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尽管眼下十分困难,以后这段经历说不定会开花结果

 艾多多408 2017-03-10


2017-03-04 是郡主也是匠匠 

苦难并不值得赞美,

值得赞美的,

是冲破苦难的你。


荆棘之路


村上有篇有趣的小说,

名叫《芝士蛋糕形的我的贫穷》。

大意是说,刚走上社会那会儿,

要跟妻子找一个房子租住,

因为手上没什么钱,

就在两条铁路线边上租房,

房子前面是国铁线,后面是私铁线,

打开前门,电车呼呼啦啦而过,

打开后窗,另一种电车,

也是呼呼啦啦而过,

吵闹得连说话声都听不清。



可是因为穷,

夫妇两人只得在这里租住,

从早到晚,载客列车和拉货客车,

一辆接一辆从前门后窗呼啸而过,

把整个房子震得隆隆作响。

非但如此,因为交了房租,

剩下的行李只有棉被、衣服、

餐具、台灯、几本书和一只猫,

洗衣机、电视机、冰箱、

暖气什么的一概没有。

虽然生活物质被描述得如此可怜,

但在文末,村上却笔锋一转说道:

“春天是美妙的季节,一到罢工,

我们真是幸福。电车一整天,

连一辆也不在轨道上跑。

我跟她抱着猫走下铁轨,晒太阳,

简直像坐在湖底一般安静。

我们正年轻,才新婚,

而阳光又免费。”



尽管文末以轻松笔调,

描绘出治愈般的心情。

但实际生活中,村上夫妇却不轻松,

两人经历了颇为贫穷,

而又考验人的一段岁月。

1974年,他和妻子打了十几份工,

又四处举债,好不容易开起了,

梦寐以求的爵士酒吧,

每天早起晚睡,十分节俭,

家里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

连一只闹钟也没有,

寒夜里只好跟猫抱在一起睡觉,

就是穷到这个地步。



不但物质匮乏,

精神上也要经受锻炼。

作为独生子女,

村上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宠爱,

完全就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

可一旦开起自己的酒吧,

什么都要独当一面。

到了每月给银行还债的日子,

手头没钱,着急得要死。

有一次怎么也筹不到钱,

夫妻两人沮丧地走在路上,

捡到一张皱巴巴的钞票,

正好是要还给银行的数额。

只好拾金昧下,解决困难再说。

这种还债的紧迫感,

就像随时随刻都可能,

烧到屁股的一把火。



此外,还要遭受客人辱骂,

因为经营酒水被人看不起,

遇到闹事的流氓把对方轰出去,

以前再怎么胆小怕事,

如今也要硬着头皮扛下来。

忍受诸多物质和精神上的磨砺,

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把店开下去。

而当债务一点一点还清之后,

村上发觉:我环顾四周,

只见眼前展现出一片,

从未见过的全新风景,

风景中站着一个全新的自己。

多少变得比以前坚强了一些,

似乎多少也增长了一些智慧。



正是因为熬过那些,

不怎么好受的日子,

抵挡住了人生路上吹来的恶风,

一步步驱使着身体往前迈进,

走过了漫长而糟糕的岁月,

身心才变得更加坚强和睿智。

这其中点点滴滴的感悟,

也成了村上写文章的素材。

由此出发,村上春树写道:

“虽然吃苦不是一件乐事,

但如果正饱受折磨,

那么我很想告诉你,

尽管眼下十分困难,

可以后这段经历,

说不定就会开花结果。”



这叫人想起了,

拍摄《少年派》的李安。

20岁出头,不顾父亲反对,

李安跑到美国进修导演。

想必当时的他也是心高气傲,

所以拍摄时的毕业照,

看上去是那么潇洒、快乐。

然而谁能想到,毕业之后,

写下的所有剧本都破产了。

接下来的6年时间,

他连站在镜头边的机会都很少,

为了做跟电影沾边的工作,

就偶尔拍点短片,到剧组扛器材。

等1990年,剧本项目全部死光,

彻底沦为了家庭煮夫。



那时他小儿子出生,

岳父岳母来美国探亲,

在桌子上吃了一口李安的菜,

开玩笑说:“要不然这样,

我们俩出钱给你开个馆子,

你炒的菜这么好吃,

还去拍电影做什么呢?”

从30岁到36岁,

李安从信心满满走到濒临绝望,

连他自己也在自传中说:

“年近四十的一个男人,

已经不好再谈什么理想。”

但正因走过这样一段时光,

李安在成为导演之后,

抗压和学习能力远超于常人,

几乎每次都把自己逼到绝境,

逼出一个又一个精品。



在拍完《少年派》时,

李安抱着饰演派的男孩痛哭流涕。

很多看了片子的人会发现,

这个印度小男孩,长得很像李安。

柴静在一次专门中问:

“这是你刻意挑选的吗?”

李安腼腆地一笑,“也许是吧。”

柴静又讲了一个故事说:

“我听说曾经有个航海的人,

在路上遇到了一只鲨鱼,

那只鲨鱼一直跟着他,

但突然有一天,那只鲨鱼走了,

他发现自己特别空得慌。

我觉得派和老虎的关系,

就有点像他们的关系,

在你的心中,有没有,

这样一只老虎?”



