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语文第十次作文训练 蓝山二中 欧阳思源

 东方红2049 2017-03-10

蓝山二中  欧阳思源

一、作文范围:材料型议论文·过渡——议论文包装技巧

、知识讲座:

过渡——议论文包装技巧

写议论文时,有的文章却脉络不明,似断似连,甚至出现裂痕,缺乏“过渡”这个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桥梁纽带。不妨回顾一下,我们读过的许多文章,学过的不少课文,之所以如行云流水般通畅自然,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是与恰当安排过渡分不开的。

那么议论文中的过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呢?

(一)材料与观点的过渡,常用的表述方式:

1)这则材料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得到了这样的启示……)

2)这虽是一则寓言,但却形象地说明了……(这则材料的寓意是……)

3)由此观之……

4)为什么会这样呢?

5)由此,我明白了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

   【例1

我曾读过一本书,是说美国人的消费,美国人都是花未来的钱,而享受现在,‘举债度日’,我想一旦出现无赖不肯还钱,怎么办?原来美国有个信用局,若某君出现信用违规,即通知各大银行,封杀他的所有借款,此招足以使其无立身之地。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诚信,诚信是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

(二)论点与论述之间的过渡

    话题作文,学生从话题包含的内容,生发开去,阐述见解。一部分学生写议论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结合生活和社会现象对论点进行论证,但缺乏必要的语言过渡,使观点与材料分离。写作中,由提出论点到联系现实进行分析论证,学生常常使用“现实生活也有同类者”“我不禁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同类现象”等句子进行过渡,形成观点与论述之间的自然转换,文气贯通。

   1、由此,我联想到我们人类社会……

   2、物性如此,我们人类何尝不是这样……

   3、……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4、物犹如此,人亦然。

【例2

    马卡连柯的话令人深思。对花赞赏之余,为什么要手里拿起铁铲、剪刀和巴黎绿呢?为什么不考虑花是否愿意接受呢?这是因为花虽美,但美中也会有不足之处,美中会有隐患。如果不及时清除那些杂枝、病枝、虫害,再美的鲜花也会衰败、凋零。物性如此,人类何尝不是这样,我们的师长在表扬肯定我们的优点和成绩的同时,更要指出我们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就是说,要想“爱之深”,就得“责之切”。

(三)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之间的过渡。

   论辩时理论论证为使论述变得深刻,事实论证为使论证显得具体,分析说理时联系生活实际,避免泛泛而谈,内容空洞,两者结合使用就应注意由此及彼的恰当过渡。

   1、事实到理论

“就拿……来说吧”或“例如……”来过渡;

    纵观古今,凡是……无不是……

    古往今来,无数成功者的业绩都……

    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学者的成功历程,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的秘诀在于……

    放眼寰球,纵观古今,大凡有……无不是……

【例3】古往今来,情感高于理性的事情屡见不鲜,而理性控制情感的例子也不少。

【例4】历览古来圣贤人,无不对事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处理事情上力求做到公正不偏私。

【例5】举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

【例6】历史上的教训,足以使我们对此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例7】其实,古往今来,不少人都调准了自己感情的"焦距",为自己展现出了清晰的世界。

2、理论到事实

若先事实论证再理论论证,过渡文字一般则是对事实包含道理的分析、总括。

有位哲人曾这样说过:“……”

“这正如……所说……”等词语或句子进行过渡。

   在生活中广为传颂着这样一句名言:“……”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

   “……”,不正是……精神的真实写照吗?可见……

    “……”这妇孺皆知的俗语告诉我们一个平凡而又深刻的道理:……

    “……”这句话曾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然而今天……

(四)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之间的过渡。

    1、正面分析与反面分析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反之”“相反”“否则”“如果不这样”等关联性词语完成;

    2、正面举例与反面举例之间的过渡则一般采用“也有与此相反的情况”“相反的事例如……”等句式过渡。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是如何呢?

    而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

【例8

   古人尚能如此理性面对问题,可如今的世界却有很多人,无法理性地面对自己的实际和考虑别人的情况。如果"非典"在发现初期就被重视而不隐报,也午今天的"非典"就不会如此猖撅。如果美国理性面对伊拉克的核危机,试着用卜交手段解决,也许美伊战争就不会爆发,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死伤了。

() 层与层的过渡。

   为了使论述充分、深入,写议论文必须讲究说理的层次性。说理时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为主,具有并列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同时”“还要”等关联词语过渡衔接;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则往往借助“不仅如此……而且”“更进一步说”以及“当然”等词句进行过渡衔接。

   1、无独有偶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个人如此,国家民族又何尝不是这样?

