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康乐公诗《入彭蠡湖口》

 老刘tdrhg 2017-03-11

                     读康乐公诗《入彭蠡湖口》

 《入彭蠡湖口》谢灵运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露物{/}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缀流温。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诗作于元嘉八年(公元431年)晚春,康乐公由京城建康赴临川(今省抚州市)内史时,乘船自长江入彭蠡湖口时所作。诗描写从彭蠡湖至松门山三百里沿途两岸奇异的景致,抒发了寻访灵异不见而引起的惆怅与浓重的乡愁。彭蠡湖,即今江西鄱阳湖。湖口即江州(今江西九江)口,为彭蠡与长江交接处。

 其前,会稽太守孟顗诬灵运在始宁聚众图谋不轨,灵运赴京自诉,总算文帝“见谅”,留他在京。一年后外放江西,其实含有驱虎离山,断其根本之意。灵运对这种明用暗放的手段心中是了然的。以前二度归隐,已使他悲愤难已,今番横遭罗织,自然更添怨恨,所以从离开石首城起,所作《初发石首城》、《道路忆山中》诸作中,他均以遭谗流放的屈子自比,一旦进入彭蠡湖口,心潮更与风涛同起伏,遂以如椽雄笔,总揽入湖三百三十里景物,抒发幽愤。

诗意:

康乐公对日复一日的水行客宿已经厌倦,何况江上的风浪潮汐难以预料。

彭蠡水流湍急,波涛奔流,水中的洲渚,岛屿急速地被抛在了船后,立刻遽分两股,急转猛合;江涛冲撞两岸崖之上,崩散开来,卷起重重雪浪,更凝聚起来,奔流而下。

晚上泊舟湖岸,乘月夜游,湿露而行,周围一片静谧,只有山上传来那哀怨的猿啼;结满晶莹夜露的香草送来阵阵的清香。

有时则晨起远眺,只见近处晚春的田野,碧绿无际,显得分外秀丽;远处苍岩高峙,白云缭绕,似同屯聚在峰顶上一般。

日日夜夜,百思千索,朝朝昏昏,感慨万千,再也不耐静思默想。

攀登悬崖,登上了浔阳城旁庐山之东的石镜山;牵萝扳叶,穿过四十里夹路青松,进入了湖中三百三十里的松门山顶。

访异探秘,登高远望,企望灵踪仙迹能照彻他心中的疑难,东去江流能启迪他纷乱的理智。

然而三江九派,先哲的记载,已都成难以追寻的故事;沧海桑田,何以有这千变万化的自然之理,更难以认真考究。

然而现在,灵物异人固已惜其珍藏,秘其精魂;金膏仙药,温润水玉,更早已灭其明光,辍其流温。

于是康乐公弹奏起了愤懑哀怨的《千里别鹤》古琴曲,心潮催动着他紧拔快弹,企望让琴音来一洗烦恼;突然断弦一声,万籁俱寂,唯有那无尽愁思在江天回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