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99: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十九)区域经济发展

 chenshilu 2017-03-08

微专题99: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十九)区域经济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5·黑龙江联考)下图中,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分别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1~2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99: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十九)区域经济发展

1.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有(  )

①地广人稀 ②水热资源丰富 ③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④劳动力充足 ⑤耕地面积广大

A.②④     B.②③⑤    C.②⑤      D.①③⑤

2.甲、乙两区域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①土地荒漠化 ②水土流失 ③土壤次生盐渍化 ④湿地遭破坏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2015·北京市第二十四中模拟)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据此回答3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99: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十九)区域经济发展

13.与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相比,甲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A.生长期光照时间短            B.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

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D.春播期间旱情严重

(2015·郑州模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国际运营总部于2009年在上海成立。2013年通用汽车公司把中国业务从国际业务中拆分出来独立运营。2014年该公司把国际运营总部从上海迁到新加坡。读图,完成4~5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99: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十九)区域经济发展

4.通用汽车公司独立运营中国业务,主要原因是中国(  )

A.劳动力廉价    B.土地租金低

C.市场广阔     D.政策支持

5.通用汽车公司将国际运营总部迁到新加坡,主要原因是新加坡(  )

A.技术先进    B.劳动力素质高

C.经济发达    D.位置优越

(2015·龙岩模拟)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一环六放射”的高速路网交通一体化体系为依托,打造l 小时都市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读下图,回答6~7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99: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十九)区域经济发展

6.京津冀三方目前产业结构既雷同又竞争,没有形成互补的格局,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天津应着重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A.机械制造业    B.传统服务业    C.创意文化产业    D.石油资源的开发

7.京津冀高速路网一体化,目的是

①提高运输效率   ②增加运输方式多样性  ③加强城际联系  ④促进城市群互动发展  ⑤各城市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

(2015·江西联考读“甲、乙两地某类企业2013年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图(单位:元)”,产品市场价格均为102元。读图回答8~9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99: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十九)区域经济发展

8.该类企业从甲地迁往乙地的主导因素是(  )

A.技术     B.原料    C.市场     D.劳动力价格

9.该类企业转移到乙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甲地产业结构升级 甲地大量失业 乙地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乙地城市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5·漳州市质检)“工业4. 0”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图4是德国制造业进步的四个阶段。读图回答10~11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99: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十九)区域经济发展

10.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     B.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

C.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     D.对资源的配置要求将降低
11.“工业4. 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    B.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

C.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    D.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

(2015·莆田市年质检)生物长期适应气候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下图示意3月上旬我国某种农作物物候现象分布。据此完成12~13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99: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十九)区域经济发展

12.据图判断,该农作物是

A.水稻    B.甘蔗    C.甜菜    D.冬小麦

13.导致甲、乙两地物候现象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地形     C.土壤    D.纬度位置

【2015·泉州市惠南中学模拟】下面为2012年甲、乙两城市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平均价格表。读表,完成14~15题。

城市

生产成本(元)

市场平均价格(元)

技术

原料

劳动力

其他

1.2

6

11

3

30

1.2

6

20

6

30

14.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将会在两地之间发生转移,其转移的方向及影响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从甲市向乙市转移、技术      B.从甲市向乙市转移、原料

C.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劳动力    D.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市场

15。该类企业转移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A.不利于乙地产业结构升级     B.促进甲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C.导致甲地大量工人失业       D.提高了乙地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

二、综合题(40分)

16.(2015·福建莆田一中、泉州五中、漳州一期末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2015年1月6 日,据农业部消息,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又一主粮。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

材料二:奇洛埃岛是世界马铃薯的原产地。它是智利南部的近海岛屿,面积约8400平方公里,遍布冷湿性森林。岛上人口约7万,经济以旅游业、伐木业及渔业为主。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99: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十九)区域经济发展

材料三:土豆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喜水分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奇洛埃岛当地传统种植土豆是将土壤堆高起垄,于垄中播种土豆,再覆盖枯草。(如下图)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99: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十九)区域经济发展

(1)说明该岛马铃薯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原因。(6分)

