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采访类视频拍摄终极大法

 唐瑶的图书 2017-03-11

人物采访是纪实类影像中常见的表现方式,人物采访看似简单,却是最能体现摄像师基本功和创造力的一项工作。那么,如何快速上手拍摄一场专业的人物采访呢?

拍摄流程

首先,摄像师接到任务后,必须及时与编导被采访者进行沟通。在与编导对接时,阅读采访脚本,了解采访的背景和目的。当然,一般的采访都是穿插在整个片子当中,所以摄像师会较早地接触到整个片子完整信息,了解拍摄初衷。


在与被采访者对接时,摄像师应该快速把握被采访者的外貌特征,性格特征,职业背景等基本信息,被采访者的这些信息将涉及到后面如何补光、如何设置机位和镜头,如何安排采访和回答的方式,所以,与被采访者的前期沟通,是摄像师在进行人物采访拍摄筹备时的重中之重。

前期沟通

其次,摄影师应该提前去采访场地进行踩点,了解采访现场的环境,是在专业的摄影棚内还是在日常生活工作场所?光照噪音如何?是否需要绿幕抠像后期等等,都是摄影师在前期踩点时必须仔细考量的问题。

前期踩点

关于前期的是设备检查,圈圈在这里就不再强调,保证电池电量充足是一个摄影师的基本道德规范。

进入现场拍摄环节。摄影师已经根据被采访者设定好了拍摄的机位、灯光、收音等硬性条件,并与编导(采访者)确认了采访和回答的风格和方式。在拍摄之前,有必要进行一到两次的预拍演练,即能让被采访者做好准备,放松状态,也能够让摄影师进行提前的试拍,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然后再正式开始进入拍摄流程。


圈圈在这里想提醒大家的是,作为被采访者在上镜前难免会有紧张和不自然的表现。一般大型的拍摄团队都有编导或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给予被采访对象安慰和信心,保证整个对话过程自然流畅,而有些小班底的制作团队,常常遇到摄像师就是采访者自己的情况。其实无论哪种情况,摄像机背后的摄像师都不应该是一个冷冰冰的拍摄机器。

尤其当被采访者出现紧张的状况时,摄像师应该从画面的角度给予被采访者鼓励,比如当采访者表现自然时可以微微点头表示赞许,或者做个表示微笑的手势来暗示被采访者要面带微笑等,摄像师的这些小动作和微表情,有时候比采访者的直接宽慰的话语更有效果,是能够让被采访者得到心理暗示的一剂特效药。


设备配置

机位

经典三机位也同样使用于人物访谈的拍摄,一台主机位拍摄人物正面中景,尤其注意的是,大部分人物采访都无需让被采访者直面镜头,而是让其视线偏向主摄像机30~45度方向,这里也是采访者和主持人所在的位置。

这种角度下,画面里的人物更自然,再加上适当的补光,能够更好地突显人物脸部的立体度。当然,让人物直面镜头也是可以的,这种镜头观众会联想到播音员,因此常用在具有教育、提醒、警示等意义的视频文本中。


剩下的两台机位,一台靠近人物给予脖子以上的特写镜头拍摄,另一台则可以拍摄主持人、全景画面(可以故意拍到现场设备、灯光、工作人员等穿帮镜头),还有被采访者更加细微的表情和动作特写。其实,这台“游机”拍出来的画面反而是打破常规采访画面沉闷感的“重要角色”,否则,单纯两个景别的人物镜头来回切换难免会让观众看到睡着。


能够“调味”的特写镜头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

·人物的眼睛、嘴巴、手势等突出人物性格的局部特写

·人物的衣着,首饰,乃至纹身等暗示身份背景的信息

·采访现场跟主题有关的装饰物、小道具等

调味镜头

当然,三台机位对于中小型制作团队来说有些奢侈,但是,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小制作团队仍然可以“出奇制胜”。


比如,可以用能够拍摄4k的设备完成人物中景和近景的两个景别的拍摄,当需要近景时可以对中景的4k画面进行裁剪。


这里有个小技巧,在后期剪辑时,可以对其中的一个景别的画面进行水平反转,这样就会产生中景和近景画面时人物面对两个方向的视觉效果。

水平反转小技巧

在拍摄完整个采访过程后,可以让被采访者放松地再讲述一遍,用刚才的主机位拍摄其他特写画面,现场全景画面或者主持人画面,以备后期剪辑时穿插。

故意穿帮的全景镜头


镜头

为了呈现客观性和真实性,摄像师对于人物采访类拍摄的镜头选择是有限的,35mm或者50mm的定焦镜头能够呈现最自然的人眼视觉效果,定焦镜头的大光圈能够保证浅景深,将杂乱背景进行虚化,保证人物的突出。为了避免人物的畸变,一般不采用广角镜头。

虚化杂乱背景保证主体突出

这里需要注意的时,变焦镜头也是人物采访中较长使用的一款镜头类型,长焦可以保证摄像机与被采访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减轻被采访者的紧张心理,但是,较长的焦段会压缩背景,比如100mm以上的焦段下看起来背景就像一张纸,主体和背景完全分离开,而画面里人物的脸看起来也更大,所以脸型较宽的被采访者不适宜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

不同焦段人像效果

圈圈建议,其实采访类的拍摄,高端型单反加上24~105的变焦镜头足够完成几乎所有的人物采访拍摄需求,是机动性和性价比都比较高的设备方案。


补光

人物采访的补光方案基本以突出真实感的原则为主。因此,补光无须太复杂,基本的三灯布光法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的需求。

基本三灯布光法

所谓三灯布光,一盏主光位于人物斜侧面30度左右打亮主体,然后用一盏强度较弱的辅光提升过于灰暗的阴影,最后,用另一盏辅光从人物的侧后方点亮人物的轮廓,将人物和背景分离开,尤其是当背景较暗时,这盏“轮廓光”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轮廓光

背景光

当然,有些场景需要艺术化的布光方式,表现特别的氛围,比如可以将光源透过百页窗照射在背景墙上,在背景画面中形成有规律的影子,可以增添画面的韵律感。

艺术化的背景光


收音

收音虽然写在了最后,但是却是最值得关注的一个环节。对于采访类画面来说,声音的重要性往往超越画面,必须予以重视。


如果是用专业的摄像机进行拍摄,只需要用专业的领夹式话筒(俗称“小蜜蜂”)或者手持/吊杆型话筒去收音即可。

领夹式话筒

吊杆式话筒

圈圈这里想主要讲的是以单反拍摄为主的小成本方案,如果有此类收音设备固然有利,没有的话建议可以购买质量较好的录音笔设备,圈圈推荐日本的tascam录音笔,几百块价位的基本可以满足日常采访类视频的收音需求。

tascam录音笔

最后,别忘了用单反也录下现场的同期声,以便后期对口型,圈圈这里也给个小建议,每个问题之前都给个打板或者击掌的声音,更方便在后期时对齐单反和录音笔声音的音轨,提升剪辑效率。


圈圈课堂每周三、六晚上9点准时推送,喜欢圈圈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圈圈将持续不断地为大家分享更多关于影像制作的经验和心得。

如果想了解哪方面视频制作问题的也可以私信圈圈,圈圈必定知无不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