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泻: 可选用补骨脂、附子、肉豆蔻、五味子等药材混合,研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脐孔,连用7日为一疗程,可重复2~3个疗程。 脾胃虚寒型胃痛: 可选用胡椒、干姜、香附等,用黄酒调成糊状,连用2~7天。小儿大多不愿服药,害怕打针,特别是婴幼儿给药尤为困难。而小儿肌肤柔嫩,敷脐疗法作用迅速,无损伤,因此在儿科应用广泛。治小儿腹泻、消化不良、腹痛等,可将药粉用黄酒或茶水调匀,贴于脐部,1~2天即可见效,有的甚至数小时内即可好转。遗尿的患儿,也可将药物同时敷于肚脐和关元穴,可以减少遗尿次数。经常感冒的儿童,用中药装袋后敷脐,坚持一段时间可以提高抵抗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治便秘方: 玄明粉40克,小茴香6克。共研成细末,取一汤匙药末,和入少量蜂蜜调成糊状。肚脐用75%酒精棉球消毒,干后涂盖药糊,并覆盖干净的纱布,用胶布固定。治便秘效果很好。 乳腺增生 : 从药店买来成块的天麻或中成药天麻片,打粉后取适量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盖住,再用医用胶布固定,或用软布条就像系腰带那样轻轻固定。每天晚上贴,10~18小时后再拿下来。一周一个疗程,停几天后再用。 盗汗 :可用五倍子15克(或五倍子30克、朱砂3克),焙干研细,睡前敷于肚脐或涌穴上治疗盗汗 失眠: 用归脾丸,贴在肚脐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上,早上拿下来。 治月经不调: 取当归30克、红花15克、月季花15克,用茶叶水调,敷脐部。每次在月经之前1天敷脐,连敷5~7天,至月经干净为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