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自己起床越来越难起,刷牙的时候嗓子不舒服,口里面又干有苦的,每当自己洗漱完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的时候都感觉自己有沧桑了一点,有憔悴了一些,这皮肤根本就没有打光的皮鞋,皱皱的。 在某一天,你偶然之间伸出你的舌头,你会看见自己:舌头边缘有锯齿状,白白的舌苔铺满了整个舌头,舌头中间还可能有裂纹...... 同样的一天你在上厕所,你突然发现自己的大便不成形,需要很多手纸才能擦干净屁股,还有便秘的症状了... 你以为你生病了,你身体出事了,你去大医院检查,但是大医院,大医院说你一切都正常,没有什么疾病。但是你听到这个结果并没有放心,因为你还有下面那些症状的好几条: 1、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皮肤粗燥,长痘长斑; 2、身体乏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3、舌头边缘有锯齿,俗称“裙边舌”; 4、女性私处潮湿(瘙痒异味)菌类腐败,男性私处湿冷; 5、机能衰退,夫妻生活不和谐、质量不高,男性问题; 6、打呼噜,痰多,咳嗽; 7、大便稀黏腥臭,黏稠不成形(不易冲); 8、眼袋下垂,黑眼圈严重,肥胖,减肥后迅速反弹。 9、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 10、肩周炎,肩痛,颈椎劳损,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那么这究竟就为什么呢?看完小编下面这句话,也许你们会了解一下!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大邪气”中,不管中医跟西医的话他们都最怕湿邪。 其实寒、热都好办,寒则温之,热则寒之;有风咱就驱风,有燥咱就润燥,有暑咱就清暑。但是 湿邪则不同,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总要拉拢你体内不一样的邪气一起狼狈为奸! 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 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 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 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 中医将齿痕舌和舌苔黄而腻,大便溏稀不成形,满脸油腻,睡不醒,浑身无力等等状态称为湿气重。 体内湿气重,导致水湿内阻,而造成舌头胖大,因为舌头太过庞大口腔已经慢慢的容不下他了,所以舌头会紧贴着牙齿,久而久之,就成为了齿痕舌。所以舌头边缘如果有锯齿,就说明其体内长期有湿气。 湿气重并非只是引起齿痕舌这么简单,毕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湿气重的其他症状会越来越加重,最终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那个时候我们想挽救也许太迟了。 起初湿气重的人只是感觉舌像异常,大便溏稀不成形、皮肤起疹起痘,稍重时胸闷乏力、体态困乏、咽喉肿痛;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关节疼痛,体型肥胖;久而久之还会引发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 湿气还会极大的影响一个人的容貌,表现在皮肤上会出现长斑长痘,暗黄无光;表现在体型上就是水肿肥胖,大腹便便;表现在精神气色上就会出现无精打采,困乏无力。 那么湿气竟然那么严重,为什么那么多人还有湿气,还不在少数,基于大多数。 因为现代人因为工作需要往往需要熬夜,还有习惯不良,不忌生冷,暴饮暴食,风吹日晒。即使知道自己湿气重了,也不会在意,而导致体内湿气越来越重,最后导致的了某种顽疾,才收敛。 如果读者你患有小编上方所说的症状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话赶紧祛湿气了,如果你符合很多条,那么肯定说明你正在备受健康恶化的困扰,祛湿就刻不容缓。 中医是如何正确的祛除 体内 湿气呢? 1、拍打人体3大排湿口。 排湿口一:极泉穴 腋窝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郁火毒素,应常常按揉、拍打,以疏通这口井。 排湿口二:肘窝 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每1—2周一次,可保这口“排污井”的通畅,排出心肺淤毒。 排湿口三:膝窝 膝窝又称腘窝,在膝窝的中心点上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所以平时可拍打此处5分钟,每一两周拍打一次。 