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必读!一篇价值80万的英语学习文章

 小慧dreaming 2017-03-11

阅读提示:

1、本文专门谈如何更高效、更经济地学习英语,不涉及中文学习。

2、请家长们抛弃侥幸心理,不要以为看完了这篇文章立即呼呼大睡,孩子的英文能力就能提高。

3、“崇洋媚外”是一个褒义词,表明我们热爱美好事物,盼望提升生活质量。

4、学习英文从我做起,与孩子一起交流、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除非你是英语专家,否则不要随便纠正孩子发音。即使你是英语老师,发音可能也是Cinglish腔。

6、不要再问我书单,请购买一本《对抗语文》新版,那里有700部精挑细选好作品。重要问题说三遍!


老虎和太太英文都不佳,发音尤为羞愧——我在乡村长大,靠过人记忆力死记硬背,英文考了个高分混进大学,大学英语分班考试时立显水货本色。

在大学期间上英文课,对我是身心的双重折磨,我听不懂,说不出,老师一提问,我脑袋就蔫了。对于一名资深话唠,这太悲壮了。

因此,我们家孩子英文好,并不是因为家长英文好亲自教女儿,而是我们摸索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方法,这个方法每一位普通家长都能用——友情提示:我和太太是同班同学,我们都是八十年代末上大学,那时灌一盘英语听力磁带都要排长队。而我,连一个随身听都买不起。我的钱,主要是到华东师范大学对面曹家巷饮食店喝酒花光了。说实话,在八十年代末,我这广东佬是班上少有的财主呢。说起来都是泪。

开始操作了,家长们请放松。


第一阶段:1-3岁

方法简单,易操作,父母只需有耐心,并且谦虚点,别以为懂得“How are you ?——怎么是你?”和“how old are you?——怎么老是你?”,就以为自己精通英语了,避免在孩子学习英语的最初阶段灌输给他们不正确的发音。我很久以来都被英语老师戕害,以为回答“Thank you ”要说“Not at all”,在国外时第一反应就这个,丢老鼻子仁了。

这里要强调三遍:刚刚开始学英语时,正确的发音很重要。

孩子两岁时,我觉得教她点什么,以后好行走江湖。想了很久,发现没什么可教的。后来复盘继续想,仍然觉得没什么可教的。肚子里墨水太少,实在不知道抖出来的是什么玩意儿。

晚上我跟太太吹枕头风,说:“看来我们能教给孩子的很少,英文26个字母,阿拉伯10个数字。”

26个英文字母还不敢真教,发音超烂嘛。征得太太同意,我在网上找资源。

十年前互联网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英语资源也没有现在这么丰富,马云也还没有成为财神教教主。我真是一个有心的老爸。一番折腾,二次折腾,我找到了迪斯尼网站,当时好像叫做www.disney.go.com,摸索了一番,发现有个益智游戏,是百亩林的小熊维尼捧着蜂蜜罐,教小盆友读26个英文字母。

插播一下广告:《小熊维尼》这本儿童小说中文译本不佳,我女儿正在翻译,已经创造性地翻译为《噗噗熊维尼》了。她还会自己亲手插画。我读过前三章,实在生动,活现,语感一流,值得期待。

维尼的发音无疑是纯正美音,他读一次字母,孩子就在键盘上按一次,按对了,维尼就敲一次蜂蜜罐。孩子手小,还没有鼠标大,在键盘上玩一指禅,很可爱。但二十一世纪新人类,是为电脑和互联网而生得,小家伙对电脑键盘很好奇,在上面找26个字母多好玩啊。

这个游戏玩了两三天,孩子就记住了。游戏还是免费的,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个游戏。如果没有,家长应该能找到其他替代性儿童学习游戏。

“维尼认字母”这个游戏还有进阶。第二阶段是26个字母被绑在气球上,随机飘出来,在天空上摇摇晃晃。孩子在键盘上找相应字母,找到了按下,一支箭射出,击碎气球,字母落了下来。

