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智慧统御篇:适当授权,不会劳神;

 鬼谷子智谋 2021-07-16

适当授权,不会劳神 

  【原文】 心为九窍之治。君为五官之长。君因其政所以求,因与之,则不劳。圣人用之,故能赏之。因之循理,故能久长。

  【译文】 心是九窍的主管,君主是全体官员的领袖。君主要根据臣民的政绩来决定任用,斟酌情况给予适当回报,这样就不会劳神费力。圣明的君主若能做到这些,必将受到臣民的称赞。若遵循此方治理国家,国家便长治久安。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常常能看到一些管理者,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仔细分析,有些事忙得合理得法,有些事忙得并不得法,工作不见得有什么大成效。究其原因,不懂“授权”是问题的症结。

  孔子的弟子子贱当上官吏后,很少过问政事,但在他管辖的地域,百姓安居乐业。其他官吏感到奇怪,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每天起早摸黑地忙于政务,却没有子贱治理得好?便向子贱讨教。子贱笑笑说:“你是管事,而我是进行管理的,所以不必事事躬亲。”


  松下幸之助也曾这样说过:“一位称职的管理者应该只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做部属该做的事。”这就说明要想做好管理工作就得懂得授权。如果一位管理者不能或不愿授权给他人,就等于是在给机构制造许多障碍,让有能力者无法跨越。

  我们知道,把钱藏起来,不让流通,钱就没有使用价值,因为钱的价值是在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同样,拥有权力而不让权力周转,权力的力量就得不到发挥。授权就是将权力进行扩散和周转,让权力变成动力。

  人才是否能发挥潜能,取决于领袖的授权能力。关于这一点,领导分析家林恩.麦克法伦、拉力.塞恩和约翰.切尔德勒斯都深信:“授权式的领导模式不依赖于职位权威,而是使所有人都有机会负起领导的角色,如此一来,他们就能轮番贡献自己的力量。”


  授权者的掌控力不是来自权力,而是来自自身的影响力。通过有效授权使自身的魅力不断加强,影响力不断扩大,从而提高人们的自主性,发挥创造力。这是一个双向过程,需要信赖与沟通。从这个意义上讲,授权不仅成就了别人,也成就了授权者。

  丙吉是西汉宣帝时的丞相,他深谙治国之道、为政哲学,做宰相很讲分寸,正所谓拿得起,放得下,将各种关系处理得有条不紊,曾留有“丙吉问牛”的著名典故。

  有一次,汉宣帝准备去吴国巡视,丙吉在前面清除道路,突遇一群乡民打架,虽然看到有人被打死了,但丙吉竟然不予理睬,还催促着同行官员掾史快走。掾史觉得很奇怪,又不敢问,只得陪同往前走。

  走了不远,他们看到一头牛在路边不停地大口喘气,热得直吐舌头。丙吉立即让车子停下来,派侍卫人员问赶牛的人:“你赶这头牛走了几里路了?”


  掾史很不理解,便问道:“丞相您是不是搞错了,刚才在前面路上死伤了人都不闻不问,这会儿却对一头牛为什么喘气问个不休。难道您觉得牛命比人命重要吗?”

  丙吉摇摇头,意味深长地回答:“我身为丞相,是朝廷百官之首,要善抓大事,不应该亲自管一些不该自己去管的具体琐事。”

  见掾史似懂非懂的样子,丙吉解释道:“百姓相斗而死伤了人,我没有必要加以过问。因为那是长安令、京兆尹等官员的职责,应由他们派人去抓捕、审理。我只负责考核他们的政绩是优还是劣,再如实奏明皇上对他们进行奖赏或惩罚就是了。”

  “但是我对牛喘气吐舌的现象就不能不亲自过问了,”丙吉皱了皱眉,继续说道,“现在正是春令时节,天气不应该太热,我怕那头牛没走多少路就喘得那么厉道,“现在正是春令时节,天气不应该太热,我怕那头牛没走多少路就喘得那么厉害,是因为太热了。若是春令天就那么热,那是时令失调,不符合节气的征兆,可能引发瘟疫等关系民生疾苦的问题。这些问题地方官吏和一般人又不大注意,却正是我宰相要管的事情,所以我要负责争取预先搞清楚,才能保证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啊。”


  掾史恍然大悟,对宰相的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丙吉一生兢兢业业,大事小事处理得恰到好处,辅佐汉宣帝励精图治,治国有方,使得宣帝统治期间“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号称“中兴”,丙吉也以功绩卓越而留名史册。

  “丙吉问牛”是中国历史上很典型的有关管理授权的故事。作为管理者,要想提高管理的效率,就要从日常的一些琐事中抽身而出,去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就好比事例中的丙吉丞相,不去管理那些已经分权给地方官处理的斗殴偷窃等琐事,否则就会干预下属工作,还会为自己增添了额外责任,或许他就难成卓越的西汉丞相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