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帖

 啊吖嗄的秋天 2017-03-09

 再谈就扯远了,说回缠论吧。
用缠论炒股,如果你实在是弄不懂那些中枢,级别,走势完美之类的,那就用个简单的吧。其实有一招就够了:
日线MACD刚开始变红且15分钟线的MACD没有出现背驰,此时在15分钟K线上找低点买进,一般是2买吧,然后等15分钟K线上出现背驰了就抛。之所以用日线和15分钟线是因为他们的关系是:
15分钟*4=60分钟
60分钟*4=日线

够简单吧,不敢说100%成功率,80%我还是有自信的,至于力度多大则看个股体质。当然,前提是你不要贪心,别去追求什么1买,3买,1卖,2卖之类的,甚至2买的位置也不需要过度精确,也别总去想怎么背了它还是涨。炒股是为了赚钱,至少是不亏本,别的都是次要的。

对于1买,3买,1卖,2卖,3卖的精确把握需要对缠论中的级别扩展和延续时本级别,次级别,次次级别走势完美的精确判断。这一点如果没有悟到那剩下的1%(108课中有稍谈到但没有重点谈到的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悟到了,还需要再对缠论的整个理论框架进行重新理解,再之后才能在各个级别的买卖点中游刃有余。不过真正做到这一点了估计也就不会再涉及股票了,至少不会为了赚钱而炒股了。如果你是散户并且只是想通过学习缠论在股市里赚点钱的话,其实没必要把自己搞得这么纠结和辛苦了。

发此贴的目的是看到很多缠徒因为纠结于背了又背而怀疑自己的判断,于是缠论便平添了许多神秘,以至于缠论和禅师被无限抬高,甚至有了“千人千禅”的说法,搞得缠论如易经一般神秘莫测却忘记了走势是唯一的,而被无限抬高的结果只会是某天终被踩烂,事实上现在抨击缠论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这些批评缠论的人哪一个不是曾经疯狂追随禅师疯狂研究缠论的人呢?我不希望看到缠论现在被无限抬高,更不希望某天出现缠论被无限贬低的一天。其实背了又背的问题在缠论中已经说了解决思路,这需要级别,背驰,走势终完美之外的一个元素,可是禅师却忽视了这个元素的重要性,或许这是他追求数学模型完美化的结果,也可能是他正在展开的动力学方向的重点最后因为英年早逝而来不及系统化所以没有说。

言尽于此,悟者可得,悟不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碰碰运气吧。】

 

【你说的1%其实我倒觉得我理解了,但是这1%中是有问题的,我已经能把买卖点精确到很高的程度了,但目前还是有个问题没有解决,精确到最后所面对的一些问题我觉得已经不是缠论所能解决的了,我还想再精确一点,可是结果很抱歉,我认为借助K线去分析多数不可能了,所以我在最精确的位置转而研究分时线。
  其实我反而觉得你说得有点无聊,1%的东西其实并没什么了不起的,什么自己慢慢悟之类的其实很可笑,我反而和你持相反观点,我悟到了什么我都会说,其实完全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曾经把懂的都告诉别人,很多人来加我QQ,从他们身上我也学到很多,其实我完全不在乎别人能学到我多少本事,哪怕我告诉别人的东西提高别人100%,但我仅仅从别人身上学到的东西使我自己提高1%我也会去这么干。
  每个人都会在实盘中悟出自己的想法,其实交流反而使我学到了很多,再说了,我告诉别人的,别人也不一定学得会,学得会也不一定做得到。你这写的故意神秘化了。
如果悟到了,还需要再对缠论的整个理论框架进行重新理解,再之后才能在各个级别的买卖点中游刃有余。你的这句话其实根本没什么深奥的,我早经历过了,我以前说过找买卖点只是入门,找值得操作的买卖点才是进阶,然后在不同级别中找值得操作的买卖点就更上一层楼。
  说句大实话,其实我从你这篇帖子中倒真没学到什么,在我看来都是一些我理解的东西,其实我也没一定打希望从你身上获取些什么。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在我这个论坛的个人空间中看看我以前写过的帖子,这些帖子只是我对市场的部分看法,其实还没有写全,如果对你哪怕有1%的帮助,我也会很开心。如果有错误,欢迎你指正。】

 

