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 王蒙 具区林屋图纸本68.7x42.5台北

 双笔书画家 2017-03-08

【高清放大版】元 王蒙 具区林屋图纸本68.7x42.5台北

    元 王蒙 具区林屋图纸本68.7x42.5台北


文人笔下的山水人物画是靠山水来表现人物精神,其实是幅山水画。人物只占极小的比重;而职业画家笔下,则将人物放大,山水处于人物的陪衬地位。盛懋无疑堕入彀中,落了俗套。盛懋堆砌文人要素的做法或许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也或许是为了显示自己融合文人绘画的高超技法……但是这些对盛懋作图初衷的揣测都已不再重要。盛懋本身在人物细节处理上的适当,却将职业画家的身份暴露无遗。这或许跟古往今来的一种生活现象非常类似:一个土财主发家致富之后,吃好的用好的,很想表现出自己与其他土财主之间的与众不同来,然而,不论他怎么在着装上包装自己,当他一张嘴说话时,他缺乏文化涵养的人生阅历便暴露无遗,人们不会被他的外表所欺骗,只会还原他的本来面貌——暴发户。

或许,我的这番品评过于苛刻,但是若我们将盛懋的其他作品也都罗列于此,对照笔者上文,各位读者必然不难发现我评论的中肯、切当。在这些作品中,盛懋再一次将自己身份暴露无遗的作品,正是藏于美国的《山居纳凉图》。画面中的人物的描绘,以及画面中人物居于构图中心和重点的位置,无不是笔者上文评论的又一鲜活证明。(本文转自莘莊超級語文老師吳啟雷的博客)

盛懋(生卒年未详),字子昭。父洪,临安(今杭州)人,寓魏塘,业画。懋承家学,善画人物、山水、花鸟。早年并得画家陈琳指点,画山石多用批麻皴或解索皴,笔法精整,设色明丽。主要代表作有《秋林高士图》轴(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秋江待渡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沧江横笛图》轴(南京博物院藏)、《溪山清夏图》轴(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和《松石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

盛懋是元季专业画家,当时被称作“画工”。因技艺高超,并能接受元代文人画家的影响,其作品颇合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趣。但是他的画与元四家的画明显不同,文人画是写胸中之逸气,而他则是一个民间画家,比较适合老百姓的欣赏。[2] 其画山水、花鸟、人物俱精,名声很大,“四方以金帛求子昭画者甚众”。《图绘宝鉴》这样记述他:“始学陈仲美,略变其法,精致有余,特过于巧。”陈仲美就是陈琳,赵孟頫的学生,其父乃南宋画院待诏,故陈琳在技术上十分完备,既善用董源、巨然一派的画法,也善用李成、郭熙一派的画法。盛懋显然深受其影响,所以“精致有余”而意趣不足。

传世作品有《秋林高士图》轴(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秋江待渡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沧江横笛图》轴(南京博物院藏)、《溪山清夏图》轴(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和《松石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

盛懋的山水画,大部分是在技法上做得很完整,景物面面俱到,没有虚的地方,因而画面失去了令观者想象的空间,意蕴也就差了点。而这两幅山水,可能是因画幅小的关系,笔墨比起他的大幅山水作品,运用得更加松快、灵动,意境上更加悠远,因此更耐人品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