这样,小孩子反复听纯正母语发音,又玩了益智游戏,英文26个字母很快就记住了。

然后可以进阶。——这就为您省了15万什么美音早教之类的补习班学费。那些班还有不少洋泾浜呢。


第二阶段:4-6岁

这个阶段与第一阶段实际是重叠的,并没有必要过细划分。在1-3岁这个低幼时期,幼教砖家都同意以“玩耍”为主,因此,多听,多玩,有时候哼哼唱唱,既可以营造浸入式软环境。这时候,看《小熊维尼》《天线宝宝》等动画片很合适,小孩子都喜欢。配合这种观看,可以上“天线宝宝”官网,让孩子玩游戏。跟着小坡、拉拉等一起蹦蹦跳跳,唱唱闹闹。反正有诺诺来打扫卫生。《Head ShoulderKnees and toes》这首歌,孩子跟着唱,跳,玩,记得滚瓜烂熟。我们不要求孩子硬性记住多少,而是随她玩,就这么听着,玩着,记多少算多少。有教育砖家立即会说,这是“情景教育”。好吧,教育最核心是“爱”,是“尊重”,不需要这么专业名词。

营造有趣的“软环境”,对孩子语言的培育至关重要。

《小熊维尼》导入英语发音学习,《天线宝宝》进行浸入式情景教育,其他动画片如《巴布建筑师》等,也都很好,更多篇目,请参考拙著《对抗语文》新版。

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3-6-8岁,这三个阶段,影视作品都很有用。

我们孩子六岁时看《蜜蜂总动员》大概十几二十遍,台词都能随口说出了。后来也不是专心看,而是听着玩积木。故事情节,对话内容,她都了如指掌嘛。就是在搭积木时,有个伴。现在有二胎的妈妈幸福了,孩子大点了可以一起玩,不用像我们,还得想办法陪伴,不让孩子感到孤独。那时,孩子边玩,边念念有词:thinking beethinking bee!作为父母,在旁边听着奶声奶气的,很好玩。

进阶资料,如《苏斯博士作品集》(过去是十册中英文对照版)。这套书非常好,不要买来之后仍在地上就不管了。这套书应该有MP3资料光盘或网上资源链接——不过网上到处都是,很好找。这套书不仅可以学习中英文听读,还可以在网上下载音频,其中如“Fox in socks”等,可以当做英文绕口令来玩。其中有专门的绕口令,很好玩。

孩子小学之前,我们不教她认字写字,更不默写英文单词。这个阶段,是听说为主,形成丰富的初始记忆。我们开玩笑说,就让她空白状态,文盲状态进入小学——不过,要承受老师一样目光的压力。这个压力,家长们自己掂量。

就这样自然、自在地听、读。我们孩子不教写字,但爱画画。到五岁似乎认识100来个字,但画得很多叶很美。画完,题字则要我握着她的手一起写下来。

在不同的年龄段,找到合适该年龄段的书籍和影音作品,给孩子多听多看多读,而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这是很重要的。

这样,她到小学时已听了大量的材料,掌握了准确的发音,连英文老师都佩服她。这样也能满足小孩子的虚荣心。

“虚荣心”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法,运用得当,孩子高兴,就更加热爱英语了。具体推荐书目,继续请翻阅拙著《对抗语文》新版。

——省了15万有木有?


第三阶段:7-12岁

小学二年级开始,孩子就可以阅读纯文字书了。但如《丁丁历险记》这样的连环画杰作,还是可以继续看,同时也要适当辅以音像资料,看看英文版的动画片《丁丁历险记》。有些家长会发现,孩子很爱看漫画,如德国的《父与子》、朱德庸的《绝对小孩》也不错。

我一直对这几年“绘本书”“桥梁书”大热有些不以为然。这类图画本可以看看,但不能以它为中心。无论是怎样精美的绘图本,故事核心还是很重要的,因此《丁丁历险记》还会以“探险”故事和“冒险”故事的方式,继续流传下去,而其他绘本,很可能会不断沉寂。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有一个“丁丁动画馆”,去欧洲旅游的童鞋,有机会可以看看,别总去大广场,别总去看小学课本里那所谓机智的“撒尿小孩”,没“撒”意思。在“丁丁动画馆”看一天,胜似看十个小孩子撒尿。

