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利汽车现在的三大件和造车工艺能和合资品牌抗衡吗?

 q1338 2017-03-11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跟合资车差距究竟还有多大?这个问题时不时地就会被拎出来讨论一下。如果大家想表扬某款自主品牌车,比较给力的说法是:品质与合资车已经“非常接近”。

“合资车”只是一个泛称,涉及来自多个国家的多个品牌。之所以把“合资车”划成一个阵营,是因为普遍认为这些车都算是“国际主流水平”。事实上,在大家的印象中,同一级别的合资车也有层次上的区分,但彼些之间在整车品质上的界限是模糊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与合资车的差距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要么是在造型方面、要么是在机械素质方面、要么是在做工方面、要么是在操控感觉方面、要么是在可靠性方面,总能找出比较明显的不足。

中国品牌造车水平的提升速度是惊人的,近几年出现不少品质“接近”或者是“紧咬”合资车的车型。

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有效控制成本,而成本控制,是主打价格优势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命脉。

吉利汽车总裁安聪慧多次向媒体表示:“吉利没有什么省成本的独门秘籍。在我看来,降成本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掌握核心技术。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在关键零部件的标定、采购上才有话语权,比如,以前我们都要找博世做标定,现在,我们可以把零件拆成不同的供应商,进行全球招标,成本一下子就降了20%~30%。”

吉利和沃尔沃合作得到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就是参照沃尔沃体系建立起来的一流的国际化标准研发体系,这套体系对一款新车的研发周期有着更清晰、更严格的管理。现在,很多自主品牌汽车都宣布进入了“正向研发”阶段,但手里却没有这么一套先进的研发体系标准——研发体系标准的高下之分,最终会导致整车品质的高下之分。

回头来看,博瑞、博越及其它“吉利3.0”车型的成功,一方面是吉利在诸如“帝豪”、“远景”项目上积累了自己的“体系”家底,同时又引入了沃尔沃的援助,正所谓“金风雨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本土研发经验与国际先进研发体系的结合,成就了焕然一新的“吉利3.0”车型。

吉利的套路是吉利的套路,合资车也会有自己的套路。不管采用什么“套路”,收购也好、合作也好、自力更生也好,我们希望看到,吉利迅速补齐“核心技术”或“体系”上的短板,用“品质”与合资车型展开竞争,而不光是靠配置和价格。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国内的汽车工业已经很成熟了,三大件的质量和可靠性不输任何合资品牌。甚至我们可以自信的说,我们的国产汽车制造工艺和产品品质已经超过了一些合资品牌。如果你非要找出国产汽车的某些短板的话这里也有:1、中高档以上的国产品牌当中,有些细节问题解决的不如那些老牌的合资品牌;2、中国的汽车文化尚未完全形成,制约了生产工艺的开发和消费者的消费观念。

吉利汽车在国产车中销量比较好,消费反馈也不错,收购沃尔沃,对吉利品牌提升知度有很好促进作用。吉利在油电混合,纯电动汽车已取很大进展,吉利的三大件与合资车比较,毕竞吉利车发展史较短,汽车工艺不是短平快的工程,需要在探索中总结经验。收购沃尔沃,借助沃尔沃这个技朮平台。与合资有的一比。甚至好过某些合资车。

吉利汽车自从收购沃尔沃乘用车业务后大力进行汽车整合,将技术进行整合研发,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悬挂整体质量做工还是比以前进步很多了!但是企业在三大件上和主流合资车还有一定差距,区别在于发动机的先进技术,比如连续可变气门及升程技术,智能涡轮增压进气系统,中冷技术,高压喷油泵,可变排量机油泵,混合喷射技术,进排气岐管设计,以及车身轻量化系统,底盘悬挂系统,车身底盘悬挂调教等

国产车之所以人不相信,都是平白无故无凭无据的瞎吹牛,你还是有与合资车各项性能指标pk的详细数据,还是有自身参数的详细说明什么都不说,只说我车子外型尺寸,款式,就从来不提我的车子是否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