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给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些胃炎患者的胃黏膜看起来就像衰老的皮肤,松弛而苍白,毫无弹性。这些患者有些是患有多年慢性胃炎的中老年人,有些则是过量服用药物的年轻人,他们的症状十分相似,就是感觉消化很慢,食物不爱往下走,有时候还会往上逆行,出现反流、嗝逆、腹胀、嗳气。 好好的胃黏膜为什么会这样呢?它跟皮肤的老化松弛是一个道理,不同的是胃内的环境更复杂,胃酸、细菌、积食、药物都会伤到胃黏膜。当胃窦出现炎症时,胃黏膜的结缔组织会因为水肿、充血或增生而变得松弛,形成皱襞,随着胃部蠕动,这些褶皱就有可能堆积到幽门口处,阻挡食物下行。 除此之外,精神紧张、食物刺激、化学或机械因素等也会造成胃部运动失调,加重胃黏膜的脱垂现象。 如何判断自己的胃黏膜是否出现松弛了呢? 如果你出现了胸骨下部疼痛,食物向上反,消化不良,消化道出血等情况,两种以上基本上存在胃黏膜脱垂的现象。 另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如果你右侧卧时感觉胃痛加剧,左侧卧时有所缓解,说明胃黏膜存在脱垂情况。当然个别患者也有例外,需要医生进一步确诊。 中西医是怎样解决胃黏膜松弛的问题的呢? 中医:通过刺激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位,促进胃部血液循环及细胞代谢,增加胃黏膜弹性,阻止黏膜脱垂的发展。 方药:黄芪30g,党参、白术、乌贼骨各15g,白芍、当归各10g,升麻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具有补气活血、温胃健脾、敛酸降气的功效。 西医:一般会建议患者服用一些镇定药或抗胆碱类药物,减少胃部蠕动,缓解脱垂现象。胃酸过多或幽门螺杆菌感染时服用抑酸剂及胃黏膜保护剂,隔离攻击因子。 生物医学:通过补充细胞营养,促进新老细胞更替,从而恢复胃黏膜的活力和弹性。利用多种维生素及叶酸促进代谢,海参壳聚糖和优质蛋白帮助细胞修复,益生菌提高免疫功能。 更多胃黏膜养护方法已整理成册,搜索我的订阅号:JKWLDY,免费领取,随时与患者探讨病情,提出科学治疗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