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监系列:求仁得仁力战而死的太监

 金色年华554 2017-03-10

李大嘴 大嘴读史

太监系列:求仁得仁力战而死的太监

原文:

及城陷,击杀数十人,贼问:“若为谁?”厉声曰:“我总监方公也!”贼攒刀斫杀之,其从奄皆死。——《明史·宦官传》

译文:

等到城门陷落,击杀了几十人,贼问:“你是谁?”方正化厉声说:“我是总管方正化。”贼人拿刀砍杀了他,他的随从都被杀死了。

甲申年三月十九日,当崇祯皇帝绝望地在煤山上吊自杀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在整个华北大地,在文武官员望风而降的大趋势下,还有一座城池还在大明朝的控制之下。

这座城池就是保定。

甲申年三月二十四日,当保定镇守太监面对四面八方爬城而上的敌军拼死顽抗的时候,他同样不知道,三百里外的北京已经陷落,他的主子已经魂归天国。

这个镇守太监就是方正化。

太监系列:求仁得仁力战而死的太监

一个多月前,李自成从西安出发,攻向北京。

二月十九日,崇祯皇帝把身边信得过的太监大部分都派了出去做监军。

方正化因为曾经在保定对抗过清兵的入侵,各方面都比较熟悉,所以被派往保定—真定一线。

其实,方正化自己也明白,大明朝已经烂到了根子上,并不是自己去监军就可以挽回的,于是,方正化很想推辞皇帝的委派。

但是,方正化的婉拒没有得到皇帝的批准。

方正化临行前对着崇祯三跪九叩,对崇祯说:“我这次去,做什么也是于事无补的,只想一死报主恩。”

方正化走了,只留下唏嘘不已的皇帝。

太监系列:求仁得仁力战而死的太监

情势急剧恶化。

二月二十三,真定陷落,方正化只能直接去保定履职。

三月初一,宁武陷落,总兵周遇吉战死。

三月初七,大同宁陷落,知府董复投降,巡抚卫景瑗被杀。

三月初八,宣府陷落,总兵姜瓖、监军太监杜勋投降,巡抚朱之冯被杀。

三月十二,昌平陷落,除总兵李守鑅战死之外,其余文武官员或逃或降。

三月十五,居庸关陷落,总兵唐通、太监杜之秩投降。

拥有重兵的险要关卡纷纷投降,更不要说那些小城小县了。

李自成居然大大咧咧给还没有到达的郡县下达命令,“知会乡村人民,不必惊慌,如我兵到,俱公平交易,断不淫污抢掠,放头铳即要正印官迎接,二铳乡官迎接,三铳百姓迎接。”

太监系列:求仁得仁力战而死的太监

此时的保定,已经被农民军包围,城内的方正化对于外界的情况并不了解。

他所要做的就是守好保定。他身先士卒,和官兵一起上城墙参加战斗。

毕竟是做过一任东厂厂公的太监,武功也还过得去。

虽然,方正化知道,这样守下去依然是没有希望,但是,抱着求死之心的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下属向他报告军情,方正化意兴索然地挥挥手:“我的心绪已乱,你们还是好自为之。”

三月十八,北京陷落。

三月十九,崇祯在煤山上吊自杀,陪伴着崇祯的是太监王承恩。

保定依然阻挡着农民军的进攻。

太监系列:求仁得仁力战而死的太监

甲申年三月二十四日,农民军的进攻又开始了,防守方已经无力支撑。

眼看着四面八方的农民军像密密麻麻的蚂蚁一样爬城而上,方正化知道自己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他边杀边吼,虽然声音很尖,有些刺耳。

他气势如虹,数十农民军死在他的手下。

有农民军喝问:“你谁呀?有胆报上名来!”

得到的回答是:“我乃此地总监方正化,谁不怕死的,尽管上来。”

原来是个大头,方正化不多时就被蜂拥而上的农民军乱刀砍死,为大明朝以及崇祯皇帝尽了最后一口气。

和方正化并肩战斗,一起殉难的还有四个太监,分别是:原司礼掌印太监高时明,司礼秉笔太监李凤翔,提督诸监局太监褚宪章、张国元。

谁说太监没血性?

太监系列:求仁得仁力战而死的太监

和其他各地望风投降相比,保定全城誓死拒战。

刚到任没多久的知府何复,负隅顽抗,被农民军放火烧死;

同知邵宗元听闻城破,上吊自杀;

都指挥刘忠嗣被俘,骂贼不屈,被杀;

举人张翚,反抗被杀;

保定乡绅张家一门忠烈。原光禄寺少卿张罗彦自杀;进士张罗俊骂贼被杀;武进士张罗辅,巷战被杀。

张氏满门死者二十人。

壮哉!保定人!

可是,为什么在290年后,这个牛逼的城市却出了那么多汉奸呢?所谓“京油子、卫嘴子,保定的狗腿子。”

有骨气的人都死光了?

太监系列:求仁得仁力战而死的太监

我们再来看看崇祯朝最后一个宰相李建泰的遭遇。

李建泰在局势没有完全糜烂的时候,就主动请命巡抚各地,但口气很大的他,啥也没干成。

北京城破的时候,李建泰正在保定。

关于李建泰的遭遇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保定被围,他用绳子把自己吊下城墙,投降了。

另一种是,李建泰在保定养病,城破被俘。

不管哪一种说法,他后来到了北京,在清兵入关后,投降满清,被封为内院大学士。

五年后,李建泰响应总兵姜瓖反抗清兵,兵败。

李建泰知道自己这次恐怕不可能善终了,召集起五十多个妾侍,很天真地问了一句:“我这次是死定了,你们有谁愿意陪着我一起死?”

一阵哄笑之后作鸟兽散。

随后,李建泰被清兵擒杀。

人和人的差距啊!

太监系列:求仁得仁力战而死的太监

其实,方正化如果投降,不但生命可以保住,荣华富贵也是可以预见的。但他或许连一丝这样的念头也没有,从他离开北京前往保定,他就抱定了必死之心。

有人说,太监是中国历史的毒瘤。

但其实,任何人群之中,都有好人有坏人,有君子有小人,变态的太监是不少,但好太监也不少。

明朝的太监的确为祸不小,但最后却有两个人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为明朝太监正名。

这两个人,一个是陪伴崇祯上路的王承恩,另一个就是力战保定身死的方正化。

太监系列:求仁得仁力战而死的太监

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原创公号“大嘴读史”(paul_trac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