2、勤运动 通过运动排汗:适度的运动可增强体质,还能助消化、促进气血流通,从而防止内湿的产生;出汗是好的排湿的方法。但是运动当中不主张游泳,以防外湿入侵肌表进而在体内形成湿邪。 保持健康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积极,不可过分的压抑自己。 避免呆在潮湿的环境中: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如不要直接睡地板、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水分摄取要适量等。 3、食疗法 我们应该在运动的同时辅于食疗进行辅助,使祛湿行动获得最大的程度的效果。那么我们食疗法该用什么食物祛湿呢? 其实中医对湿气的祛除有严密的逻辑和方法,早在东汉《伤寒论》中就有详细的论述,金代更是出现了《脾胃论》这样的经典书籍。正确的祛湿的方法一定会遵循这样的原则: 1、湿为阴邪,非温不解,祛湿以温阳之药为主。 湿为阴邪,非温不解,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后世医家推而广之,将“湿为阴邪,非温不解”作为祛湿准绳。湿为纯阴之邪,故治之之法,当以温药和之,乃历代医家的共识。 2、祛湿的同时,要重视脾胃的调理。湿邪困脾,脾虚而生湿。 其实真正可以祛湿的食材,相信大家也曾在生活中听说过,也是经常用的一个食材。相信说到这大家其实都已经知道,没错它就是:薏米! 古时有《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现在有民谣唱道“薏米胜过灵芝草,药用营养价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寿,返老还童立功劳。 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用到的薏米的是河北的安国薏米,云南的曲靖薏米、以及福建的金沙薏米。从中医看来,药用好的薏米,就看颗粒大小,而在中国众多薏米中,金沙薏米的颗粒是相对最小的。金沙薏米产于福建省仙游县龙华镇金沙村,它另有又名叫玉芦、玉珠珠,是本地闻名的土特产之一。 金沙薏米在明代更是贵为朝廷贡品。在各种功效的薏米中,明朝皇帝偏偏选择产自一个南方偏远山村的薏米作为朝廷贡品,难道足以说明其营养价值吗?。李时珍也曾在《本草纲目》也记载的薏米的也是金沙薏米,同样金沙薏米也是目前国家唯一确认的粮药兼用的薏米。 那么下面小编跟大家说下薏米的做法跟注意事项: 1、改良版“薏仁红豆汤” 材料:取红豆一把、薏仁一把,洗净沥干。 做法: 把砂锅烧热,将红豆、薏仁干炒至微香。加适量水,一定要漫过薏仁和红豆,浸泡3小时。盖上盖子大火煮开,关火,焖10分钟。此步骤重复3次。最后一次煮开时,加入肉桂粉,再关火焖半小时即可。 2、薏苡仁赤豆鲫鱼汤 材料:薏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陈皮5克,生姜3片,鲫鱼1条(约400克)。 做法: 鲫鱼去鳞及肠肚,洗净,入油锅煎熟备用。薏苡仁、赤小豆、陈皮、生姜洗净,与鲫鱼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1.5小时,加入适量料酒,煮沸片刻后即可食用。 3、芡实莲子薏米汤 材料: 排骨500克,芡实30克,莲子20克,薏米30克,陈皮5克,姜1小块。 做法: 1、先把芡实、莲子和薏米等,用清水洗净,然后,隔夜浸泡备用;2、小排洗净后,剁成小块,再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3、陈皮用温水洗净并泡软后,切成丝备用;姜洗尽切成丝备用;4、把处理干净的排骨,以及事先浸泡一夜的芡实、莲子和薏米一起放入炖锅中,同时放入陈皮丝和姜丝,大火煮沸,改成小火炖两个小时左右。最后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注意事项: 1、我们在用红豆薏米准备去煮粥的时候,因为红豆薏米比较难煮烂,我们先炒一下薏米红豆所以我们可以在煮之前先泡在面盆里2个小时左右。因为如果你没有浸泡就拿去煮的话,红豆薏米很难把其中的功效发挥出来。 2、在熬薏米的时候,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薏米是祛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就稠了。虽然味道可能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红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结语: 大家喜不喜欢吃薏米呢? 大家对于薏米有没有不一样的做法呢? -------------------------------------- 更多的异乡美食、不一样的美食做法,更多的精彩请关注我的头条号 与你逛遍世界各地、享受人生!每天一个新菜色,简单易学又好吃! 感谢您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