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完英国立宪的过程,就会明白为什么清朝立宪会失败了

 h0ping 2017-03-11

近几年来,网上出现了许多关于清朝预备立宪的假说,有很多人认为清末的中国是很有可能会实施君主立宪制的,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不了了之。

而提到立宪制度,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而在此之前英国一直都存在议会的。

大约在13世纪的时候,英格兰出现了一个混账皇帝——约翰一世。这个约翰一世把英国在欧洲大陆的老本几乎全丢了,打不过还要打,结果引起了贵族的不满,贵族逼迫他签订了《自由大宪章》,这算是英国第一次对王权进行的书面制约。
看完英国立宪的过程,就会明白为什么清朝立宪会失败了

约翰一世

不过光靠一部法律来限制国王的权力还是不够的,约翰一世死后几十年,英国又出现了议会。议会刚开始还是起了一点作用的,不过时间长了以后国王还是该干嘛干嘛。

之后的英王甚至还多次解散了议会,使议会制度变得形同虚设。到了查理一世的时候,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激化,形势一度达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这时候出来一个克伦威尔,克伦威尔祖上算是名门望族,不过他们家那一支由于不是嫡子,所以等到了他那一辈儿的时候也就混了个“下议院”议员。

后来苏格兰人民起义,议会和国王打起来了。克伦威尔就加入了议会军,他组建的“铁骑军”屡建战功最终把英王都处死了。

处死英王后,由于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克伦威尔在国内做起了“护国公”,成为了军事独裁者。他死后,英国政局再次陷入了混乱。看完英国立宪的过程,就会明白为什么清朝立宪会失败了

克伦威尔

为了稳定人心,议会请回来了在法国避难的老皇帝的儿子即后来的查理二世。本来请之前说的好好的,你得承认革命的成果,回来不能搞独裁了。

小皇帝表面上答应的倒是挺好的,可回来后没几年就又搞起专制来了。

由此可见英国第一次革命的力度还不如咱们后来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最起码袁世凯想要再复辟当皇帝是行不通了。

查理二世死后,他弟弟詹姆士二世即位,詹姆斯二世在位不到三年就又被推翻了。不过这次议会没有处死他,他像他哥哥一样跑到了法国。

由于詹姆斯二世跑了,没有发生流血事件,所以这次革命也被称之为“光荣革命”。

议会迎回了他的女婿和女儿到英国执政,这俩无嗣,所以死后就又由詹姆斯二世的另一个女儿即位。

也许是老天要断他们这一脉,这个女儿也无后。她死后英国皇位竟然阴差阳错地落到了一个有斯图亚特王朝血统的德国贵族身上。

这个德国人就是乔治一世,会说法语和德语,但就是不会说英语。可见,议会也是很有心眼儿的,找本地人不好控制,找你一个外来户总可以让我们把控了吧。

果然,乔治来了之后,由于大臣们不会说德语,乔治不会说英国,大家只好用当时的外交语言——法语交流。

就是利用这种交流上的不便,议会很快的控制了政权,乔治一世本身就不认同自己是英国人,所以也就爱理不理了。

所以也就是在乔治一世时期,英国完成了从二元君主制向议会立宪制的过渡。到这个时候,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就差不多完成了。
看完英国立宪的过程,就会明白为什么清朝立宪会失败了

乔治一世

而清朝这边儿呢,光绪搞了半天变法,虽说是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但是朝廷中还是有识大体的人的。

就说李鸿章吧,虽然他代表清廷签了那么多条约,但是他也并不是没有羞耻心,他也知道丢人。所以在光绪变法期间,李不止一次地帮助过维新派,这种帮助甚至到了包庇的地步。

有人说,变法失败后,李鸿章还违抗慈禧太后的旨意,保了地方上的一批维新派,可见李个人最起码是不反对变法的。

光绪皇帝,那更不用说了,因为迫切地想拿回属于他的权力,所以才听信了康梁的学说,搞起来变法。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变法如果最后能成功的话,也许清朝就可以建立一种类似于大明内阁或者英国早期的议会制度了。

不过这也只是一种假设,我们前面说了,英国虽然有过多次革命,但是最后议会立宪制能够建立还是因为国王不管事儿了。

清朝这边儿,你让光绪稍微放一下权或许还好说,但你想要慈禧太后放权,那可是万难啊。

光绪驾崩的时间只比慈禧早了一天,早前有人就猜想过,可能是慈禧怕自己死后光绪掌权,所以才先下手为强的。

这种说法一直没有证据,直到前几年考古界通过对光绪辫子的化验,检测出了里面有砒霜的成分,这就一下子坐实了“光绪中毒身亡说”

我们没听说过光绪皇帝有炼丹的癖好,所以他能接触到砒霜那就一定是有人给他的的膳食中加入了这个东西。

别人不敢也没必要加,所以那肯定就是慈禧太后派人加的了,光绪死后,慈禧又立了年仅三岁的小皇帝宣统,当时朝中并不是没有适龄的宗室子弟,慈禧临死还想着把控小皇帝,可见这个女人的权力欲的确是超乎常人。
看完英国立宪的过程,就会明白为什么清朝立宪会失败了

慈禧太后

说完这些,我们再来看一下中英之间的区别。

英国首先继承制度和我们就不同,他们的皇帝可以不是本国人,只要有血统就行。就好像英王詹姆斯一世,他之前在苏格兰当王时是詹姆斯六世。后来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才当的英王。

这种传统就使得,可以当皇帝的人有很多,各种势力之间抗衡,就不至于形成皇室一家独大的局面。而且这种制度和刚开始的议会也挺像的,刚开始的议会制不也是挑人嘛,说到底还是贵族把持,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使得参与的人变得更多了。

而清朝却不同,中国古代是中央集权,权力都在慈禧手上。光绪皇帝改革的动力就在于夺权,这就与立宪的分权原则相悖。

中国适合立宪的时代应该是实行分封制的朝代,那时候诸侯争霸,谁也不服谁,倒是也可以实行委员制,共治天下的吧。

(喜欢小编这篇文章的请点一下右上角的订阅,同时也感谢你们看到文章的最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