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壤培肥改良技术

 文明世界拼图 2017-03-09

    土壤培肥改良技术就是对土壤团粒结构、pH值等理化性质的改良及土壤养分、有机质等营养状况的改善,这是矿区农用地复垦的最终目标之一,具体包括以下技术措施:

    1、表土转换

    为维持质地好、易培肥的土壤剖面,在采矿前先把表层(30cm)及亚表层(30-60cm)土壤取走并加以保存,待工程结束后再放回原处。这样虽破坏了植被,但土壤的物理性质、营养条件与种子库基本保持原样,本土植物能迅速定居。 该技术的关键在于表土的剥离、保存和复原,应尽量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和养分的流失。

    2、客土覆盖

    废弃地土层较薄时,可采用异地熟土覆盖,直接固定地表土层,并对土壤理化特性进行改良,特别是引进氮素、微生物和植物种子,为矿区重建植被提供了有利条件。该技术的关键在于寻找土源和确定覆盖的厚度,土源应尽量在当地解决,也可考虑底板土与城市生活垃圾、污水污泥;覆土厚度则依废弃地类型、特点及复垦目标而定,一般覆土5-10cm即可。

    3、土壤物理性状改良

    土壤物理性状改良的目标是提高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结构。 短期内可采用犁地和施用农家肥等方法,但植被覆盖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永久性方法。

    4、土壤pH值改良

    对于pH值不太低的酸性土壤可施用碳酸氢盐或石灰来调节酸性,既降低土壤酸碱度,又能促进微生物活性,增加土壤中的钙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并减少磷被活性铁、铝等离子固定。但在pH值过低或产酸较久时,宜少量多次施用碳酸氢盐或石灰,也可施用磷矿粉,既提高土壤肥力,又能在较长时间内控制土壤pH 值。炼铬厂废弃物和粉煤灰一般呈碱性,可采用硫磺、氯化钙、石膏和硫酸等酸性试剂进行中和改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