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日知录】吕后死于狂犬病?

 金色年华554 2017-03-11


图片:连环画封面


   【按】吕后,刘邦发妻,在刘邦死后专断朝政。公元前180年,这个实权人物突然病逝。关于她的死因,史籍仅称“病犬祸而崩”,再没有作进一步的解释。而两汉时期的人们则普遍相信,吕后的暴亡与被她害死的赵王刘如意阴魂复仇有关。阎爱民、马孟龙曾撰《吕后“病犬祸而崩”新说》(载《南开学报》2007年第2期)对吕后之死提出了新见解,认为导致吕后病亡的真正元凶,其实是狂犬病。此处之文转自2007年9月5日《沈阳日报》,原题为:《弄权太后死于狂犬病?》。

 

阎爱民、马孟龙

  《汉书·五行志》称:“高后八年三月,祓霸上,还过枳道,见物如仓狗,橶高后掖,忽而不见。卜之,赵王如意为祟。遂病掖伤而崩。”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也写道:“吕后出,见苍犬,噬其左腋,怪而卜之,赵王如意为祟,遂病腋伤,不愈而死。”王充与《汉书》的作者班固为同时代之人,又师从于班固的父亲班彪,因此他关于吕后受伤经过的记述应当与《汉书》一样准确可信。王充讲得清楚,吕后是被苍狗咬伤,而正是左腋处的犬伤直接导致了吕后的病亡。


   袭击吕后的苍狗

  吕后因犬伤而死,而咬伤她的苍狗又是一条什么样的狗?吕后被咬伤的时间是“三月”,而三月所处的春夏之交恰恰是狂犬发狂的高发季节,对此古人早有认识。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说:“凡春末夏初,犬多发狂。必诫小弱,持杖以预防之。”清代顾澄《疡医大全》也指出:狂犬“多见于春末夏初之间。”春夏之交,是犬猫等动物发情的时期,容易狂躁发疯,而吕后在犬易发狂的时节外出祓祭,本身就隐含着遭遇狂犬攻击的可能。

  有关狂犬的特征,古代医书也有很多记载。《疡医大全》说犬发狂后,往往无目的到处奔跑,“目红尾拖,急走无定”;《万应良方秘本》也说疯狗“拖尾垂舌,不吠,而动即咬人”,使人很难防备。吕后祓祭归途所遭遇的苍狗游走不定,在袭击吕后之后,迅速隐去。这样一条来去无踪、行迹隐秘、不吠不叫且极具攻击性的狗,与医书提到的狂犬特征十分吻合。这样看来,吕后在犬易发狂的三月时节遇到的苍狗极有可能是一条狂犬。


  吕后的发病与暴亡

  人在被狂犬咬伤后,并不会马上发病,通常会有一段病症潜伏期。而一旦潜伏期结束,狂犬病便会急速发作,数日之内即致人于死地。因此,较长的潜伏期和急促的发病死亡期常被视为判别狂犬病的重要特征。《史记》对吕后发病时间与病亡时间有着较为清楚的记载。据《吕太后本纪》记述,三月中受伤以后,吕后身体初无大碍,此后还在处理政务。然而到了七月中吕后突然开始发病,很快便于七月末暴亡。由此,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吕后的发病过程存在着一个由三月到七月的潜伏期和数日左右的发病期。吕后长达四个月的病症潜伏期和数日而亡的发病期与狂犬病的病症特征十分吻合。

  除了病症特征与狂犬病极度相似外,吕后在发病期间的一些奇异表现也值得注意。根据王充《论衡》的描述,吕后在病发时出现了“妖象犬形”的症状,即好像有野狗附体一般。吕后这一可怖的症状,曾令她身边的人异常惊恐。许多人都认为这是赵王刘如意阴魂不散的缘故,巫卜之人便作出“赵王如意为祟”的解释。汉魏以来,刘如意“假貌于苍狗”作祟伤人的说法十分流行,一时加重了吕后作孽暴亡的神秘色彩。但是,如果我们把吕后野狗附体的表现与狂犬病联系来看,便会发现这一怪异的症状并非那么诡秘难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狗(即狂犬)啮疮,重发则令人狂乱,如狗之状”。如果结合古医书的这一记载,《论衡》所谓吕后死前的“妖象犬形”,正是在描述吕后在重症发作时的“如狗之状”。吕后在狂犬病发作时的狂乱表现曾令时人印象深刻,如汉文帝即位后,在写给南粤王赵佗的信中称“高后自临事,不幸有疾,日进不衰,以故悖暴乎治。”(《汉书·西南夷传》)在这里,吕后发病时的精神狂乱成为文帝推卸汉廷发兵南粤的最佳托辞。

  现代医学在临床观察时还发现,狂犬病患者在临死时,其神志会突然由狂癫状态转为清醒,这种特殊的临床表现是狂犬病特有的一种现象。而这一现象在吕后身上同样有所体现。《史记》记载,吕后在临死时,将诸吕召于榻前。为了能够应对自己死后所引发的政局变动,吕后作出了周密的安排,并告诫诸吕一定要提防刘邦旧臣。从吕后与诸吕的对话来看,吕后对自己辞世后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其对诸吕的布置安排也考虑周详、预置得当。显然,临死前的吕后神志清晰,这与常人在病危时的神志模糊迥然有异。总之,史籍所记载吕后发病时由狂乱到清醒的精神变化,也可与狂犬病的临床发病特点相互印证。

 

  “偶然”改变了政局

  除了史籍中关于吕后病症的零星线索,《汉书·五行志》中的一条记载也颇为引人注意。《汉志》称:“(高后)八年夏,汉中、南郡水复出,流六千余家。南阳沔水流万余家。是时女主独治,诸吕相王。”这是《汉书》对公元前180年(即吕后病逝之年)江汉水患的记载。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汉志》在记述江汉水患后突然笔锋一转,言及吕氏独篡汉权的时局态势。

  汉代盛行天人感应与五行灾异之说,水患亦为五行灾异中的重要一项。史家作《五行志》便是为了记述五行灾异与人世政局之间的相互感应。班固将江汉大水与女主独治相提并论,显然是在暗示这两者间存在着某种关联。鉴于狂犬病患者在发病期间会对水表现出极大的恐惧(狂犬病又称“恐水症”),对这一关联我们可以作出大胆的推测:高后八年夏,江汉大水的持续泛滥正值吕后狂犬病病发时期,当江汉水患的消息上报到汉廷之后,必然会导致吕后的恐惧。吕后对滔滔洪水的极度恐惧,不禁让人们坚信这场大水正是上天对吕后专权的惩罚,于是才会有《汉志》中将江汉大水与吕后专权并提的“隐笔”。

  综上,吕后“病犬祸而崩”的真相也随之产生:高后八年,吕后在犬易发狂的三月初外出祓祭,归途中被急走无定的发狂苍狗咬伤腋部。经过四个月的潜伏期,吕后的狂犬病病症在七月中急速发作,在对江汉水患的极度恐惧中,吕后神情狂乱,很快死去。而吕后应当是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患狂犬病身亡的最早病例。

  英国疾病史专家F Cartwright和M Biddies曾著有《疾病改变历史》一书,书中列举了历史上一些疾病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公元前180年吕后突患狂犬病的意外死亡,使得政治根基尚不稳固的诸吕在她死后不久就被诸刘及刘邦旧臣迅速剿灭,进而改变了日后汉家王朝的政治走向,或许可算作疾病改变历史的又一例证。


影视剧中的吕后

 

 天津市国学研究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