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國學日知錄】“學”字由來(兼談“習”“而”)

 金色年华554 2017-03-11



【按】本文转自赵逸之老师博客。此为赵老师所作“‘小学’之文字学系列讲座”之一。感谢赵逸之老师精彩文字解说。

***      ***      ***      ***      

今晚給大家講講“學”字。我想主要圍繞以下兩章來具體詮釋“學”字。

這是《論語》首篇首章以及2.4章

我們來看“學”的古文字系統。

學,讀為效,不讀穴。許慎《说文解字》列“教、斅(讀為效)”二字,而以“學”為“斅”之省文。我們分別來看“學”字的幾個關鍵字素!

第一個為“爻”。

爻是《周易》中組成卦的符號。“—”為陽爻,“- -”為陰爻。每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卦。兩卦(六爻)相重則得六十四卦,稱為別卦。

爻含有交錯和變化之意。《說文解字》:“爻,交也。象易六爻,頭交也。”《易·系辭上》:“爻者,言乎變者也。”《易·系辭下》:“道有變動,故曰爻。”

爻也可省作乂。×是古文“五”字。五從二、從×。二表示天地,乂表示天地之氣交錯沖和。在天气上,以端午為例,前後正值天之陽下降,地之熱上蒸,天之氣與地之氣交午。徐中舒先生說:“爻,象交午之爻(五),重疊相積之形。”《儀禮》:“度尺而午。”鄭玄注:“一縱一橫曰午。”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意思是說,爻就是對天下事物之運動規律的模仿、描繪。因此,卜辭中也直接用爻為學。例如:“丙午,允貞。翌,丁卯,王其爻(學)不冓雨。”

第二個關鍵字素是“六”。

《說文》:“六,易之數,陰變於六,正於八。”六是老陰,是陰之極。宋代義理易學中,四象為老陽、少陽、老陰和少陰。所謂老陽,是指陰消陽長達到極點的狀態;所謂老陰,是指陽消陰長達到極點的狀態;在由老陰向老陽轉化的陰消陽長過程中達到的陰陽平衡狀態謂之少陽;在由老陽向老陰轉化的陽消陰長過程中達到的陰陽平衡狀態謂之少陰。大家猜猜為什麼雪花是六個角兒?

張輝玲:六陰,最冷。趙逸之:是的。

趙逸之:學中有“爻”,“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辭》下)也即爻乃是模擬天下萬物變易、運動的簡易符號,學就是運用六爻相配變化參悟天下變易之理。易者,變易、不易,在天地則為道,在人事則為德。

故此,古人以覺訓學,覺悟未知。覺,即是學有所見;悟,吾心也,所謂明心見性。學中有“六”,《說文》:“六,易之數,陰變於六,正於八。”易之數,五是交午正中之點,六則是陰變之點。故此學即識變、應變之術。凡人窮則學,學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學字的讀音讀效。《尚書大傳》:“學,效也。”學的音是效,就是效法,就是孝敬,孝敬天地,孝敬父母。

再給大家引入一下“習”字。

戴侗《六書故》:“習,鳥肄飛也。……引之則凡數數扇闔者,皆謂之習。”本義就是鳥兒在日光中頻頻煽動翅膀飛翔。

卜辭用習為重複、再次之義。“癸未卜,習一卜,習二卜”(佚220)本條乃說,癸未日進行占卜,重複再一次占卜,再重複占卜兩次。《易·坤卦》:“不習,无不利。”《註》:“不假修爲,而功自成。”引申為反復訓練、實踐、探索、修為。

再说“”字:


   《周禮》:“凡攫殺援噬之類,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其中,鱗,龍也之,龍頭部向上的鬚髮;而,龍頭部向下的鬚髮。作其鳞之而,意思是雕龍者使龍之鬚髮張開、豎立,有勃怒之狀。故又可用“之、而”象徵龍。故“學而時習之”,學而者,學龍也習之者,習龍也龍者,道之象徵也。

字寫法


向上生長的樣子。

總結而言之:學者,學子雙手玩易而求道;教者,督導學子以明道;覺者,學子玩易而見道。習之者,習龍也。龍者,道之象徵也。

《為政第二》中,孔子就為我們描述了他一生如是為學的歷程:“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首句即點出“學”字,末句點出“心”和“矩”字。可見正如上面我們所說,學易悟道正是一個知心、識矩,并使心矩自然合一、各得其所的過程。

衷則有得,外則顯德,德大近道,合道則通,通則自由。這是一個內聖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外王過程,即從倫理上始於朋、終於友。

以上就是今晚我給大家講的“學”字。完了。

討論

李偉東:真如本心即為“道”,矩即為“禮”。

趙逸之:孔子說:“參悟自然人事之道,得之於內必要適時付諸於外,實踐活動印證了內心體認,同時又可激發新覺……,學與習良性互動,如此循環往復,不斷開悟新知、螺旋上升,這難道不令人歡暢愉悅嗎?如果有朋友不辭勞遠來訪,共同切磋學習,這不更是一件令人手舞足蹈的樂事嗎?朋友因為覺悟深淺、實踐廣窄之異,難免相互矛盾、彼此誤解,我們不但不會因此鬱悶生氣反而更應深入探討、相互問難,或許就融通了、醒悟了,這不更見出一個人的君子風度嗎?”

李偉東:老師此解高明!

趙逸之:很多人以現代中國人的理解去解釋經典往往會出現偏差。

常院良:文字學,對於學習傳統文化來說很重要。

張靜:道,是龍。是您的個人體悟嗎?

趙逸之:以龍象徵道,這個很常見。乾道中飛龍在天,亢龍有悔。

张静:請問,爻與西方的“十”字架,有什麼聯繫嗎?

趙逸之:因為我對十字架的深刻內涵不了解,所以不好說。

孔子說:“我在十五歲開始用心致力下學,以期上達自由之境;到三十歲似能在主體建構、自我精神獨立層面有所小成;四十歲時便覺心下不再迷惑,不被諸種色相迷亂心性;五十歲時了然天命所歸,知自己餘生所能為、所當爲之務在何,今古茫茫、天地蒼蒼,知自己之位置、之影響、之貢獻、之價值之所在;六十歲時更能適然於存在;七十歲後便能由內達外,盡心知天,從心所欲,而不違道性之常則、規矩了。”

張靜:龍與伏羲女媧圖是什麼關係呢?

趙逸之:張靜提了很多可以延伸的大課題,極好。一時還不好說,一說就是一部書啦都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

李偉東:學與習,知與行,時時刻刻合一,為“學”而易“覺”,個人故而認為時为“時時”,恐更為切意。請老師指正!

趙逸之:十分感謝大家,馮老師,我們今晚就到這裡吧!!謝謝師友們的陪伴和共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