   4、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

【例9】不论是故去的古人,还是现存的今人,只有做到公正无私,才能在对事物的认识上得到真理,才能在对事物的处理上得到赞美。

【例10】在现代,有没有韩非子笔下的"富人"?!譬如在干部的任用问题上就出现了"任人唯亲"的弊端,一些领导在任用下属时,不是视其是否有才能,而是看其与自己远近、使一一些无德无能的人混人干部队伍,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真正有志有才之士被拒之门外。

()辩证过渡

1、欲进先退

   在对某问题阐述自己观点见解时,先要承认与此相反的观点见解存在的合理性,然后指出其道理存在的不足之处,接着语意一转,话题转入对此观点见解的主要论述。“退”是通过承认反面的观点见解以防论证疏漏,“进”是论证文章论点的主体。

【例11】的确,外在环境的感染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尤其青少年思想单纯,阅历浅,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世界观还未形成,触于墨者即黑,染于朱者即赤。多少青少年受坏人拉拢,看黄色书刊、录像,赌博、酗酒、偷盗、抢劫,逐渐走向犯罪的深渊。难怪昔有“孟母三迁”之举,这是促进孟子成为一代儒圣不可否认的外因条件。甚至多少知识名人、革命志士、人民功臣、劳动模范,也经受不了环境的熏染,荣华富贵的诱惑,最终沦为历史的罪人。

    然而(转入论题),事物不可一概而论,不可以事物的一般规律抹杀事物的特殊性存在。

【例12】诚然,正是由于有了人类之间曼妙的情感,全社会乃至全世界才不至于陷入一种盲目的、机械性的单调之中就如同电影《摩登时代》和《城市之光》中描绘的那样,人的言行似乎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变得毫无生气,如同机器人一般。缺乏感情的社会是僵硬的,是脆弱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仅仅凭借情感就可以主导全世界,就可以来评判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这还需要客观的评价标准,诸如法律、法规等等而这些则又需要认知与进一步的探索。否则,理性的天平就难以使得整个世界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下继续发展。

  【例13理性固然在认识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们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吗?难道感情在认知过程中永远起着反面的作用吗?

   其它如:诚然、固然、毋庸置疑

2、主论先行,后堵偏漏。

   当然

   ……不是……而是

   然而,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

   当然,在历史上尽管也有“近墨而不黑”、昭著史册的人物,如出污泥而不染的屈原、陶渊明;执法惩恶,廉洁自律的包拯、海瑞;屡触权贵洁身自好的郑板桥、刘镛;但毕竟凤毛麟角,为数不多。这些事物特殊现象怎能掩盖外因能促进事物量变向质变转化的一般规律呢。怎能忽视“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哲理名言呢?

   当然,不要轻易说“不”,并不是不能说“不”。如果你面对一潭死水的生活,波澜不起,生命的冲劲早已缺席,人生的斗志也了无踪影,你应该对这样的生存现状勇敢地说“不”。 1999年,高燃以一个中专毕业生的身份只身来到广州打工,又毅然抛弃月薪5000多元稳定工作,多方联系进入一家高考补习班,次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后来创办市值上亿元的MYSEE公司。央视记者李小萌采访他,他说,我不想过那种一眼就可以望到头的人生。高燃勇敢地跟平庸的生存状态说“不”,高燃超越了自己,他成功了。

   我们不要轻易说“不”,并不是去做一个逆来顺受毫无原则的人,面对沉沦的陷阱和惰性的挑衅,我们要勇敢地说“不”;面对厄运的打击、失败的考验和种种执著人生的坚守,我们不要轻易说“不”。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坚守早就认定了的。人生的过程是一个超越自己的过程,人生的过程也是一个坚守的过程。

    议论文中的过渡衔接没有固定的格式或词句,可有常用的方法。

议论文过渡例文鉴赏

例文一:没有付出哪有累累硕果

生活就像一个魔方,很多事情都发生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很多人认为出人意料的事情都是偶然发生的。其实不然,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其前因后果,就会发现它的必然性,发现其实一切都在情理之中,须知没有付出哪会有累累硕果?(从生活现象谈起,先反后正,辩证分析,提出问题。)

