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刷脸时代正在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趣味科技 2020-08-25

刷脸科技正在改变世界?

说起人脸识别,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作为生物识别领域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日常生活的很多场景。比方说,不少标榜科技范儿的公司,都已经实现了刷脸打卡。

然而在更加广泛的生活服务领域,人脸识别的应用却还远远没有满足人们的需求。譬如,旅客在登机时还需要通过人工检票;警察还要通过模糊的监控画面来辨认犯罪分子;老师在课堂上还需要人工点名来记录考勤等等。

不过以上这一切,在并不遥远的未来都将因为人脸识别技术的进步而得到彻底改观。近日,专注于人脸识别行业解决方案的汉柏科技展示了旗下的一系列新产品,覆盖了通道类、监控类、门禁类、大屏类、平台类等各种应用场景,并且已经在多地多行业得到了成功应用。

下面我们不妨来看看,未来的“刷脸科技”究竟会给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哪些颠覆式的改变?

人脸识别是如何实现的?

在介绍“刷脸”应用如何改变世界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简单了解一下人脸识别的技术原理和发展历史。

最早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然而直到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人脸识别才开始进入初级应用阶段。

传统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可见光图像的人脸识别,已有30多年的研发历史。但是该技术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尤其是在环境光照发生变化时,识别效果会急剧下降,因而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近几年来,基于主动近红外图像的多光源人脸识别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原理是将灯光打到人脸上再反射回来形成黑白的3D立体图像以供识别。目前80-90%的人脸识别公司采用的都是近红外技术。但是这一技术也有其局限性,那就是必须要用摄像头进行采集。

既然可见光和近红外都有其局限性,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扬长避短呢?

回答是肯定的。据汉柏科技副总裁邱召强介绍,汉柏科技的人脸识别技术就采用了业界首创的双融算法,即融合了可见光和近红外两种算法的优势。在人脸检测技术上,汉柏利用多任务级联深度学习网络,实现了可以在视频中实时进行人脸检测的技术飞跃,并且还可以同时检测出人脸的性别、年龄、发型等多种属性。

值得一提的是,汉柏科技还将大数据技术与深度学习相结合,通过互联网获取海量人脸数据,并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自动挖掘人脸图片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具有强区分能力的深度学习模型用于人脸识别。即使是在复杂动态室外的监控环境中,其人脸检测的准确率也能高达99.99%。

国内人脸识别行业现状

近几年里,随着国内人脸识别行业市场日益火热,进入该领域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不过从核心竞争力来看,入局的企业大抵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软件企业,即专门做人脸识别算法开发的。如果以汽车行业做类比,人脸识别算法就像发动机的引擎,是核心技术,但单独一个引擎是无法卖给消费者的,用户需要的还是成品的轿车。因此,做算法的企业往往需要把算法卖给做硬件的公司才能推向市场。

第二类,硬件企业,类似做汽车外壳组装的,他们专门生产和制造人脸识别终端设备,譬如摄像头、闸机等。但由于本身不具备发动机的研发能力,所以需要先购买算法然后才能进行组装。

第三类,同时具备软件和硬件的开发能力,人脸识别整合解决方案的提供者。相比前两者而言,软硬结合显然是更具竞争力的一种模式。毕竟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人脸识别算法往往每隔两三个月就要升级迭代一次,面对如此密集的更新频率,如果不能做到将软件、硬件充分整合,很难让产品跟得上最新的技术和体验。而汉柏科技拥有院士、知名高校科研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其中既包括了算法开发设计团队,也包括有硬件团队、大数据团队等,因而能够做到软件、硬件实力兼具。

从抓坏人到刷脸登机,未来刷脸将无处不在

笔者认为,科学家们大力研发人脸识别技术,无非是有两大用途:一个是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全;另一个是让生活变得更快捷更高效。因此我们不妨从这两个维度,来看看人脸识别都有哪些重要的应用。

一、保障安全

与我们经常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天眼”类似,用来抓坏人是人脸识别很酷的一项功能。而汉柏动态人脸监控预警系统就像是一个“天眼”系统,它是基于视频中人脸照片比对的远距离、快速、无接触式重点人员布控预警系统,目前已经在北京的长安街、重点社区得到了成功应用。

据介绍,汉柏动态人脸监控预警系统采用了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专用算法,能够对视频图像进行采集、自动分析、抓取人脸,并利用3D建模和比对技术,主动在监控场景中识别重点关注人员并实时预警。譬如在人员流动频繁的住宅小区,当识别出对象为小区常住人员时,系统会将其自动计入白名单;而一旦发现有非登记进入的陌生面孔,系统就会及时提示安保人员注意。

而在大家非常关注的教育行业,动态预警系统和人脸验证同样能够为校园安全管理提供助力,包括校门、宿舍的出入管理以及幼儿园、小学的接送管理,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令人心痛的校园恶性事故发生。

过去在机场,人工检票登机时只能对机票进行验证,人票不对应的漏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酒店如何验证入住客人人证合一、避免一卡多人入住等情况,也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如今有了汉柏科技这样的人脸识别解决方案,以上这些问题全都可以迎刃而解。

二、快捷便利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在机场不需要人工比对身份证,就能快速通过安检;不用掏出登机牌,刷脸就能直接登机;乘坐高铁时不用排长队取票,直接刷脸就可以进站上车;高校60人的班级上课,只要3分钟就可以完成全部考勤……这将为我们节省下多少时间?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效率又会提高多少?

通过汉柏人脸识别闸机、人脸识别门禁、人脸识别桌面终端等产品,以上这些看似科幻大片中的场景应用,如今都已经成为了现实。

实际体验0.68秒的人脸识别速度

在银泰中心的汉柏人脸识别产品体验区,笔者还现场体验了专业快捷的人脸识别过程。传统的人脸识别终端往往只是一个摄像头进行画面采集,需要使用中控机或是用远端的服务器进行运算。而汉柏的终端产品都是独立工作,在类似Pad的轻薄机身中集CPU、GPU、本地存储、Wi-Fi、蓝牙等配置于一身。由于不需要连接服务器,汉柏人脸识别终端本身即具备本地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识别能力,因此其识别速度达到了0.68秒,遥遥领先传统人脸识别设备。

能够研发出业界领先的人脸识别技术,源于汉柏科技雄厚的技术背景。据了解,该公司属于上市央企,是上市公司工大高新的全资子公司。其人脸识别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陈永川担任主任,拥有9位数学院士顾问团队、18位博士、100多人的研发团队,主攻人脸识别核心算法的研究。凭借强大的研发阵容以及大量的研发经费投入,汉柏科技目前已经具备了将人工智能产业化的能力。

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人的数字化身份是接入智能社会的前提,而人脸识别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它使得人脸成为智能社会的“接入口”,从而展开人与外部世界更加便捷、安全的信息交互。相信未来随着更多专业人脸识别解决方案的推出和普及,我们将很快开启一个既安全又便利的“刷脸”时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