【我已经说了最简单的操作方法了。这个方法简单到比禅师108课开篇的方法还要简单。并不是我比禅师高明,我的方法也是从缠论中总结出来的。

我不知道你是否已经能解决背了又背的问题,以我个人的理解:光凭背驰,级别,走势终完美,笔,段,中枢这些是无法解决的,(我所理解的解决有点类似于禅师的“定理”,只不过他追求的是绝对性而我没那么伟大,追求的仅仅是高概率或极高概率)。

并非我卖弄和故作高深,我也曾试图向其他人解释我的理解,但是正如禅师所说:不可说,一说就错。对于通读过108课的人来说,我所能表达出来的依然是那些老东西。说出来头头是道,而对方一旦操作起来依然茫然。就如通过多级别MACD判断顶底一样,看起来天下无敌做起来无从下手。最后我只好放弃解释了,不是不想为,是在是不可为。也或许是我的能力所限吧。最后我只能说:算了,别纠缠了,学缠如果是为了炒股赚钱,既然背驰了就走,反正选择多的是,何必追那背了之后的再背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便是贪,戒贪难道不是炒股必备的心态吗?

我从开贴到现在所说的是总结出来就一句:
希望大家不要去追求试图解决背了又背的问题;缠于此,反而导致缠论真正有用的东西被忽略了,其简单的特性也就没有了。
唯有如此,大家才能以正确的心态来对待缠论,既不拔高也不贬低。
仅此而已。

不知道这个观念算不算新东西。】

 

【  我追求的不是赚钱,也不是高概率,我追求的是一种对市场的理解。你说的方法其实我觉得很可行,但是真正追求理解市场的人不会止步仅仅你说的这种比较简单但有略显粗糙的方法的。背了又背的问题我可以说解决了,也可以说没解决。我只能说我在有的级别上解决了,在有的级别上还没解决。在分析的方面我还是有问题没解决的,但几乎不怎么影响操作。
  说穿了就是当我想把买卖点真正精确到非常高的高度的时候,发现还是有问题没解决,虽然我现在买卖点精确到的程度对操作影响不大。
  我刚才仔细看了下你前面写的东西,对你的个人风格水平也有了个大概的认识,我觉得你理论研究方面并不是你的重点,你的重点是放在操作上面。所以你也不奢求对买卖点的把握精确到一定程度,只求理论能用来操作赚钱就行了,呵呵~我以前也和你一样。
  我总结下你的想法,你的想法就是希望大家花更多的精力在操作上,不要过分追求理论的极致,而陷入了偏道,进了死胡同。
  仔细看后发觉你说的那句背了又背的原因是因为级别混乱看来你可能只是凑巧说对了,其实你自己也不一定理解这句话。呵呵~
  弱水三千,你只取一瓢饮。适合自己的能赚钱的就行,呵呵~】

 

【我开此贴并非讨论技术,让版主失望了,技术上的东西我也不敢自诩是最精通的,至少在操作上我确实不会过于纠结小级别的一买和一卖。当然理论的研究是另外一回事。我所说的这些并不适合追求技术极限的人,确实这些东西在高手眼中看来太粗糙了,即便如此我相信它却适合90%的缠徒们,也适合90%的散户们。

我觉得大道至简,如果为了赚钱而学缠,能长久的持续盈利便已足够在市场中创造神话了。对过小级别一买,一卖的长期追求便是寻找刺激。这已经不是技术的问题,是心态的问题了,因为90%的人无法具备这样的技术。而资金管理靠得就是心态。庄散博弈玩的也是心态。魔与道原本就在一念之间。有耐心看过108课的人无论悟性高低基本上技术都已不是问题了,可是真正在市场中能赚到钱的却不多,而越是没有盈利就越纠缠于背了又背最后产生了“缠论无用”“千人千禅”这两种极端且完全相反的想法。   

其实心态才是问题的关键

在一个零和的市场内,一个普通散户如何立足?便是:背驰+级别+走势终完美+戒贪。
找到一个合适的买点,放弃对背了又背的追求,盈利后落袋为安;寻找下一个合适的买点…………如此循环,便是90%的缠徒们应该做出的选择。如此,方能跳出“缠”,方为缠论本色。我之前所说那个日线和15分钟MACD组合买点,15分钟背驰卖点的方法便出于对一买和背了又背的放弃。而放弃对背了又背的追求就是戒贪。这个方法从技术角度上看确实粗糙,但是却可以拯救万千股民免入虎口,其中也包括众多缠徒们,如果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便是善莫大焉。当然这招只适合散户,绝大多数技术不高的散户;同时,要适合大多数人的方法也必须粗糙。对此,高手大可付诸一笑,因为不可说,一说就错。

如果从悟道的角度看缠论,纠结于对极点的把握也与缠论的本质相左,虽然缠论从理论上可以追寻到极点,本身也是追求极点的理论,然而这仅仅是理论上,连禅师本人都放弃了这种追求,因为可知却未必可为;如果趋势以明,懂得顺势而为,放弃对极点的追求何尝不是修禅的方式呢?更何况就算真心求道,然得道者能有几人,真能摊上自己?