    在今年揭晓的中央电视台第二届“感动中国”的大人物中,有几位似乎从来没有进入过公众的视野,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却在过去的一年中,和闪光的人物一起感动中国。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他那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的徐本禹;危险中保全试飞样机,惊天一落,创造了奇迹的梁万俊;传递温暖汇聚爱心,揭开艾滋病盖子的桂希恩;毒贩子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的边境缉毒虎胆英雄明正彬……当这些原本平凡的人物名字出现在“感动中国”的揭晓榜上时,很多人都感到意外,但试问,如果没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没有坚守困境的顽强精神,没有非凡的业绩和举动,他们何以感动中国?由此可见,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究其原因其实都在情理之中,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

(由系列材料推出观点。)

     放眼寰球,凡是有所建树的人物的事迹无不是意料之外实则尽在情理之中。(过渡句)马克思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仍能著成《资本论》;居里夫人能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牛顿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玻尔组建了世界上一流的量子物理学派;贝尔发明了电话……这些出人意料的累累硕果与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分不开的,与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

(由系国内到国外。)

     大到伟大的科学家和历史人物,小到我们身边的亲人和同学,我们都可以发现“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事情,(过渡句)看着成绩单上“黑马”们的成绩,在羡慕的同时你可曾想到成绩背后那挑灯苦读的夜晚,课堂上那全神贯注的表情,机遇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由伟人到身边。)

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胜枚举,从这些事情中我们看到了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理解了“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真谛——没有付出哪有累累硕果?

例文二:站直了做人

  两千年前的一汪秋水边,风轻轻地拂过芦苇荡,浮起一片秋光。庄子身后,是请他为相的楚国使者。面对荣华富贵,庄子“持竿不顾”,依旧陶醉于悠然的隐者生活,只留给使者一个背影,坚挺直立的背影。

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都向往拥有高尚的人格,做一个挺直的人。然而在纷纷扰扰的浊世中又有多少人能把握住人格的底线,站直了腰杆挺直了脊梁做人呢?

往事越千年,回溯历史长河,我们总能找到一些闪亮的名字,他们和庄子一样,站成一棵棵让世人“无法企及”的大树。

  楚大夫沉吟江畔,至死不悔;

  陶渊明封印辞官,饮酒采菊;

  朱自清拒绝“美粉”,毅然决然……

  纵使受尽排挤,颠沛流离,屈原仍不易高尚之志,这是他的坚贞;纵然生活清苦,粗布麻衣,陶渊明也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他的志气;虽然饥病交加,痛苦难耐,朱自清也不吃美国的救济面,这是他的骨气。或排挤打击,或权势重压,或生活困厄,都摧毁不了他们的尊严,磨灭不了他们的气节。他们在一番矢志不渝的坚守中,成就了万载英名。他们的背影也许早已模糊,但在后人的心中,他们总是挺直了脊梁的顶天形象,那是仁人志士们以自己高尚的人格筑起了不朽的丰碑。

  然而,还有许多人,他们为了功名富贵,不顾自己已严重弯曲甚至畸形的脊柱,深陷历史的耻辱的泥淖之中。

  华歆醉心名利,汲汲富贵,致使管宁割席与之绝交;

  扬雄趋炎附势,巴结王莽,招来天下文人千载鄙弃;

  吴起为得将名,杀妻取信,遭到世间百姓万代唾骂。

  他们利欲熏心,卑躬屈膝,奴颜媚骨,丧失了作为人应有的尊严和人格,赢得身后千古骂名。

  非独古人,当今社会中那些腐败分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人生是漫长的旅程,追求中总有失落。在对历史的叩问中,我们明白,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学学庄子,只要站直了,坚守自己为人的底线,迷惘中总会又见希望。也许你向往风筝高挂天际,但只有把握了你的高度,才不会失去方向。站直了做人,疏通人格之泉源,人生之河流才不会蒸发、干涸。

当我们重整行装,准备启航时,你站直了吗?