李安点点头说:

“当然是有啊。”

正应了他在自传中说的:

“恐惧是我最熟悉的情绪,

是它不断鞭策着我,

让我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安叔心里的那只老虎,

大概来自早年不如意的日子,

整整6年无片可拍的时光,

将恐惧的基因注入他的身体,

以至于在成为导演之后,

安叔总是不断学习新知,

每次都力求突破,登上一个台阶:

“如果不这样,我就会腐烂,

就会被淘汰,我当然不想。”



就像电影里的老虎,

不断给派生存下去的动力,

让派无法贪图安逸。

最终,这只老虎鞭策着安叔,

一路从《卧虎藏龙》走到,

《断背山》和《少年派》,

直至去年的《比利·林恩》。

安叔的作品之所以很少吃败仗,

是因为他珍视每次当导演的机会。

所以说,某种意义上,

我们一度经历的低谷岁月,

就如同潜伏在我们心中的老虎,

它提醒着我们当初为何失败,

要以怎样的姿态继续生存,

才能避免被它吞噬。



即便强大如乔布斯,

30岁那年也遭遇重创。

他被自己请来的CEO,

动议董事会,直接将他驱逐。

原本春风得意的帮主,

一夜之间被扫地出门。

拿乔帮主自己的话来说:

“一生的追求突然不见了,

这是从未有的致命打击。”

其实这也怪不得别人,

作为天才和苹果创始人,

乔帮主早年的脾气一直不大好,

他过于自信,而且待人苛刻,

随意而又不够尊重同事,

暴躁独裁,控制欲极强。



在离开公司最初几个月,

乔布斯根本就不知该怎么办,

他觉得自己让所有人失望,

跑到惠普和Intel一家家道歉,

“对不起,是我把事情搞砸了。”

一度陷入抑郁和迷茫。

但在慢慢冷静下来之后,

他卖掉了自己手上的股票,

先后创建了NeXT及Pixar(皮克斯)。

正是通过这两家公司,

他开始接触不同领域大量的创意人才,

并进一步提升了软件行业经验。

更为重要的是,身处困境时,

他对自己的个性与管理风格,

作了严格的检讨与修正,

成为一个更具团队精神和领导力,

也更全面和成熟的管理者。



苹果前任CEO斯卡利,

多年后接受采访时说:

“回顾苹果早期的岁月,

他并不是个出色的管理者,

我们今天所认识的伟大的

史蒂夫·乔布斯,也许是,

世界上最伟大的首席执行官,

那是因为,他在那些被放逐的岁月里,

学了许许多多的东西。

他是在离开苹果之后,

才慢慢变得成熟起来。”

虽然远离了一生的支柱,

但乔布斯在困难中反思,

并吸收大量的创意,

才为日后封神奠定了基础。



所以在斯坦福毕业典礼上,

乔布斯告诉所有年轻人:

“当时我并没发现,但事实证明,

那是我身上发生的最棒的事情。

已有的成功枷锁被打破,

使我进入了一生之中,

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

如果我没有被苹果公司解雇,

之后的所有成功恐怕都不会发生。

这是一剂苦药,但是病人却十分需要。”

突如其来的困境就是这样,

它总会逼迫人不断自省,

不断完善自我,修正错误,

而如果没有这样的反省能力,

那恐怕永远无法将其摆脱。



要说从“眼下困难”中,

开出最为绚烂花朵的人,

星爷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自小父母离异,

跟着母亲住在九龙穷人区,

为了让母亲吃一块肉,

自己装做不小心把肉掉在地上,

结果遭到一顿毒打。

小时候经历各种贫困与嘲讽,

最崇拜的一个玩伴,

居然是可以连续用手,

拍死蟑螂的人。



他爱李小龙,爱电影,

真心想成为一名好演员,

好不容易考入艺员训练班,

在6年龙套生涯里,唯一像样的角色,

就是主持儿童节目“430穿梭机”,

在里面扮演一只黑僵尸。

可星爷到底是个有心人,

就是在这档鬼马节目里,

他锻炼了伶俐的口齿,

绝对个人化的演技,

也在胡闹和不设限的条件下,

一点一点琢磨出一些风格。

在这里,他可以不断给自己加戏,

再不用担心受到导演的责骂。



至于童年的贫苦,

和漫长的龙套生涯,

给星爷造成何种影响,

我们后来都在电影里,

一部接一部地看清楚了。

《功夫》里住满穷人的猪笼寨,

《长江7号》里的打蟑螂戏码,

《喜剧之王》里“死跑龙套”的尹天仇…

他电影里的每一个小人物,

那种心酸、被漠视、被忽略,

都是星爷在最困难的日子里,

心头结下来的一层层的痂。

没有人比他更明白小人物,

在残酷现实面前有几多悲凉,

面对艰苦的生活又在如何反抗。

但最终,星爷把那些困苦和窘迫,

那些悲凉的心境和无可奈何,

一寸寸投影到了胶片上,

成就了世界的欢笑。



正如前面所说,

人生若是能够少吃苦,

而顺利成就自己的心愿,

固然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但如果不得不吃苦,

那我们至少可以想着:

“哦,将来这或许会化为一笔财富。”

不过,千万不要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因为苦难就只是苦难,

它本身并不是什么美好的东西,

它时时刻刻刺痛人、折磨人,

甚至如同巨山一样将人压垮。

美好只在于,我们凭借自身之力,

最终走出了那些困难的岁月,

此后我们的铠甲和心智,

都会比往日更加坚实。



《阳光小美女》末尾,

有一段鸡汤台词说道:

“普鲁斯特,没有真正的工作,

得不到爱情的单相思,同性恋,

花二十年写一本没人看的书。

但是,他可能是莎士比亚之后,

最伟大的作家。在生命最后时刻,

回首往事,审视从前的痛苦时光,

他觉得那才是生命中最好的日子,

因为那些日子塑造了他。”



不错,苦难的确可以塑造人,

给我们更强大的内心和力量,

激发我们不曾想象到的潜能,

但前提是,务必紧咬牙关,

扛住恶风,奋力前行,

才能迎来开花结果的季节。

 (要是中途倒下,苦就白吃了,
一点都不划算的!)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