炒股比赛拿第一的人,真就是股市中赚钱最多的那个吗?

河中水再多,我能饮的就只有一瓢,一次喝得再多也比不过次次都有的喝,同时更要考虑的是如何防止不小心掉进河里淹死,因为掉下去的机会永远只有一次。】
 

{{{只能说我和你的个人理念不同吧,或者说出发点不同,目标不同。就好比练武,有人为了强身健体,有人为了防身,有人为了纵横江湖。并没有一定的说法说练武以纵横江湖为目标的人一定是比练武为了强身健体的人高级。人一旦把精力都放在一件事情上,在其他的方面他会有所失,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再加一句,人活着自己觉得自己开心就行
  从技术的角度追求极限点位我个人觉得缠中说禅也追求,不过因为他大资金了,可能并没有那么在乎。
  你说从悟道的角度看缠论,纠结于对极点的把握也与缠论的本质相左。抱歉,这句话我也没有我自己的答案,因为我没觉得我悟道了。
  你觉得能赚一些钱,从缠论中总结出一套简单的高胜率风险小的方法。至少你找到了适合你自己的系统和方法。最难得的是这套方法是你自己找出来的,这才是最珍贵的。
  你的本意是希望散户也能找到简单的合适的方法去操作股票,这很好,但我不觉得有多少人能做到。
  最后多嘴一句,既然你能主动把你领悟的说出来,那我就说说背了又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希望你今后能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多做好事,当然在天朝做好事前一定要想好退路。因为做好事,不是做傻事。希望你明白给予有时候也是一种回报。
我觉得所谓的背了又背其实是一个笑话,是因为别人没搞清楚级别,级别混乱所致。背驰还是要按照级别来,大级别背了区间套到中级别,然后再套到小级别,一步一步来就没有所谓的背了又背。大级别背了,区间套到小级别,发现小级别没背,然后继续小级别延伸,然后大级别才会不断出现盘整背驰,然后背了又背。然后只在大级别同级别里分析的人就跳出来说怎么背了又背啊。很多人搞不清楚背了又背,是因为他们老是在同一个级别里面绕,完全是管中窥豹,没有立体的看走势。我觉得我已经尽我能力说得最具体了,看你能不能理解了。}}}

 

【我先说说基于日线和15分钟线MACD组合操作的理论基础:
(说明:我所说的背驰包括盘整背驰和趋势背驰两种情况,在文中我并未将他们区别开来。这种操作方法也不需要严格区分。走势弱你就用盘背,走势强你就看趋背,实在要图简单,你就全用盘背操作也行。)

1.日线MACD开始变红为什么可以作为买入的依据?
当日线MACD变红时,无论日线MACD是否背驰(当然背驰了更好),在15分钟K线上必定刚经历了一次背驰,这个背驰点在日线MACD上表现为变红之前的一次底背离。在由绿变红的过程中,一般60分钟K线经历了向上的一笔,在15分钟K线上经历了向上的一段。而缠论的理论基础就是高级别的一笔通常是低级别的一段(至少3笔)。由此可知:如果日线上能完成一笔,60分钟线上应该会有一段,15分钟线上就是至少包含一个中枢的走势了,也就是说15分钟线上应该还有向下的一段(4分钟底背驰)形成中枢和2买之后继续向上的一段(不考虑背了又背的最简单的一卖)。

2.为什么15分钟K线上不能已经出现了背驰?
在实际操作中,偶尔会出现15分钟K线的低点低于之前的一买,这时候就不能进了。这是由于走势太弱导致日线MACD变红的时候15分钟K线上第2个向上的段已经结束了。而在15分钟K线上就表现为过早地出现了背驰。

3.15分钟K线上背了之后为什么要走?
这个方法是假设在日线级别一定会发生背了又背的前提下,可以说是在买点极端不正确的情况下的盈利方法。也就是在绝对保本的情况下的最保守操作。也正如此,它才简单,粗糙和高成功概率。