(2)分析该岛传统种植方式对土豆生长条件的改善作用。(8分)

(3)该岛部分居民希望推动马铃薯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6分)

17.(2015·正定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将软件设计等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团队来完成。从发展中国家来看,近十几年承接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的发展中国家数量激增,已成为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上重要承接方。其中下图所示国家(软件外包产业中心的形成年代与分布)每年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该国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99: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十九)区域经济发展

据图简述所示国家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向。(6分)

简析该国国际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的优势条件。(8分)

简要说明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给该国产业经济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D 2.C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99: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十九)区域经济发展 

3.C

【解析】甲地位于东北地区,与南方地区相比,纬度高,热量相对不足,农业生产潜力较小。

4.C 5.D

【解析】4题,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消费市场广阔,独立运营有利于拓展我国市场。第5题,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交通位置优越,有利于市场的开拓,因而通用汽车公司将国际运营总部迁到新加坡。

6.A   7.C

【解析】6题,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天津市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工业基础好,产业协作条件好,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应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7题,交通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行,路网一体化建设可提高运输效率、加强区域内城际联系、便利区域内经济合作人员往来与交往、密切经济联系。

8.A 9.D

【解析】 8题,图中显示两地成本差异主要表现在技术成本上,则企业由甲地迁往乙地的主导因素是技术。第9题,从成本构成上看,该企业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迁往乙地会促进乙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促进其工业化与城市化。对甲地而言,有利于资源要素向更高级产业集聚,促进其产业结构升级;由于劳动力需求较少而不会导致大量失业。

10.A   11.C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99: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十九)区域经济发展 

12.D   3.B 

【解析】12题,读图,该农作物在华北、西北地区均有分布,不可能是水稻、甘蔗。甜菜中中温带作物,不可能在南方。冬小麦分布范围广,在华北、西北、南方地区均有分布。13题,图中甲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物候时间晚。乙地位于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气温较高,物候时间早,所以导致甲、乙两地物候现象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14.C  15.B

【解析】第14题,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乙地劳动力价格高,利润低,所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将从乙市向甲市转移,主要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技术、原料、市场的影响相同。第15题,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有利于乙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甲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增加甲地的就业机会,失业减少。没有提高乙地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

16.【答案】(1)①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光照条件较好;②受沿岸寒流影响较小,气温较高;③人口密度大,有机肥多。

(2)①(覆盖枯草能)减少昼夜温差,保持地温稳定;②利于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证土壤水分充足);③(枯草腐烂后能)增强土壤透气性;④增加土壤有机质(肥);⑤(通过垄沟排水,)避免渍水;⑥减少垄上杂草生长(避免杂草与土豆争水争肥)。(每点2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

(3)赞同。理由:①气候条件适宜;②(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丰富;③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④实现多种经营,促进就业。(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或不赞同。理由:①经济基础较差;②远离国际市场;③劳动力短缺;④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危及生物多样性)。(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解析】第(1)题,该岛位于盛行西风带内,西侧受西风影响,多地形雨。东侧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光照好,适合土豆生长。受沿岸寒流影响较小,气温较高等。第(2)题,土豆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喜水分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当地种植土豆的方法应与土豆生活习性相符。(覆盖枯草能)减少昼夜温差,保持地温稳定;传统种植方式利于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证土壤水分充足。枯草腐烂后能增强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有机质(肥);通过垄沟排水,避免渍水,减少垄上杂草生长等。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赞同的观点可以从增加经济收入,扩大就业,开拓市场,充分利用自然优势等分析。不赞同的观点可以从保护环境,远离消费市场,劳动力短缺等角度来分析。

17.【答案】⑴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增多,发展规模加大;(2分)由原有工业中心(大城市)向周边城市扩散;(2分)西部与南部地区产业集聚效应突显。(2分)

⑵该国(印度)人力资源丰富,(2分)劳动力成本低,(2分)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2分)加强对外交往与贸易活动等。(2分)

⑶创造了就业机会,赚取了大量外汇;(2分)产业结构发生改变,(2分)促进了该国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的发展) (2分)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99:最新题型综合检测(十九)区域经济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