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翁子老师学素描

 满意不满意jy 2017-03-10
一向不擅于形象思维的我,加入了2016年12月1日成立的微信素描班“翁子画室”,开始了一个对我来说全新的领域。女儿说我不适合学素描,因为我是个粗线条的人,她说如果学画我应该学色彩学国画,画大写意,因为我对色彩感觉更好一些。我对画素描全无知识,准备工作从了解素描工具、各种铅笔开始。班里有30多个同学,大部分都是零基础,所以老师讲课从基础讲起还是挺适合我的。但是老师并没有像学院派那样让我们从排线开始练习,也不主张我们画几何图,而是让我们直接从临摹人物头像开始,翁子老师说得好,我们既不是要当大画家,也不用参加考试,而是为了练手练脑练观察力,丰富生活,预防老年痴呆。我们画画儿一不解决升学,二不解决就业,三不解决职称,就是使生活多一点色彩,老师说的这些这正是我参加学习的目的。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上了6次课,我也画了一些画,从最初不知从何处下笔的最幼稚的画,到懂得了仔细观察,知道了如何画头发,如何画眼睛,如何画鼻子,如何画脖子、画嘴唇……虽然我还不能得心应手地把这些理论运用到画画儿中去,但是“心中有了”这些画法,“心中有了”,画起来就不那么盲目了。除了上课以外,有时也在微信中跟老师交流,老师不吝指教,还在视频中示范,在这个过程中我受益匪浅,一点一点进步起来,虽然比不上班里那些天分好的同学,但我却因为进步而继续画,因为进步而越来越有兴趣。
画画儿是个实践性的技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就的,老师说:“以后就看‘练’了,常说我在家练书法、练画画儿、练琴……跟艺术沾边的都是练出来的。你们应该没问题的,多大开始练都不晚,练的过程就是享受的过程。练脑,练手,练眼睛,都贯穿在过程里。”
年轻时读过一首梁上泉的诗,现在还会背:
“搜尽巴山的奇峰,才刻得一座青山。
望断巴河的流水,才刻得一条河川。
常倚那寨上老松,才有风涛的实感。
久仰那张风古柏,才有苍郁的体现。”
这首诗说的是雕刻,画画和雕刻一样,是要日积月累才能画好。
“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下面把自已这两个多月画的画儿做个总结,给自己办个“画展”,给自己一点鼓励,它们能体现我画画儿的过程,而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鲁迅说:“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画于2016年12月4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