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VS深圳,谁才是中国未来最有潜力的城市?

 張学友 2017-03-10

(版权所有,转载须署名“昊天经纬”)

《时事分析126》20170217

标题一:关于这两座城市的对比由来已久,下面我们按照两座城市核心竞争力、职能定位等方面来比较孰优孰劣:

一、核心职能: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未来将是全球金融中心:

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金所)、上海金属交易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是上海金融业是核心资产。

很大一部分人民币从中国人民央行出来后先进入上海(和深圳)的这些金融交易所内进行二次分配,然后再流向全国各地的企业、个人手中。

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达成,尤其是中国完全开放“资本账户”后,上海金融市场将迎来有史以来最繁荣的盛况:

上海与香港、新加坡这些金融市场最大的区别是,外资可以随意可以随意进出香港和新加坡的金融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等),但因为中国“资本账户”尚未开放,所以外资无法随意进出中国的金融市场(A股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

如果中国完全开放“资本账户”,那么外资就可以随意进出上海是各大金融市场了,香港(新加坡)对上海的金融优势彻底将彻底丧失,上海将迅速取代香港(新加坡、东京)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

但这不是上海金融服务业是最高形式,上海金融服务业的最高形式是未来“人民币本位制”上线后中国架构在人民币本位制之上的全球货币体系、全球金融体系。如果这一步顺利完成,那么上海将比肩伦敦、纽约(或法兰克福)从而成为全球最核心的金融中心之一。

1、金砖银行已经落户上海并已经面向全球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债券,金砖银行和应急储备金作为“人民币本位制”的金融管理机构(对应世界央行和IMF的职能)的职能正在逐步完善。

2、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是央行的第二总部,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等决策职能仍在北京总部;但公开市场操作、金融市场监测、金融信息分析研究、金融产品研发和交易、区域金融合作等职责在上海总部。

二、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是中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心:

上海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以上海商飞为龙头是航空工业产业链;以沪东造船、江南造船为龙头是船舶制造业产业链;以上海振华为龙头是港口装备制造产业链;上海电气为龙头是发电装备制造产业链;以上海汽车(有买办嫌疑)为龙头是汽车制造产业链。

在上海这个龙头的带动下,长三角这个覆盖近1.5亿人口的经济板块正在成为中国最发达的板块之一。

“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沿长江一线的广袤腹地配套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

三、核心职能:深圳是中国的第二大金融中心,也是中国高新技术创新基地(中国硅谷)。

30年来深圳培育出了极具优势和竞争力的一大批高端产业链:华为、中兴为龙头的通信产业链;平安、招商为龙头的金融产业;向腾讯为空头的软件产业;以华大基因为龙头的生物科技产业链等。

“深圳——>东莞——>惠州”配套深圳的这些高新技术产业链。

深圳的金融服务业着眼于培养高新技术产业:深圳证券交易所有中小板、主板和创业板三个交易板块,这些板块是中国“中小微”创新型企业获得资金的最佳渠道。

深圳这座城市拥有全球最多的300多家上市公司,正是得益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便利的金融服务环境,中国一半上的中小微创新型企业都在深圳创业。

四、上海的优势在于中央打造全球金融中心的政策倾斜和上海国有企业发展积累的技术优势;深圳是优势在于高新技术创新能力和数量庞大的中小微创新型企业创造出来的巨大增长空间。

上海承担着打造“架构在人民币本位制本的全球货币体系、全球金融体系”的重任。这是上海最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两极化后上海成长为全球前三甲的世界中心城市最核心的要素。就这个层面而言,未来中国最有潜力的城市一定是上海。

深圳是珠三角诸多城市中唯一拥有与上海相匹敌的发展潜力的城市:深圳的创新能力、高科技企业的孵化能力要比上海强很多,但未来的发展潜力要比上海稍逊一筹,因为上海占据了全球产业链最高端——货币本位制及架构其上的全球金融体系。这也许就是太子和公子的区别。

未来上海的房价很难出现大幅下跌(最多微幅波动),除非中国在全球博弈中被打败,中国的全球金融战略被击碎(同样的逻辑也适合于北京)。

        --------  END --------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