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诗人们,其实是一个酒场

 茂林之家 2017-03-11

古代的诗人们,其实是一个酒场

今天的人,凑一堆喝酒。古代的文人,凑一堆写诗。

写诗和喝酒,看上去虽然一个很雅一个很俗,其实本质上都差不多。

如果把古代诗人的聚会比作一个酒场,那么诗才,就是酒量。友好互动,就相当于敬酒。比拼诗才,就相当于斗酒。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唱和”。而且,写诗和喝酒往往是掺和着进行的,所以管这个有个名词,叫“文字饮”。宋朝的张耒有句话:“爱文字饮与俗人沽酒同科。”

在酒场上,光靠酒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身份,看地位,看技巧。既要喝得开心,还要暗分高下,还要增进交情,这是酒场的规则,也是诗坛的规则。

现在我们来选几组历史上有名的唱和,看一看诗坛和酒场是如何高度一致的。

第一组:贾至、王维、岑参、杜甫

攒局理由:公司例会。

  • 贾至:“我提一杯啊。一个呢,同志们聚一起不易;二个呢,公司换届,李总对咱很照顾。我先干为敬,您几位随意。”

  • 王维:“我干了!”

  • 岑参:“我也干了!”

  • 杜甫:“我……也干了!”

  • 贾至:“王老师是望天空啊,岑老师是鸟鸣声,杜老师,你怎么了?”

  • 杜甫:“有点上头……”

这次唱和,发生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春天。唐军收复长安,贾至去大明宫上朝之后,写了一首诗《早朝大明宫》,告诉大家,要紧密团结在李总为核心的公司领导班子周围:“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

这就等于,在公司例会的聚餐上,贾主任提了一杯酒,而且先干为敬,理由很冠冕堂皇。

能喝的当然不能驳贾主任这个面子。于是王维跟着干了一杯,《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最有名的两句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大大弘扬了中国梦,长安梦。

岑参当然也干一杯,《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虽然不能和王维一样再提长安梦了,但他很会触景生情,最后两句是“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在贾主任面前大大地见了一个好。

杜甫也跟着干了一杯,《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这四个人表现如何呢?

我们知道在酒场上也是这样,不但要喝,还要看喝的表现,这也是一种谈资。谁吐了,谁耍奸了,谁出溜到桌子底下去了。

在一个单位里,一次饭局产生的故事,留下的谈资起码可以说半年。

在诗词圈更不得了,这样的谈资有个专门的名字,叫“诗话”。一次诗局中诗人的表现,起码可以被说一千年。

四个人虽然都喝了,但喝的状态怎么样呢?后人早有评价。如明胡震亨说:

  • 右丞(王维)擅场,嘉州(岑参)称亚,独老杜为滞钝无色。

贾至偶一为之,不算他。剩下三个史上著名酒篓,王维的最好,岑参次之,杜甫的“滞钝无色”。也就是说,喝的状态不好。

为什么状态不好呢?胡震亨也说了,“富贵题出语自关福相”。杜甫一生,天天穷困潦倒,你让他写《北征》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行,写富贵题材的还真不行。也就是说,他喝惯了清香型的,突然喝这种酱香型的,他上头。

古代的诗人们,其实是一个酒场

叫王维他们灌的,有点上头

第二组:李白、杜甫

攒局理由:崇拜。

  • 杜甫:“太白先生,我干一杯!您随意。”

  • 李白:“你晚到了11分钟,自己看着办吧。”

  • 杜甫:“那我连干三杯,行吗?”

  • 李白:“这个完全在你。”

  • 杜甫:“三杯……都干了!您……不得表示表示?”

  • 李白:“赶紧吃点菜,吃点菜,看你瘦的……那我就随意了啊。”

  • 杜甫:“就抿一小口啊,您可真随意啊!”

杜甫和李白,虽然号称李杜。但是李比杜大了11岁,可以说半辈人。

杜甫三十多岁刚出道的时候,四十多岁的李白已经名满天下。这就注定了两人的现实中的不平等。

杜甫给李白写了很多诗,如《梦李白》“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如《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甚至李白寻仙访道,他也跟着寻仙访道。如《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如“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杜甫本来是喝清香型的,这回又改喝浓香型,不知会不会上头。

所以,鉴于杜甫的态度,李白也偶尔回敬一杯:

  • 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酒桌上,长辈是可以少喝甚至不喝的。抿上一两口,这就算是看得起小杜了。

古代的诗人们,其实是一个酒场

第三组:苏轼、苏辙、章质夫

攒局理由:一起嗨。

  • 章质夫:“子瞻兄,我敬您一杯。我酒量有限,咱俩就都一半吧。”

  • 苏轼:“别,您敬我,我可不能一半。借您这酒,我搞搞气氛啊,这杯我全干了!”

