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爱的,我们还能折腾多久

 昵称79Yn6 2017-03-11

文 | 文氓大叔

折腾之前是迷茫,折腾之后是成长。愿我们以后想起那些折腾的日子都能被自己感动。

(1)

我曾经是个坏孩子,逃课上网、吸烟喝酒,我把那些都怪罪在一个叫做“叛逆”的东西身上,现在想来,真是可笑。

初中时候就是老师同学眼中的“问题学生”,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初三。

记得当时摆在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参加中考,另一条是直接去技术学校,很显然我被自动分到了后一条路上。

这个消息是班主任当着全体家长大会上宣布的,我只记得当时我心里憋的难受,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我必须要参加中考。没有迎来一片掌声,我的声音越来越弱,渐渐淹没在一片哄笑声中,唯独父亲是支持我的选择的。

选了那条路就意味着我要改变了,我要放弃很多东西了……我开始拾起那些晦涩的英文字母、那些天书般的函数、那些陌生的政史地……

那半年我像疯了一样的啃食着中考所有的知识点,为了节省时间,早上带好一天的饭,除了上厕所,自己默默坐在那个角落里,期待着暑假的盛开。

老天爷是有眼的,我相信。

那年六月,阳光异常毒辣,可我心里却平静如水。因为我坚信:我的机会来了,我准备好了。

果然,中考我以县第十五名的成绩考入当地最好的高中,一时成了学校的新闻。

可我心里明白,是那段时间的挣扎、惶恐与不安以及那些日子的拼搏、坚持与虔诚最终成就了那时的自己。

(2)

高三之前的我成绩还算不错,一直稳定在班级前三名,算是有希望考入一所不错的一本院校的。

可是一个姑娘的悄悄闯入开始慢慢打破了这种现状——我恋爱了。

那个女孩是隔壁班的班长,校广播站站长。我是被她一副完美的嗓音所吸引的,在那段恋爱是雷区的日子里,我追到了她。

我一度以为我可以学习恋爱两不误,可我错了,彻彻底底的错了。我的成绩开始一落千丈,渐渐落到了班级中游。

高三的班主任都是神探狄仁杰的化身吧,我这些细微的变化迅速被班主任捕捉到,展开了一系列的秘密调查。最终我们之间的恋情被发现了。

接下来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班主任思想教育、家长谈话、回家反省。可是那时候十七八岁的少年怎么会向这些东西屈服呢?我企图与他们反抗,或许是我一个人的力量太弱了,最终我们的爱情在种种压力下被摧毁了。

之后那个我喜欢的姑娘就跟着她父母转学了,我们从此断了联系。

可我感谢那段时间陪伴我的她,在那段紧张而压抑的日子里,我第一次体验到了爱情的味道;我也感谢那些企图破坏我们感情的家长老师,让我们可以悬崖勒马,没有在高考那个人生的转折点败得一塌糊涂。

(3)

13年刚刚迈入大学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那种无知而无畏的人。我好像什么都不怕,独自享受着那种远离家乡独自生活的快感。

于是那一年,我参加了学生会、社团、记者团等等一些学生组织,开始奔波于日常各种琐碎的事务中。可唯独丢下了学习,因为专业是我从来没有考虑过的朝鲜语,自己对于小语种的学习没有丝毫兴趣,自然而然把学习排在了末位。

大一下半年面临着挂科的现状,我开始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就这样迷茫的日子,我持续混到了大二,一个不尴不尬的年级。

我开始慢慢思考自己的方向,自己的未来,我试图想改变自己。

可是加上两次转专业失败的打击,让我头脑发热做出了退学的决定。直到后来我遇到了一场讲座,听到了一句话——选择就是不后悔。

于是我坚定了那个决定,顶着巨大的压力我退学了,选择复读重来。

有人支持,有人质疑,那段日子是我最孤独的时候,但幸好父亲一直在背后支持鼓励着我,让我在那段复读日子里少了那么一丝丝孤独感,最终如愿来到如今的学校。

我感谢那个决定,感谢那段日子,感谢那个折腾的自己。

(4)

记得大一的时候,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八个来自不同学院的人组成了“彩云之南”支教队,一行去到了云南支教。

