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可曾记得,自己有多久没有静心地捧起书本,完整地读完一本书并有所感悟?繁忙的工作,琐碎的生活,是否已经消磨了当初那颗求知若渴的心?等车的间隙,无聊的午后,你是否会习惯性地拿出手机,让时光消逝在漫无目的地网页浏览中,事后再回想,却发现一无所获?所谓的“中年危机”,是否是生命中的那汪源头活水没了踪影?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嘉定安亭红梅社区,居住着一位105岁的老寿星——方忠诰,年过百岁依然耳聪目明,思维敏捷,与人交流毫无障碍!!方爷爷说,自己是明代大学问家方孝儒的第26代孙,家学渊源传统,让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丝毫不敢懈怠,也是学习让自己的生命有了活力。 看书读报写日记 四十载如一日 ◆ 1976年,方爷爷从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退休后,来到安亭红梅社区定居,随后将户口也迁到了该小区。退休后的生活并没有从校园生活的繁复热闹变成寂寞空虚冷,而是被方爷爷打理得丰富多彩。 ◆ 在方爷爷床边的案头上,放着几本厚厚的日记。小编随手翻开了去年的那本,只见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方爷爷一天的生活起居,当天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也会在日记中特意注明。每天虽只有聊聊数语,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众人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发生的变化。 ◆ 每天下午午睡起后,看书、写字、读诗、看报1小时,是方爷爷雷打不动的习惯。作为九三学社的成员,《民主与科学》杂志是方爷爷必看的读物,古典诗词也是方爷爷的最爱,兴起之时,方爷爷还会一边吟诵一边写下来。 ◆ 了解身边事、国家事,方爷爷则是通过每天收看《新闻联播》,阅读《嘉定报》、《安亭报》,国家大事、身边趣事,都会出现在每天的日记里。 ◆ 每周,方爷爷还会抽出1到2个下午,在住家保姆的帮助下,前往安亭图书馆看书2小时!!最新的科技前沿读物、养生类书籍最受方爷爷青睐。 ◆ 为了支持公共图书事业,方爷爷还将市政府、镇政府颁发给自己的5000元百岁生日慰问金全额捐献给了安亭图书馆。 ![]() 方爷爷与安亭镇文体中心负责人合影 言传身教家风好 儿孙多有建树 ◆ 方爷爷育有5子,大儿子今年已经82岁,其他孩子也己到了耄耋之年。从小受父亲言传身教,方爷爷的5个儿子均学有所成,且都在电气方面颇有建树。 ![]() 全家福 ![]() ◆ 儿子辈不负父望,孙子辈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孙子孙女求学海外,生活美满。方爷爷84岁时,还在儿子、孙子的邀请下,游历美国,说起当时的见闻,方爷爷仍难掩兴奋。 ![]() ◆ 96岁高龄时,方爷爷将毕生搜集整理的家族资料,结集出版了《方氏家史自传》,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家族档案。 ![]() ![]() 近朱者赤 文盲保姆学会识字看书 ◆ 26年前,方爷爷的老伴去世,儿子们为父亲请了钟点工帮忙做饭。直到96岁高龄,住家保姆才进了家门。现今的住家保姆陈阿姨照顾方爷爷已有五六年光景。陈阿姨来自湖北农村,由于家里较穷,她没有上过学,并不识字。 ![]() ◆ 开始照顾方爷爷后,爷爷每天都教她识字、读书。陈阿姨笑着说,爷爷很严格,规定每天必须得熟记10个字! ![]() ◆ 如今,陈阿姨已经熟练掌握近2千个常用字,能够自主阅读,平时方爷爷看过的报纸、杂志,她在空闲时也会拿过来看看,增长见识。 ![]() 重养生勤锻炼 一生未有大病 ◆ 方爷爷的身体一向健朗,从未生过大病。陈阿姨说,103岁时,爷爷夜起小便时不慎摔段了尾椎骨,自此外出只能靠轮椅。 ![]() ![]() ◆ 尽管如此,只要天气允许,方爷爷都会在上午出去,到广场上打太极,摔伤后,仍然坚持在轮椅上打太极。 ![]() ◆ 方爷爷的饮食起居也极为讲究:早七八点间起床,晚九点半前上床;每天晨起梳头30下,用手按摩全身穴位,疏通经脉15分钟;每顿一碗稀饭一碗汤,荤素搭配,晚上一杯牛奶,半个苹果;每顿饭后需热水洗脸、漱口,注重仪容仪表。 ![]() ![]() ![]() ◆ 方爷爷说,自己一生崇尚道德、科学,劝诫年轻人要以德为性,做事要兢兢业业。来看看爷爷的座右铭吧: ![]() ◆ 对方爷爷而言,人生,是一场体面的修行。 ![]() (图片:张弩、曹燕;编辑:陈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