  • 章质夫:“靠。早知道就不该提这杯……”

  • 苏辙:“章老师您别介意,我大哥一贯爱闹这出,我打小就瞧惯了……”

这个故事背景是这样的:

有一天,章质夫写了一首词,给苏轼看,词是写杨花的,最后几句是:

  • 时见蜂儿,仰黏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章质夫觉得很得意,然而苏轼看过,马上就和了一首。最后几句是:

  •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谁高谁低,不言而喻。

这就等于,章质夫向苏轼敬了一杯酒,苏轼要接。

提酒容易,接酒难。因为可以选择最佳状态提酒。然而接酒却不是可以随便选的。你这里刚想歇会,忽然又有人“拎壶冲”过来了,能不接吗?不接的话,驳面子,甚至下跪顶杯叫服务员唱歌……非得让你干了这杯不可。

而且,和人家的词,要守人家的规矩。人家在这句韵脚用了“水”,你也得用“水”。人家用了“泪”,你也得用“泪”。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马马虎虎喝一杯,就不算太丢人。

然而苏轼不怕,因为他是苏轼。

苏轼好和别人的诗,而且一写就比原作强。除了这个,苏辙还写给大哥苏轼一首诗,《怀渑池寄子瞻兄》:

  •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没过几天,苏轼的和诗寄来了,打开一看,是: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如数接下对方的招数之后,又硬生生创出了一个成语:雪泥鸿爪!

要知道,这可是宋朝,两千年来,由十三经历朝正史先秦诸子文选唐诗确立起来的典范汉语,已经趋于定型。就好比左冷禅面对几百年的嵩山剑法,很难再创新招。

然而苏轼做到了,而且,是在别人主动自己被动的时候创的。

这就是天才!可以气死人的天才。

所以王国维评价苏轼说:“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天生的才华,天生的颜值,天生的酒量,都可以欺负人到没脾气。

古代的诗人们,其实是一个酒场

第四组:白居易、元稹、杨汝士

攒局理由:领导请客。

  • 杨汝士:“白老师,元老师,我干了,您二位随意!”

  • 白居易:“哎哟,不好意思,酒瓶子叫我碰翻了!”

  • 杨汝士:“服务员,再开一瓶来!什么?打烊了啊,你们怎么搞的?”

  • 元稹:“得了得了,今天就这样吧。白老师今天也喝高了……”

这个故事,出自《唐摭言》:

  • 裴令公居守东洛,夜宴半酣,公索联句。元、白有得色,时公为破题。次至杨侍郎,曰: ‘昔日兰亭无艳质, 此时金谷有高人。’白知不能加,遽裂之曰: ‘笙歌鼎沸, 勿作此冷淡生活。’”

白居易一看写不过他,干脆把纸撕了。

这就是量到了,喝不动,开始耍赖了。

所以元稹在回家路上和白居易悄悄说了一句:“乐天所谓能全其名者也。”

而能说一句“压倒元白”,无疑在长安酒场上是无上的荣耀!

第五组:白居易、刘禹锡、元稹、韦楚客

攒局理由:周末聚餐。

  • 白居易:“今天我做东。尝尝这瓶存了十年的金陵古酿。”

  • 刘禹锡:“这酒真不错!这一瓶我要对瓶吹了。我给大家表演个气吞长江……”

  • 元稹:“好酒量!”

  • 韦楚客:“好酒量!”

  • 白居易:“我这瓶酒都让你一口整没了。我们还整什么?服务员,上果盘吧。”

古代的诗人们,其实是一个酒场

这个故事出自《唐诗纪事》。白居易喊了刘禹锡、元稹、韦楚客几个不错的哥们,来家里搞笔会。

白居易提议大家一人作一首《金陵怀古》诗。刘禹锡本来就不服气白居易,立即说:“我先来!”

于是刘禹锡满饮了一大杯酒,“不劳思忖,一笔而成”。白居易看了一遍说:“四人探骊,吾子先获其珠,所余鳞甲何用?”

刘禹锡把《金陵怀古》的好素材先用光了,三个人就都不写了。

这首对瓶吹的诗,就是刘禹锡的代表作:

  •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第六组:陶渊明

攒局理由:无。

  • “哟,你叫陶影啊,我叫陶形,来来来干一杯!听见没有,别不给面子啊。”

  • “你就是陶形啊?你家住哪啊?”

  • “我住浔阳柴桑。”

  • “诶?我也住柴桑啊,我门口有五棵柳树,那就是我家。”

  • “巧了,我门口也有五棵柳树。”

  • “您二位喝上了啊!我叫陶神。我门口也有五棵柳树,怎么没见过你俩呢?咱仨名字这么像,是不是亲哥仨呀……”

  • 陶舒俨:“妈妈快来吧,我爸爸又喝多了,一个人在那胡说八道呢!”

陶渊明喜欢自斟自饮,而且喜欢自唱自和。他有三首最著名的自唱自和诗,就是借形、影、神的口气写的《形赠影》,《影答形》,《神释》。

这几首就不贴了,读起来很像喝多了的胡说八道。要想读懂,恐怕也得像陶渊明一样,喝得一样多才行。

贫道想,诗人并不是什么稀罕的动物,因为他们一直试图和心灵对话。每个在大排档喝多了自言自语的,心中大概都住着一个陶渊明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