4.为什么我只有成功率只为80%的自信?
按照这种方式操作依然会面对3种情况:
(1)。日线确实是底背驰,其后上涨的级别从15分钟依次扩展到60分钟,日线,甚至周线级别。(我现在不太用5F,30F这些概念了,我现在习惯用15分钟,60分钟,日,周这些4倍关系周期)
这种情况下走了之后再进也好换股也好,能追就追,不敢追也别遗憾,没那个水平这些肉就不该你吃。
(2)。日线完成向上的一笔后,又背了
这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你已经全身而退。
(3)。日线完成向上的一笔,可是60分钟线上也只有一笔,15分钟线上只有一段,连中枢都没有出就又背了。
这是走势级别太小造成的,通常会让我们在等待背驰的时候错过高点(也就是4分钟级别的背驰),等发现的时候价格已经跌破了日线MACD背驰的那个低点。这时候你就出来吧。等下一次日线MACD背驰再进。
以上这3种情况中(1)和(2)至少占了80%,而(3)跳起脚来占了20%,而出现(3)之后在日线MACD背驰的最低点出来也亏不了多少,还可以等下一个背驰点再如法炮制一次。大家想想,连续碰到2次以上20%的概率是多少?如果你能连续碰到3次20%的情况,那你不适合买股票而是适合买彩票。

再说说这个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区别:
缠论原本是一套入门门槛低,简单易行的理论。之所以让人云里雾里是因为绝大多数缠徒将理论的高度和操作的精度混淆了。总想着单次操作的利益最大化,最终要么坐了一次过山车,要么亏损,最后不是感慨缠论的无限高深就是大骂缠论的欺世盗名。无论对缠论的无限抬高还是贬低都是对缠论和禅师的误读。而这正是绝大多数缠徒对缠论和禅师的态度。其实思路决定出路,学缠的人在股市里却赚不到钱,这不是技术不够的问题,而是思路和心态的问题。就如文学作品可以写的荡气回肠,现实生活却只能平凡普通那样,现实操作中舍弃贪婪放弃对真正一买和一卖的追逐,始终以安全最为头等大事才是一个散户应有的心态。

市场是随机的产物,一段走势的生长会经历很多东西,这个过程没有绝对,因此任何分析方法都不能保证绝对,而只能追求高概率,更高概率。这也是我反对禅师将其理论定理化的理由之一。但是,当某种方法的成功概率达到了一定程度后,它确实可以让操作者在市场上独善其身,游刃有余。前提还是纪律和心态,不要追求极限,多大的本事赚多少钱,多大的嘴巴吃多少肉。吃不到的就要懂得舍弃。能吃的还多着呢。高概率的操作虽然不追求一次性操作的利润最大化,但是却提供了复利累积的基础,这才是威力最大的东西。谁都知道如果能持续保持3天3%的积累1年后的数字有多恐怖。

我所说的方法无需太高的精度,比如在寻找买点的时候4分钟底背驰点就可以不考虑是否背了又背,因为其涉及到的利润差别已经很小了,15分钟背驰卖点不考虑背了又背虽然会丧失其后可能的利润,但是同时你也有机会在其他股票上找到相同额度的利润,因此它是粗糙的,也正因如此他是能在当下就进行判断和操作的,同时也是最容易让散户们学会的。

理论上的独孤求败和操作中的运用完全是两码事,戒贪,学会舍弃,在高成功概率的前提下进行复利积累才是用缠论炒股的精髓,或许这才是学缠之人最难的吧,毕竟绝世宝剑在手,能有几个人真正不动争当天下第一的心思呢?

引用禅师本人的话来做个总结:
我只能带着他们趴上井口看一眼外面的世界,如果掉了下去,他们只会更加的痛苦;我救不了他们,真正能救他们的只有他们自己。(引自电视剧《天道》中李元英与韩楚风去五台山路上的对话)】

 

{{{这套东西的关键还是在第三条,15分钟K线上背了就走。说穿了还是论述如何在各个级别的买卖点之间操作。就算楼主说出来了,我看不一定有多少人能做到。}}}

 

【这套东西的思路是:首先确定买点的安全,其次才是放弃对最后卖点的苛求。

投机的本质是寻找顶和底,通常搞不清楚这两个东西在哪的话人在市场中就会茫然。这套方法通过大级别确定一个安全的底,然后在次次级别操作2买和最简单意义上的一卖。所以核心是第一条:可以确认一个15分钟级别安全的1买,从而使得2买变成可以在当下进行判断。其实这对于高手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可对于绝大多数连保本都成问题缠徒们来说可以保命。