三、作文布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有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和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和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作文指导:

从两个对象的角度来审读

(一)从年轻人角度来看:

 1、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因而“闷闷不乐”。这要辩证分析:“做人做事尽心尽力”是本分,不需要考虑别人的评价;虽然“尽心尽力”了,但与别人的要求仍然有差距,态度可能没有问题,但能力可能有问题;仅仅“做人做事尽心尽力”还不够,还要手脚轻快,搞好人际关系等;另外,社会也要提供有利于年轻人发展的空间,对年轻人多些“承认与尊重”。

  2、年轻人对老者的话语——“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的反应:认可(“有道理”)与疑问(“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这里就提供了两类立意角度:沙子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做沙子也应该得到承认与尊重。

(二)从老者的角度来看:  老者用丢沙和掷珍珠的方式开导年轻人“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老者是说,一个人要想被别人承认和尊重,必须要有自身的价值、有闪光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努力。老者的本意是想利用这种方式去激励年轻人,是想让年轻人发奋努力。面对老者的观念,考生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同意好说,比如,强大自己,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才会万众瞩目;不同意,还可以对老者的丢沙和掷珍珠行为本身进行反驳:丢沙于沙滩中,当然难找,就是掷珍珠于珍珠堆中也难以寻找。

五、范文佳作:

1、平凡也可以获得尊重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我们平凡地生活着,就像沙滩上的沙子,几乎都是一个样,丝毫没有引起别人注意的地方。即便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是谁又能说我们从未获得过别人的尊重呢? 

不管我们是平凡的还是非凡的,只要我们做人做事尽心尽力,我们每一个人都将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重。 

杭州的长途客运司机吴斌,正驾驶着大巴在无锡通往杭州高速公路上,忽然一块铁块迎面飞来,吴斌还没有反应过来,铁块就已经击碎挡风玻璃,并且击中他的腹部和手臂。在这危急的关头,吴斌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很清楚自己要干些什么。于是他强忍着剧痛,将大巴缓缓地停靠在路旁,拉上手刹,开启报警闪关灯。在做完这一系列安全措施之后,他用生命的最后一口气告知乘客们要安全疏散后,便倒在了方向盘上,再也没有醒过来了。这件事被报道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家都称吴斌为“最美司机”。正是由于吴斌的尽职尽责,才保证了车上24位乘客的安全。吴斌也是一个像沙子一样平凡的人,靠的是他那份责任心,赢得了千千万万的人对他的尊重。 

一个警卫战士,在休假归队的途中在一家面馆里吃面。突然面馆发生了燃气泄露,整个面馆顿时成了火海,顾客们都纷纷逃命。而这名战士,却不顾个人安危,多次冲入火海救人,最后造成头部、颈部以及身体大面积烧伤,他叫高铁成。高铁成事后被大家誉为“最美警卫战士”,他也不过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像沙子一样的人,但是他这种不顾个人安危而积极抢救人民生命财产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他也因此受到了大家的尊重。

 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妈妈”吴菊萍,他们都是很平凡的人,但是他们都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尊重,正是因为他们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他们才得以获得“最美”的称号。他们虽然也跟沙子一样平凡,但他们用生命的光芒照亮了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的世界拥有了更多的光明和温暖。  平凡也可以获得尊重,关键在于你做人有没有尽心尽力,做事有没有尽职尽责。只要做到了干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你就一定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得到大家的尊重。

2、最耀眼的“沙子”

沙子是我们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事物了,它在人们眼中是那么的不起眼。但是,它在蚌中经过千锤百炼,最终成为耀眼的珍珠,在沙子中脱颖而出。

 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越是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你心中的道德定律是什么?要我说,我心中的道德定律就是坚守自己认定的信念,在艰难的磨砺中成为最耀眼的那颗珍珠。

如果你面对一潭死水的生活,波澜不起,生命的冲劲早已缺失,人生的斗志也了无踪影,你应该对这样的生存现状说“不”!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拼搏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我们应该从沙子蜕变成耀眼的珍珠。

 MYS公司总裁,现东方集团副总裁高燃,1999年在中专毕业后只身来到广州打工,月薪五千多元,这在当时,对于家住湖南农村的他来说,实在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是他毅然放弃了这份在许多人看来是相当体面的工作,回到家乡报读了高三补习班。进入补习班的第一次模拟考试,他的成绩倒数第二,很快他就是全班第一名了,第二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后来创办了MYSEE公司,市值上亿元。央视记者李小萌采访他,他说,我不想过那种一眼就可以望到头的人生。高燃勇敢地挣脱了平庸,从沙子变成了珍珠。

