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今17:32迎“惊蛰”节气 5日17时32分将迎来“惊蛰”节气,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 “惊蛰”天气特点 气温开始回暖 “惊蛰”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升到0℃以上,华北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惊蛰”春雷渐响 “春雷响,万物长”,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 “惊蛰”前后,之所以开始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和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 上海平均“初雷”时间为3月23日,而今年2月22日凌晨局地已响起雷声。 魔都今年“惊蛰”:阴雨、冷空气一起来 上海惊蛰节气的日平均气温在9℃附近。去年“惊蛰”更是暖和,最高25.8℃,和去年相比,今年要特别些。受冷空气和雨水的共同影响,今天申城将有一次降温过程,届时气温较昨天明显下降,最高13℃左右,且今天难闻雷声。 “惊蛰”养生—衣食住行面面俱到 穿:“春捂”很重要 惊蛰时节,冷暖变化无常,乍暖还寒。因此“春捂”尤为重要,不宜过早脱去御寒的衣物。特别是宝宝和老年人。 起居:睡前泡脚,充分睡眠防“春困” 睡前泡热水脚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睡眠,睡眠的质量高了才能避免“春困 ”。 饮食:“惊蛰”吃梨—清热润燥 惊蛰时节气温普遍偏低和干燥,很容易导致上火,日常的饮食要多增加生津润肺的食物,例如雪梨、银耳、春笋等。 ![]() 运动:太阳出来后再动哦~ 惊蛰时节运动不宜太激烈。而且早晨雾气都比较大且气温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最好等太阳出来后雾气消散… 感冒和流感 冷暖不定,阴雨增多,衣服随意增减,容易导致感冒和流感,出现脚软物理,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特别是体弱者、宝宝和老年人,要注意保暖,居室多通风,多锻炼。 过敏症 冬春转换之际,万物生长,空气中花粉、尘埃增多,还有些日趋活跃的微生物,这些很容易接触人体发生花粉过敏、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症。相关人群要注意关好门窗,少去户外活动等。 心脑血管疾病 由于这个季节气候多变,冷热不定,人的血管会出现不停程度的收缩,血压不稳容易诱发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应该多注意休息,保持心情的逾越,避免骤然减衣,防止受凉。 ![]() 健康气象,一个有用的公众号 记得改成你的二维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