这套方法的好处在于即使是什么都不懂的老太太只要能按照这个流程走都能不亏。其中的道理读过108课的人要是看不明白我实在无语,不过这并不重要,照着做就行了。当然操作还是要看各人,如果面对抛出之后的继续上涨无法淡定,面对买入之后发现走势只生长到5分钟级别就死了也无法及时止损。那就是心态问题,谁也帮不了了。】

 

{{{你系统有点怪异,大小级别差不多重合的买点进,然后在小级别卖点出。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能交易的机会太少,利润也抓不住很多。你第一次日线出红色后交易,等第二个日线出红色要等很久,而且15分钟背驰就走人,当中会错过一大段利润,因为过分强调胜率而降低了交易次数和减少了利润。我个人觉得不适合我,但是或许有人喜欢。
  而且你的系统没加进一些加仓减仓系统,在我看来值得完善的地方很多。这系统的好处是高胜率,比较简单。靠这系统赚点小钱可以,但是想在几年内把资金翻十倍二十倍肯定不行,发财就算了。}}}

 

【这篇帖子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别去追背了又背。只认背驰能确定的买卖点。无论卖点之后是否创新高,还是买点之后创新低。只要级别不搞错你都不用担心,该回来的终究会回来,只不过中枢的震荡会浪费点时间而已。
而股市中要生存,安全的重要性远大于一次性操作的利润率。】

 

【我个人对于趋势背驰和盘整背驰的理解并不像禅师所说的区别那么大。
就我个人而言,每个股票都是自己的性格,走法各不相同,
有的股票从底部到顶部涨了10倍,划起线来从1分钟K线开始到日线却全是盘背,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趋势背驰都没有。
有的股票震荡的很厉害,可是很多走势都有2个或以上中枢。
有的股票则是比较杂乱,一会盘背一会趋势背驰。
我讲其称之为:股性,股票的性格,或个性。

其实选定一个股票进行操作之前应该对这个股票的性格有一个至少大概的了解,我个人如果选定了一个股票,觉得其走势的生长方式适合我,我就只盯着它做了,从小级别往大级别做,直到周线级别背驰了我就走,然后再换个别的票。等它周线底部背了我又回来继续做。

因为我炒股的时间,学缠的时间都不长还没有能力适应所有风格的走法,现在也还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不过我始终认为,在市场中,你将一直股票研究透了,其他的票便一通百通了。自选股中有几只涨跌周期不同的票轮着做足够自己常年无休了。
现在回答你的问题:
从理论上来讲这样的情况当然存在,这就是结合律。但是这样的情况下的背了又背在操作上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实事上如果你在背驰点抛出,之后又背了,哪怕是然后再背N次(理论是是存在的),最后一个背驰点之后必将形成中枢,如果这个中枢是新生的中枢(与之前的中枢同级别),那么你可以在背驰的次级别找买点,而实事上这个次级别的买点通常与第一次背驰之间的差价并不多,相比于整个走势一买和一卖之间的距离更是小得可怜。下跌同理,痛苦的是时间上的等待。
这样理解的意义在于:第一次背驰可以作为判断买卖点的依据。无需等之后的走势出来再做判断,如果你总担心背了又背,那么买卖点永远只能等走势已经走过了很远之后,回头看才能确定它。这也是为什么缠徒们对着K线图一个个天下无敌,而真正实战的时候却永远无法在买卖点出现的当下就将它发现。】


【个人认为以背驰点做为买卖决策依据的话,小资金几乎无需考虑资金管理,当然你可以用小部分仓位玩一玩3买或防范一下3卖以用于消遣和验证自己理论上的判断。而且我个人不赞同小资金放倒多个股票里。你一个股票都吃不透还玩多个?这会更让人迷失方向。

当然,思路和心态是关键,对于级别和趋势会弄错却又总想着背了又背的,由于不敢在背驰的当下做坚决的操作,那么背驰对于操作者就失去了意义,缠论对于操作者来说只是一个对过去走势分析的工具了,设定止损位和仓位,本质上和赌博没什么区别,想想你赌博的时候是如何做资金管理的?这时候唯一有意义的资金管理是你用于投机的资金占你全部资产的仓位。

对于大资金的管理,由于我目前还没有经历,所以说不了什么,不过从心态上来说,完全是自己的资金(包括借来的)和代客理财(也包括公募和私募)之间肯定有本质的区别。这两种环境对于操作者的安全底线完全不同,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反应在资金管理上肯定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