 如果在人生的道路上失败了,甚至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也要继续以一个将军的姿态,从失败的地方爬起来,再一次投入新的战斗,不轻易放弃。欧立希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试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取得成功,制造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由此看来坚持就是胜利。假如欧立希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所以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才能变成耀眼的珍珠。

 当然,有少部分人虽然也付出了努力,可能得不到太多的回报,但是,我们仍然要充满信心,坚持下去,毕竟天道酬勤这个道理是不会错的。 

因此,即使你现在是一文不值的沙子,但是,只要你坚持自己的信念,经过蚌的千锤百炼,终有一天会从沙子中脱颖而出,成为那颗最耀眼的珍珠。

3、沙子与珍珠

 当一粒沙子和一颗珍珠同时扔到沙滩上,我们看到的一定是珍珠,而并非沙子。因为珍珠的存在有着自己的闪光点。 

沙子,多而平凡;珍珠,少而珍贵。在众多的沙子之间,每粒沙子都希望自己能经过命运的洗礼,成为高贵的珍珠。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粒沙子,都希望自己能够在人才济济的社会里脱颖而出,成为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他研究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民吃饭问题,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他把几十年的时光都花在田地里,就为了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然而,他也是由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变成世界万人瞩目的杂交水稻之父。他付出的艰辛,不是常人所能想到的。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我的梦想是要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他就是这样怀着沙子一般的努力和坚持,奔波在田地间,当太阳光照射在他背上时,他身上发出的是珍珠般的光芒。他的努力与艰辛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承认与尊重。这告诉我们,从沙子到珍珠,需要经过无数的磨难。 

我们耳熟能详的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在他学生时代,父亲病逝,他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被迫辍学,选择了在外面闯荡。这也许是他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或许也是他改变命运的时候。刚开始什么工作都做过,玩具的推销,饭店的服务员,甚至清洁工,在这些工作的过程中,他遇到过种种困难。后来,他放弃了这些工作选择了去做生意,慢慢步入了正轨以后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了富豪。就这样白手起家,他成功了。在他创业历程中,正是他有着沙子般的坚强与坚持,成为了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 

在我们的生活中,沙子随处可见,但并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那么幸运成为一颗珍珠。只有经历长久的磨难和历练才能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不过,没有成为珍珠的沙子同样活得精彩,他们都应该得到承认与尊重。因为无论是沙子还是珍珠,它们都在努力地奉献自己。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出类拔萃的一颗珍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出耀眼的光芒。 

4、成功在于肯定自己

平凡的人,易湮没于茫茫人海中,恰如从手里撒落的沙子难觅其踪;若是出类拔萃之佼佼者,便似珍珠般光彩夺目。然而,成功者辉煌背后并非众人眼里那般璀璨,他们也曾遭遇白眼,也曾不受承认与尊重。不同的是,在困厄中不曾看轻自己,并坚信着对自己的肯定就必定成就伟大。  

显而易见,沙子可变成珍珠,但需要时间的沉淀,不必急于求成,只因时间会给我们努力满意的交代。  哈伦德·山德士,大家所熟悉的肯德基爷爷。他的事业成功时他已经88岁高龄。在这之前,他也遭遇一系列不幸:5岁父亲去世,14岁辍学并开始流浪,结婚后妻子变卖财产后弃他而去。他卖过轮胎,卖过保险,经营过一条渡船,开过一家加油站,都一次次失败。中年时工作的餐厅又因修路被拆迁,他又失业。时间飞逝,一辈子快过去了仍一无所获。而65岁那年,他依靠用政府的105美元社会保险金创办了现如今全球连锁的肯德基。正因为他肯定自己,才一次一次坚持着尝试,恰恰是因为相信自己而不畏嘲笑,才成就他的璀璨与辉煌。 

哈伦德的成功都在于对自身的肯定,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且在困厄中不断尝试。我们常常认为自己足够努力,却不受他人承认与尊重,并因此沮丧。我们对自己不够肯定,才在乎那些有意无意的忽视。对自己足够肯定时,我们将无惧于失败或蔑视,只要足够努力,经过时光沉淀,沙子也会如珍珠般绚烂多彩。 

因为成功在于自我肯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