二、三年级要有二、三十本书的阅读积累,这样保证孩子在之后的四五年级作业更为繁忙的阶段,可以事先“广积粮”,而不慌。

英文毕竟不是母语,阅读量不可能达到中文母语程度。找到合适书本,从中文和英文双语角度,对照着来读,彼此促进。

我们孩子三年级时已经读完当时的中文版七本《哈利波特》,趁她已成《哈利波特》小专家时,我花1300多元巨款,买了一箱精装原版《哈利波特》给她做生日礼物。那时她词汇量其实不够,只是中文版第一册读了十几遍,太熟悉了。在虚荣心驱使下,她连蒙带猜看完了英文原版第一册。对于非英文母语读者来说,这着实可以骄傲一点点了。虽有很多单词不懂,但很有成就感,很有满足感。一个小学三年级的普通中国孩子,读完了厚厚译本原版英文书,还是挺了不起的。我趁机吹捧了几句,让她飘飘然,“虚荣心”大炽。

另外值得强调的是,《哈利波特》要结合七部大电影来看,这样才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法。例如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就可以反复看。看完电影,再看一遍原版,所得是double!

——这又省去您15万元的英语课外班。

这种糊里糊涂“硬读”的方式,通常会遭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认为不好。我觉得因人而异,家长们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孩子,如果是比较沉静的,不妨激励,如果是吹牛大王,自然要稍微打压。关键在于有效运用。

读书嘛,就是要有各种读法,“瞎读”也是一种。不是每一次阅读都需要“通读”或者“读透”,有时候“装模作样”读也好。

很多家长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我家孩子读书很快,跳着读,叶开老师您说怎么办?

我回答说,你的孩子很好啊。小孩子读书速度快是正常的。跳着读也正常,根本没有问题。孩子爱读书,手里捧着书,母亲应该骄傲,而不必担心。

语文教学法中有“读透”一种。语文老师在教课时,会对一篇垃圾课文反反复复,深入浅出不断书写、强调,让孩子产生了强烈的恶心感。这样的课,这样的文,换了教师自己,也不爱看,也不爱听。很多文章,读一两遍就可以了,完全可以速读。例如我刚刚发出来的人教版篡改过的许地山先生的《落花生》,完全失去了原作的语言韵味,有什么必要做那么精美的PPT反复演示?就是开荒种地,一起吃花生嘛。即便原作,也只是一篇普通的小散文,没必要因为是许地山先生就无限拔高。而被人教版语文教材编辑篡改过的版本,更是味同嚼蜡了。

有很多书、很多文章,都不需要“读透”,但语文教师却有“读透”的教学要求,有些过分认真的语文老师,过分强调“读透”,反而破坏了孩子的阅读兴趣。现在的语文教材中值得深读的课文很少,一半都是“垃圾课文”。这种“垃圾课文”你读得越深,中毒越深。

很多语文老师缺乏反思精神,常常会声情并茂地给孩子灌输垃圾课文,在公开课上还声光电齐上阵,弄得很花哨——真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比如我们上饭店点了一条松鼠鳜鱼。老板娘给我们上了一盘鱼骨头,要求我们笑眯眯的、心情愉快地吃掉。不仅要吃掉,还要写读后,高度感赞美鱼骨头。

很多统编的英语教材也一样糟糕,但不少学校都改用了更好的原版教材,这个我就不具体展开了。

如果不分析、不分辨教材的内容是不是优质,这样的学习有什么价值?在做阅读计划时,最重要的是找到有价值的、优质的书籍。这个阶段,主要推荐动物类小说,如英文版的Black beauty(《黑骏马》)等。


第四阶段:13-17岁

上一篇文章我说,现在股市“熔断”,很多人改名“仓又加错”,是化用藏族天才诗人“仓央嘉措”的。我觉得父母们努力辛辛苦苦赚钱,可是却全都被补习班们骗去了,这才是真正的“仓又加错”啊。

——请注意,此前三个阶段已经为家长们节省了45万以上的补习班费用。不同意的,可以打住,不要往下看了。

在13岁-17岁阶段,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他们的兴趣更加广泛,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这个互联网时代,他们掌握的知识,已经是很多父母们都赶不上的了。这个时候,我们要拜他们为师。但是,在生活上,我们还是要服侍他们,在精神上,我们还是要支持他们,在人生经验上,我们还要与他们继续交流。

如果之前三个阶段的阅读基础打扎实,这个第四阶段的阅读介绍,我完全可以空白不提了。刚才女儿来探问了一下,我说“以你为样本”,她立即反对说,我不确定这是一个好主意。

其实,作为一名父亲,我不应该总写她,这样过多曝光,对孩子并不都好。但太太比较谨慎,在很多媒体来采访我时,都坚决不上镜,也不让孩子出现在屏幕前。因此,在《盗火者》播放时,还出现了一个大乌龙。编导找了一对母女来扮演“叶开妻女”,结果很多十几二十年不联系的老同学都打电话来,心怀鬼胎地说:“老廖,又换了?”

