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等认为因虚致实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特点,痰瘀互结为病理基础,毒损络脉是病机演变关键,最终导致血脉痹阻。络脉伤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络病经久不愈,终可致心血瘀阻心脉失养,出现“ 神伤” 。庞氏以“ 心脑同治” 理论为指导,总结:1.心脑血管病伴情绪抑郁者,属心脑“ 络损神伤” 范畴,宜通络养心安神,辨证运用解郁舒心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合黄连温胆汤、血府逐瘀汤或复脉汤 ;2.长期高血压浊毒生变者,在原有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石菖蒲、佩兰、苍术、砂仁、连翘、黄连、栀子、玄参等芳香化浊、清热解毒;3.应用滋阴活血、解毒通络法以稳定斑块,治病求本,方如四妙勇安汤等;4.应用益气滋阴、活血解毒、涤痰散结法,根据临床症状加以辨证把握。如将补肾抗衰片应用于PCI术后无复流患者,可起到保护心脑血管内皮的作用。颜德馨善用水蛭、牡丹、桃仁等药物活血化瘀通络,同时注意配伍风药助通经络。张伯礼在传统活血化瘀法的基础上,重视湿邪、痰浊。湿邪轻浅者用藿香、佩兰、白蔻仁之类,淫湿重者加蚕砂、半夏、苍术之品,化热生浊者伍用茵陈、浙贝之辈,胶结者用海藻、昆布、生牡蛎之属。 熄风活血法方药 天麻10g、钩藤20g、紫丹参10g、川芎10g、葛根20g、白芍10g、三七10g、水蛭10g、地龙10g、全蝎6g、炙甘草6g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川芎、紫丹参活血化瘀;全蝎、地龙、水蛭熄风止痉,活血通络;郁金、三七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炒白芍柔肝缓急,葛根升阳生津,引药上行;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全方活血通络,熄风止痉,化瘀行气,风瘀同治,效专而力宏,配伍严谨,切合心脑同病急重症风瘀痹阻的核心病机。 心脑同病急重症在临床上可兼见痰湿、阴虚、火热、气虚、阳虚证候,但“ 风瘀痹阻” 始终贯彻本病的发病与病情演变过程。“ 风” 和“ 瘀” 的发生,是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所导致的病理产物。“ 瘀” 的产生是由于各种原因诱发机体气机逆乱。年老体虚,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循行,血行停滞则为血瘀;阳虚则寒凝血滞,还可形成痰结,痰阻则气机郁滞,气滞终至血瘀。病理表现可见血脉的淤滞或阻塞不通。风的产生一是由于阴虚无以制阳则阳气亢胜,阳亢而化风;二是因血瘀而致血脉不通,局部组织、器官失于濡养,血虚而生风。“ 风” 和“ 瘀” 作为病理产物,形成后又会变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两者互为因果,相伴为患。瘀血阻滞可致气滞痰凝,阻塞心脉发为胸痛、胸闷、心悸;阻滞脑窍则见神志不清、肢体萎废不用。血瘀致血虚,血虚则生风;虚风内动,在内扰动脏腑,心神不宁导致情绪和精神意识状态的异常改变;在外肝风扰动可见卒然跌仆、抽搐,风邪上扰发为头晕目眩,风邪入络则见肌肤麻木不仁或肢体萎废不用。阴虚、气虚、阳虚、痰湿是形成风瘀的病理因素,风瘀是病理结果,同时也是造成阴虚、阳虚、痰湿之病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