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伪努力是成长路上的迷魂药

 咕咕安 2017-03-10

伪努力是成长路上的迷魂药

当谈到一个努力之人,似乎就能给人满满的正能量。有人说选择大于努力,也有人说选择不易,努力可以自我把控。姑且不去讨论选择与努力谁轻孰重,因为这样一个问题就好比白菜与萝卜哪个更好吃一样,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倘若沉迷于这样的问题,只会让人陷入无尽的迷茫之中。

努力按理说是无数人通往成长的一条最佳之道,可事实就摆在此,很多人努力后并未达到所预期的。除了把问题推给运气之外,结局似乎与自己再无关系,须不知,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表现,因为有很多付出看似努力,可其实就是伪努力。并不是每天忙忙碌碌就叫做努力,并不是辛苦就能获得所想要的。我们不少人挑灯夜读未必取得好成绩,而那些下完课就玩的学生也未必就考不起好大学;有人在一个行业摸排滚打数年也没有出成绩,而有刚入社会几年的人事业就做的风生水起,这里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被努力的假象所迷惑。其实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所付出的努力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借口,其实未必真正努力了,而这种看似努力的行为就是伪努力,它就是成长路上的迷魂药。

伪努力是成长路上的迷魂药

伪努力者习惯于做,努力之人习惯于做好。看似相差一个字,可就是这一字之差导致了人生的天壤之别。因为习惯于做,所以有人利用业余时间报名参加学习班,下班后赶着去上课,晚上很晚才回家,而回到家里还有很多家务事处理,考前更是猛记知识点,到最后好不容易通过考试了,可拿到证书后发现没有什么用,于是就怪证书没有用,怪教材没有实战型,怪老师讲的不具有实战型,总而言之自己付出了不少心血,可这样的心血付出后并没有产生积极的结果,于是积极性受到很大冲击,再也不愿意去学习,开始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但有的人学习可能不一定每节课都去上,但是每次课程认真听讲,然后不断进行转换使之可以把所学用到工作上去,学习更是制定详细计划,每次学习都是集中全部精力。于是在获得证书后,工作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使之职业发展更具有前景。相对于另一种也不断学习的人,他们在课堂上思考着工作上的事情,不断在教室刷着朋友圈,回家看书也是常想东想西,虽然看似学到很晚,可学习效率非常低,这样的付出很辛苦,但并不代表努力,是一种典型的伪努力。当从业几年后,看着始终涨起来的工资,晋升不了的岗位,层出不穷的各类问题,就开始反省,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不适合这行,因为已经努力了。这难道还谈不上是迷-魂-药吗?麻痹了自己,最后受伤害的还是自己。

伪努力者沉迷于多做,努力之人深度思考之后再行动。伪努力乐于用充实去伪装自身,经常倒腾很多事,经常挑灯夜战,电话打个没玩没了,其实这种看似充实的生活,给人一种努力的假象,须不知拨开假象背后,发现很多属于无用功。其实自身也知道,就是不愿意承认罢了,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伪努力付出罢了。比如两个人同时去跟客户谈业务,伪努力者熬夜做方案,然后第二天急匆匆赶去客户公司,由于时间没有把握好,还迟到了一会,当天回到家已是晚上,回到家又急着处理其余的事情,一下疏忽忘记了,导致客户最后来催促新修改的方案,后面该项目不了了之,这种努力就是一种典型的伪努力的表现。而另一个人,即努力之人,会首先认真思考客户的需求点、痛点及合作切入点,并提前了解客户的详细情况,并到处搜集行业知识及向懂行的人请教,准备好第二天的沟通问题,并提前一个小时到客户的门店去感受服务,然后早早来到客户办公室,因为准备充分,方案直接切入客户痛点,最后获得合作机会。这两种不同的表现在职场生活屡见不鲜,比比皆是,错把付出看做是努力,错把多做当做努力,这只是一种深度的自我催眠罢了。

伪努力是成长路上的迷魂药

一个人活得简单点,生活幸福指数便高了很多,就怕自身又想有所大作为,把自己的付出错看做努力了,那就陷入无尽的纠结了。因为当一个人付出得不到想要的时候,绝大多数会放弃了自我的追求,开始成为生活的奴隶,那种不愿成为奴隶而现实又确实如此的现状,怎能让一个人怡然自得。或许,当有一天从迷-魂-药中清醒时,发现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便是人生的最大悲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