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道韫(343-410)东晋女诗人。陈郡阳夏人。谢安侄女,她的父亲是安西将军谢奕,丈夫是江州刺史王凝之。魏晋时期,清淡之风盛行。谢道韫是在这个风气影响之下的一个才女。她自幼聪识,有才辩;所作诗赋名闻当时。凡读过《三字经》的人都知道晋代有位让须眉男子汗颜的才女谢道韫:“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一次冬日谢氏家族聚会,正赶上大雪鹅毛般片片落下,谢安于温酒赏雪之余,雅兴大发,问在座的谢氏后辈,飘飘大雪何所似?谢道韫的堂哥谢朗回答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把下雪比作向空中撒盐,不十分贴切。谢道韫马上微哂道:“未若柳絮因风起。”简单一句,谢道韫的诗情才气相比她堂哥何啻宵壤!谢安听了很高兴。大声称善,夸奖道韫敏慧过人。不错柳絮因风起则描绘出雪花轻柔飞旋之状,传出雪花空灵迷离之神,于冬天看到春日。文学是可以多层次多视角来考察的,谢道韫很聪明,能了解人们的内在精神需求。
叔父谢安曾问《毛诗》中何句最佳,谢道韫称,“吉甫作颂,穆如春风;仲山甫永怀,以谓其新。”。谢安与自己的这位侄女也有着同样的感觉。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谢道韫对《诗经》也读得如此之熟。谢安当即称赞谢道韫颇有“雅人的深致”。这是一首政治诗。写周王朝两位老臣忧心王事的咏叹。
凝之的弟弟献之,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让女告知献之说,欲为小郎解围。她施青绫步鄣自蔽,参与谈议,客不能屈。
晚年,道韫嫠居会稽。太守刘柳久闻其名,请与谈议。道韫素知刘柳之名,也不推辞。她“素褥坐于帐中,柳束脩整带造于别榻”,道韫丰韵高迈,叙致清雅,先及家事,慷慨流涟,徐酬问旨,词理无滞。刘柳大为叹服,说,他从未见过这样使人心服的人。一个聆听了才女的谈议,瞻仰了她的高迈的风仪,佩服得五体投地,叹为"实顷所未见"。一个在亲属丧亡之后遇到了一个略可对谈的佳士,从他的谘问中得到启发,能重展胸中所学而感到欣慰,女才人晚年的寂寞心情也于此可见。
一千六百多年来,谢道韫一直是流转很广的人物。《谢道韫集》二卷今已不存,她著有诗、赋、诔、讼均已不可得见。清人严可均和近人丁福保只能从《太平御览》、《艺文类聚》、《白宋六帖》等类书中收集零简残文,编入《全晋文》和《全晋诗》之中,真正是吉光片羽了。今存散文《论语赞》一篇,诗二篇《登山》,《拟嵇中散咏松》。
《泰山吟》(东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此诗《艺文类聚》、《诗纪》、《道藏》所载,文字少有出入,诗题作《泰山吟》也可疑。南北朝时,泰山大部分时期沦于北朝境内,谢道韫也不可能越长江去登泰山。首句的"东岳",疑指会稽的东山,也就是谢安挟妓登临啸傲之地。谢安钟爱谢道韫,游东山时也可能携侄女同游;以后王凝之任会稽内史,谢道韫重莅此地,遂有"屡迁"之叹,"宅斯宇"之愿,这是顺理成章的。当时二十多岁的年轻诗人谢灵运,可能直接领受了前辈的家教以及有益的启迪。
《拟嵇中散咏松诗》(东晋)谢道韫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揺.
嵇康是魏末名士的冠冕人物,"林下风气"的首领,为两晋名士所倾仰。王导过江以后,就只谈三篇文字,其中两篇就是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和《养生论》,认为它们"宛转关生,无所不入",可以尽天下之理(事见《世说新语·文学》篇)。王导是王羲之的叔父,王家当然崇仰嵇康;谢安是对竹林七贤不敢赞一词的崇奉倍至的人(见《世说新语·品藻》"谢遏诸人共道竹林优劣"条),对嵇康自然心向往之;谢道韫家的父叔兄弟也无不是嵇康的崇拜者,她要写嵇康的拟作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从诗的末两句品味,可能此诗是她罹夫难后所作,因此与嵇叔夜悲凉的命运有同声同气的感受。虽然哀而不伤,悲苦之情吐露得十分委婉,但怅悒之感仍难以掩饰。
《论语赞》(东晋)谢道韫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庶则大矣,比德中庸;斯言之善,莫不归宗;粗者乖本,妙极令终,嗟我怀矣,兴言攸同。
孔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按,这篇赞显然是残文。前一段引了《论语·卫灵公》中孔的几句话,作了八句叶韵的赞语。后一段只引了也是《论语·卫灵公》篇的孔子一段话,按例应有赞语,但没有赞语,可知有阙文。《艺文类聚》卷五十五《杂文部.经典》所引同,为《全晋文》之所出。可知在唐初此文就已残阙了。
最值得注意的是,谢道韫保存的三篇作品中,没有丝毫的脂粉气,如果不说明作者,简直无法辨出是一个女性的手笔。诗虽然算不得十分隽特,也不会是她的代表作,但这种男子气概的风格,却也和她在孙恩之乱的时候,临危不乱的丰姿和她与人娓娓谈议的高迈风韵相一致。
附录:咏谢道韫诗
《咏史八首 谢道韫 》
年代:宋 作者:蒲寿宬
当时咏雪句,谁能出其右。
雅人有深致,锦心而绣口。
此事难效颦,画虎恐类狗。
《谢道韫 雪》日本 下田鸥湖
晓来簌簌扑窗鸣,一夜千山削玉成。
柳絮随风翻万点,谢家小妹是才情。
《赞魏晋才女谢道韫四联》
左建军
(一)
谢氏门楣荣宝树;
王公巨笔圣兰亭。
注:谢道韫父亲是安西将军谢奕,叔父是名相谢安,哥哥是大败苻坚的主将谢玄;结婚嫁给了王凝之,做了书圣王羲之儿媳、王献之嫂子。出身显赫,归嫁名门。
(二)
咏絮当年,娴花映水初惊艳;
清心何处,山月当空雪照明。
注:谢道韫小时有“未若柳絮因风起”
句,被叔父谢安赞赏,成为名句。道韫原本有诗两卷,惜乎不传,今仅见《登山》(《泰山吟》)、《咏松》二诗。
(三)
子也天真,夫也贤良,岂料飞来横祸;
心如海阔,德如玉润,自能笑对刀丛。
注:在孙恩之乱中,谢道韫丈夫王凝之及五子一女均被杀害;出身将门的道韫招募家丁英勇杀敌,被俘仍能舍身保护他人,大义凌然,让人赞叹。
(四)
时见林泉飞白石;
还思柳絮散清芬。
注:《晋书》载道韫晚年寡居会稽,为前来请教学子传道授业,“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