4.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

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

5.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

A.石笋 B.冰斗

C.风蚀蘑菇 D.花岗岩风化球

6.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答案 4.B 5.C 6.D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变式探究】(2014·安徽文综)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完成第7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7.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答案 C

解析 由沙山的物质组成(松散沙粒)和垄槽相间的地形特点可知,该地貌是典型的风力作用地貌(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故C项正确。

题型4、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例4(2015·天津卷)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1)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2)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

A.变陡了                   B.变缓了

C.无变化                   D.无法判断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答案:(1)C  (2)A

【特别提醒】岩浆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在高温高压下沿裂隙向上侵入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出露地表的各类岩石受外力作用的影响首先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然后受外力的侵蚀使破碎岩石离开原来的地方被搬运到其它地区最后沉积下来形成松散的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学科网

【变式探究】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1)~(3)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1)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处岩石与②处岩石相接触,使②处岩石变质

B.②处岩石因高温高压而形成

C.③处岩石埋藏较浅,易变质

D.④处岩石具有气孔构造

(2)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褶皱的形成晚于断层的形成

B.水平岩层的形成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

C.沉积物的形成早于喷出岩的形成

D.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的形成

(3)关于图示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处是风力侵蚀形成的谷

B.乙处是堆积作用形成的山

C.丙处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

D.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

答案 (1)D (2)B (3)D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能力突破】内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引起地壳及其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就是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种。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突破归纳】内外力作用下的地貌 

1.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通常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概念 

产生的地形 

火山喷发 

岩浆喷出地表,是一种岩浆活动 

熔岩物质堆积形成火山锥、火山口 

地震 

大地由于构造运动而快速震动,是一种地壳运动 

造成地壳断裂的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 

2.外力作用下的地貌

在内力作用造就的地表形态的骨架上,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进行再塑造。一般通过流水、风、冰川、波浪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说明。

(1)冰川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2)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例1】据考证:在3.8亿年前,湘西武陵源曾是近陆浅海,后经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此形成石英砂岩。结合“武陵源风光邮票图”,回答(1)(2)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1)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成因是(  )

①地壳的上升运动 ②地壳的下沉运动 ③流水的沉积作用 ④流水的侵蚀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该地区的岩石类型、气候类型、典型植被类型依次是(  )

①沉积岩 ②变质岩 ③岩浆岩 ④热带季风气候 ⑤亚热带季风气候 ⑥温带季风气候 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⑨温带落叶阔叶林

A.①⑤⑧       B.①⑥⑨        C.②④⑨       D.③⑤⑦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答案】 (1)B      (2)A

【变式探究】读某地景观素描图,完成(1)(2)题。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1)该地质构造属于(      )

A.断层      B.山岭       C.背斜         D.向斜

(2)对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

A.变质作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B.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24: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答案】(1)   (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