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笼寒水月笼沙——内画工艺,从古人的身外之物到如今的稀世珍宝

 天童老僧 2017-03-11

内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

以特制的变形细笔

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的壶坯内

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

格调典雅

笔触精妙

烟笼寒水月笼沙——内画工艺,从古人的身外之物到如今的稀世珍宝

著名鼻烟壶大师丁二仲作品

相传嘉庆、道光年间,一个外地小吏到京城述职,寄宿在庙里,因鼻烟快吸完了,就用烟签刮烟壶中剩下的鼻烟。庙里的一个和尚看到烟签在壶的内壁留下很多刮痕,很有国画的线条感,就将其拓展成了内画壶技艺。

内画题材广泛,喜画水墨人物,画风简约、风格狂放不羁、画面酣畅淋漓,坚持继承发扬中国画传统精神,并不断创新。内画载体取材天然水晶,玛瑙等材质,利用天然纹理巧做后巧画,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烟笼寒水月笼沙——内画工艺,从古人的身外之物到如今的稀世珍宝

而内画的产生起源于画鼻烟壶,鼻烟壶大家可能熟悉了,吸烟的传统就是从吸鼻烟发展起来的。

不说公元前那么远的事,烟草16世纪50年代才被传入欧洲,那时候是被当药用的。在法国医生的努力下,最早法国的宫廷内开始吸鼻烟。那个时候的法国就好个模仿赶个时髦,所以一下子吸鼻烟就流传开了。

后来西方吸鼻烟被取代是因为吸那个太刺激了,总是打喷嚏,被渐渐有了干净意识的欧洲人认为不卫生,而且有损绅士形象。

烟笼寒水月笼沙——内画工艺,从古人的身外之物到如今的稀世珍宝

清代刘廷玑《在园杂志》中曾写道

“以烟杂香物花露,研细末,嗅入鼻中,可以驱寒冷,治头眩,开鼻塞,毋烦烟火。”

王士祯的《香祖笔记》中也记载:

“鼻烟者,云可明目,尤有辟疾之功”

在中国最早盛放鼻烟的容器,其实是随鼻烟一起进入的鼻烟盒,由玻璃制成,形状有方有圆三角六角等,《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中说,晴雯偶感风寒后高烧不退,头疼鼻塞声重。

贾宝玉命麝月:

“取鼻烟来,给她嗅些痛打几个嚏喷,就通了关窍。”

烟笼寒水月笼沙——内画工艺,从古人的身外之物到如今的稀世珍宝

麝月果真去取了一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扁盒来,递与宝玉,宝玉便揭翻盒扇,里面有西洋珐琅的黄发赤身女子,两肋又有肉翅,里面盛着些真正上等洋烟。

鼻烟壶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品

始于明朝,盛于清代

内画鼻烟壶是出现于嘉庆末年道光初期

它是用特制的微小勾形画笔

在透明的壶内绘制而成的

最初的内画鼻烟壶是内壁没有磨砂的透明玻璃壶,因为内壁光滑不易附着墨和颜色,只能画一些简单的画面和图案。

烟笼寒水月笼沙——内画工艺,从古人的身外之物到如今的稀世珍宝

后来,艺人们用铁砂和金刚砂加水在鼻烟壶的内面来回的摇磨,这样使鼻烟壶的内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玻璃,细腻而不光滑,容易附着墨色,效果就象宣纸一样,内画鼻烟壶后来出现了一些比较精细的作品,再后来发展为诗书画并茂艺术精品。

鼻烟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先是利用传统药瓶盛放鼻烟,在此基础上利用了多种材质和制作工艺来完善鼻烟的盛具。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口小腹大的瓶子存放鼻烟更有好处,能够保证鼻烟在长期使用也不变质,并且携带方便,样式具有中国传统的美感,因此受到鼻烟烟民们的喜爱。

烟笼寒水月笼沙——内画工艺,从古人的身外之物到如今的稀世珍宝

著名鼻烟壶大师丁二仲作品

在中国的清代,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吸闻鼻烟甚是风行。

特别是以皇帝为首的封建贵族,奢靡至极,他们使用的鼻烟壶往往搜集名贵的材料,技艺精湛的工匠为他们设计、制造的。

说到内画鼻烟壶,不得不说的就是清末民初时期

叶派创始人叶仲三,“京城四大内画名家”之一的叶仲三,被称为现代“京”、“冀”两派内画的创始人。

烟笼寒水月笼沙——内画工艺,从古人的身外之物到如今的稀世珍宝

当然京派内画在承袭了叶氏内画风格的基础上,也融合了其他各内画流派的艺术风格和现代绘画的艺术手法,形成了全新的现代京派内画艺术。

其主要特点是选料精细、材质精美、结构严谨,笔法细腻;富有派别特征、画意生动、用色古朴、清新淡雅,给人以高雅独特的艺术享受;造型富有古风古韵,多以传统题材、历史故事为主,内容丰富多彩。

烟笼寒水月笼沙——内画工艺,从古人的身外之物到如今的稀世珍宝

京派内画鼻烟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精巧美观的艺术神韵被海内外誉为“鬼斧神工”般的艺术珍品。

内画鼻烟壶,反映了烟草文化的一个方面,对研究烟草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它以中国画为基础,承袭了国画的精髓,拓展了国画的创作空间;内画鼻烟壶小巧别致,做工精美,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听泉

泉水叮咚,山野青青。闲云野鹤,细水长流。山腰古屋,前人小憩。俯耳泉悦,遥望山呼。手捧前贤,驻足赏阅。似是桃源,天地人间。

烟笼寒水月笼沙——内画工艺,从古人的身外之物到如今的稀世珍宝

青山渔隐

一日风来一日青,青山绿水树成群。群山围绕惹闲云,云轻云淡群鸟飞。飞瀑流下汇成河,河边悠闲垂钓鱼。鱼儿水中泛轻波,波澜不惊美天一。

烟笼寒水月笼沙——内画工艺,从古人的身外之物到如今的稀世珍宝

溪山行旅

遥望忆古人,用墨似前贤。水际突大石,山顶变密林。巨山立天地,江水漫群山。追古范宽赋,今又东方贤。

烟笼寒水月笼沙——内画工艺,从古人的身外之物到如今的稀世珍宝

松阴问道

栗里归来日,秋风绽鞠时。古琴聊作枕,自有赏音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谁出不由旷,何莫由斯道。小小瓶内画,蕴藏大千界。

烟笼寒水月笼沙——内画工艺,从古人的身外之物到如今的稀世珍宝

攒金泻玉

金秋正佳节,童儿木桥嬉。黄叶攒成金,飞瀑泻美玉。巧夺天工美,出神入化妙。鬼斧神工描,登峰造极艺。

烟笼寒水月笼沙——内画工艺,从古人的身外之物到如今的稀世珍宝

在国际上有的收藏家认为,鼻烟壶是集中国工艺美术之大成的袖珍艺术。

内画鼻烟壶是中国传统工艺,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烟笼寒水月笼沙——内画工艺,从古人的身外之物到如今的稀世珍宝

著名鼻烟壶大师丁二仲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