起先父母是极力反对的,觉得可能不太安全,无奈在我的死缠烂打下,他们同意了我做出的决定。

七月份的云南很是湿热,我们去到了宁蒗县一所小学支教。记得当时孩子们穿着短裤,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胳膊,还有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

为期二十一天的支教活动里,我们跟孩子迅速打成一片。每天都能从那个破旧的教室里传出孩子朗朗的书声和欢快的笑声……

虽然网络世界里会充斥着短期支教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之类的言论,可那些人肯定是没有参与过支教的键盘侠罢了。但凡不带功利心的参与支教,肯定会被那份珍贵的情愫所打动,我相信。

我至今仍然忘不掉离开时孩子们不舍的眼神,我会记一辈子。也是那段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想从事教育的梦想,从来没变过。

感恩那段经历,感恩那些人,感恩那些事儿。

(5)

去年,我受到一个学姐的影响加入了校里的志愿者协会。

从此在每周繁重的课业之外,我们还要抽出一天时间去到养老院、留守儿童学校开展志愿活动。

我们协会二十几号人去到养老院,每个人都跟一个爷爷奶奶结成对子,去到后每个人都是一脸热情的帮助爷爷奶奶打扫卫生,还听爷爷奶奶讲讲过去的故事。中午时间,志愿者们一起给爷爷奶奶们做饭,一起在一起吃午饭,午饭后还给爷爷奶奶们表演了志愿者们特地排练的节目,逗得爷爷奶奶前仰后合。

结束了上午的养老院活动,下午又去到了当地的留守儿童学校做起了志愿活动。我们会在前一天晚上备好课,带着密密麻麻的笔记本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辅导功课、表演节目,那段短短的光景永远是留守学校笑声最多的时光。

我感谢那些日子,感谢那些付出。让我体会到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孩子们的内心深处的纯净……

那些东西,都是财富。

(6)

曾经好多朋友都在问我:“看你每天那么忙,早出晚归的,这样子折腾下去不累吗?”

“累啊,怎么不累呢?”我心里想,“可是我所有的折腾都是在寻找自己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我不想以后经历那种在人才市场里被人挑来挑去的感觉,我想让自己的选择更有尊严一点。”

年轻时候好多人都会迷茫,一种会抱团取暖,另一种会疯狂折腾。其实两种都不怎么可取,只有顺势而为的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式,并且去努力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才是王道。其实我所有的折腾并不是一种盲目,而是在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式之后的大胆尝试。

关于青春,我们只能自己走。再多的折腾,我们都要自己去品尝那些酸甜苦辣。我们想要的东西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冲破牢笼这件事只有我们自己能做。至少在悔恨代替梦想之前,我们还有足够的理由和时间去折腾。

我们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用力的活着,或许我们很羡慕某个人的生活状态,又或许我们看不到别人努力的方式。其实我们无需弄懂他(她)全部的故事,也不要妄加揣测和指责。我们只需要记得:在努力折腾的路上,我们从来不是一个人,所以没有孤独可言。

如果下次,再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总在折腾,我想大声的告诉他(她)们:“我所有的折腾都是为了告诉这个世界我来过,我不想被这个世界所遗忘。或许什么都去经历一下,便会无惧未来了吧。”


PS:我不懂文风古韵,我不懂遣词造句,我不懂辞藻文笔。我只知道真实最动人。文章如果脱离生活、脱离现实,那在我的认知里它就称不上是一篇好文章。

我还在校园,我没有小说家的天马行空,我没有诗人的满腹才情,我也没有散文家的清新脱俗,可是我还有生活,我还有感悟,我还有故事。于是我开始试着把它们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来,让它们长存你我的记忆中。

我一直相信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同样适合文字,你能从中找到共鸣,感谢你来;没有共鸣,不遗憾你离开。

谢谢你们的每一次阅读、每一次点赞、每一次评论,再忙我也会悉心去看。因为没有你们,我找不到分享之外的那份快乐。

我是文氓大叔,它只是一个别名罢了,跟阿猫阿狗一样,可是我喜欢。经历从来与年龄无关,它也是。

感谢你们的每一次驻足,愿我们温柔被爱,痛快生活。


坚持日更,喜欢就来坐坐~

点亮那颗心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关注我是故事的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