老同学一般都是落井下石的,哼哼。

话说回来,在这个阶段,很多小孩子喜欢阅读科幻、玄幻、侦探、悬疑类作品。我推荐《神探夏洛克》为首选,辅以福尔摩斯英文原著。其次推荐《魔戒》+《霍比特人》,看电影加看英文原版。其他如《星际漫步》、《2001漫游太空》《基地系列》等,都值得去阅读。很多喜欢钻研的孩子,还追看各种花絮。获得各种新鲜的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说法真很有道理。

我们家小盆友在这个阶段兴趣太广泛,还成了《变形金刚》美国圈的资深粉丝,常常泡外网,这种交流比较隐蔽,我一直没有侦破。所以不能具体说出来。

因对体制内教育有不满,我和太太反复考虑,也与女儿商量,在高中阶段,她去了上海平和双语学校读IB国际课程。

我们孩子在体制内初中读了四年,她的同学绝大部分都在外面补课,因此她在班上数学非常吃亏。好在她的英文能力超强,她的中文还好,所以,在班上还没有遭打致命的打击。这常常让我得意,觉得“一招鲜”的英语积累,很重要。虽然,孩子从来没有考过第一名,而是“千年老二”。

我们家孩子不补习,相当于每年省了十几万,等于一个白领收入了。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孩子从来没有补习过英语、语文、数学,岂非等于赚了90万?

很多人觉得我何太太整天喝茶什么的过得“潇洒”,真实原因是我们在孩子读书学习上花钱不多,不用更辛苦赚钱又被补习班骗子们骗去了。很多家长辛辛苦苦,三十岁就白头发了,赚钱还没有焐热,就被补习班骗去了。

孩子进了学霸满园的新学校,我们很担心她在公立初中读了四年之后,英语跟不上同班同学。但过了一个多月,小女生跟我们说,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吧,我在新学校,英语也还是最好的。她一直很低调,不像爸爸那么爱吹牛,可能是为了让我们不焦虑,而这么说的。

十二月和一月份孩子们在美国游学,小女生给我们发来一个消息,原来她的历史得了最高分。她们的保罗(Paul)老师给她写了热情洋溢的英文信,说她英语写作自如优雅,思维清晰,逻辑严密。云云。

我们孩子英文考试在初中从来都是第二名,总会哪里粗心丢一两分。但是她的英文老师周老师和她自己,都坚信她的英文是最好的——虽然是千年老二。哈哈。高中到了IB国际课程班,同龄人都是长三角各地来的学霸大神,我们家孩子数学落后,但英文、历史、写作等都比较拔尖。这样,虽然各种课程都还很忙碌,但是她在这所新学校学习还算轻松。

因大半个学期在美国游学,还没有检验她在新学校的适应能力,还不能看出什么。她在短短两个月内读完了英文版《梦的解释》等好多本原著。我表示很惊讶,说《梦的解释》很深奥,我大学时看得糊里糊涂的。孩子说,爸爸,那是翻译得不好,你看看英文版,其实没有那么难。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她的中文和英文语感,就是这么潜移默化地养成的。读过我《对抗语文》的家长大概都会记得,我一直呼吁,小孩子要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在初中繁忙的“被打压”学习(刷题啊课外补习)阶段,还可以沉淀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而这些,是你在课堂、在课外补习时,完全接触不到,得不到的。

我把这称为破碎心灵的修补手术和残弱身体的增强训练。


第五阶段:未来

如果没有小学阶段的阅读作基础,初中那么繁忙的学习(根本没有必要),孩子很难再有大块时间来阅读,很多学校的孩子每天晚上做作业到凌晨。中国孩子身体普遍不好,跟做作业有直接关系。做作业不仅残害孩子的心灵,还摧残她们的身体。有些家长和教师已经注意到了,中国孩子普遍患有“应试胖”。很多高中生身材胖得走样,都是应试刷题没完没了地坐着而造成的。

而真正的教育是什么?人的教育。身体健康,心智健康,有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保持好奇心,拥有持续学习能力。这就是最好的教育。你花多少钱去课外补习,都做不到。

二〇一六年一月八日初稿,二零一六年一月十七日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