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古城:叶公故里-叶邑镇

 叶氏农耕文化 2020-08-30

国 之 有 史  ·  家 之 有 谱

叶县辖乡。1958年建旧县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95平方公里,人口5.6万

从叶县城顺着郑南公路南行约10公里,便来到叶邑镇。叶邑镇位于郑南公路和平桐公路交汇处,经内交通便利,古代就有“南通云贵,北接幽燕,东至海岸,西去丝绸”的美称。

郑(州)南(阳)公路过境。辖大陈庄、李公甫、中村、北村、南村、毛庄、辛庄、高道士、杜庄、常庄、高庄、夏庄、孟庄、西王庄、菜庄、倒马沟、东刘庄、同心寨、宋寨、樊庄、双庄、南水城、安庄、大王庄、竹园、止张、连湾、梅湾、朱岗、赵庄、老鸦、大乔、兰庄、邮亭、沈湾、北水城、水郭、段庄、思城、万渡口4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红薯。春秋楚人沈诸梁故里,沈诸梁即叶公,即“叶公好龙”典故中的“叶公”。1982年叶氏后裔在此重修“叶公沈诸梁之墓”,以示纪念。

历史古城


叶邑是古代名城,春秋时期曾为应国之城。楚国灭应国后,建立叶邑。叶邑镇是叶公故事的发祥地,成语“叶公好龙”更使叶邑镇闻名于世。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公元前524年,沈诸梁受封于叶,史称叶公。在他治理叶地期间,勤政爱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所修筑的“东、西二坡(即现在的水库)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水利工程之一。晚年,他又带兵平定了白公胜叛乱,立下了安定国家的大功。公元前489年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时,专程到叶地拜访叶公,同他谈论治国之道,并称赞叶公治叶经验为“近者悦,远着来”。叶公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去不以为人地说:“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因为二人的观点不一致,孔子的门人大为不满。后来,西汉的刘向借用叶公喜欢画龙的爱好编写了《叶公好龙》的寓言,寓言说明叶公只是表面喜欢龙,不是真的喜欢龙。后人常借用“叶公好龙”比喻那些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伪君子。故事本书虚构,只因点名“叶公子高”好、龙,所以给历史真实人物“叶公沈诸梁”蒙上了至今尚未洗雪的千古奇冤。今天看来,不管刘向虚构“叶公好龙”这个寓言的动机是什么,都无法掩盖叶公璀璨的历史光芒。

地名显昆阳之战的痕迹。

发生在公元23年的昆阳之战,是未来的真龙天子刘秀率领的绿林起义军在昆阳一带粉碎“新”莽军队主力进攻的一次大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这场战役主要发生在昆阳周围(今叶县叶邑镇境内),所以叶邑镇有很多的地名的来历与昆阳之战有关。在叶县叶邑镇西5里处有一个小村庄叫“五里堤”。据说“新”莽末年,湖北襄阳县绿林一带的王匡、王凤起义军转战南阳郡后,与当地皇室成员地主刘秀、刘玄结合,于公元23年攻占昆阳,建立农民政权,启用年号“更始”,刘玄当了皇帝,刘秀当了将军。消息传到西安,“新”朝皇帝王莽大怒,派大司徒王邑、王寻调集全国40万大军,号称百万,把昆阳城团团包围起来,企图消灭新建的“更始”政权。他们在昆阳城以西五里出修建堤坝蓄水,以便利用澧河之水淹没整个昆阳城。当时昆阳城里只有八九千兵将。绿林军面临被消灭的危险局面。刘秀率领10多名干将,趁夜晚突出重围,到定陵、郾城调集援军。援军到后,刘秀带领千名绿林援军,向围困昆阳莽军指挥大营冲杀,并一鼓作气,摧毁堤坝,一举消灭了莽军。为此人们把昆阳城西的这个小村庄叫“五里堤”。如今,在五里堤的西郊,还能看到残留的堤坝遗迹。 在叶县叶邑镇东北方向有一个村子叫“倒马沟”,另一个村子叫“刘贵庄”,也因昆阳大战而得名。传说,刘秀带领李铁、刘贵等13人,趁夜晚敌人不备之时,到定陵、郾城调集援军,当他们乘着战马飞奔赶路之时,忽然一条深沟挡住了去路,眼看敌人要从后面追来,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刘秀的战马腾空而起,紧接着一声悲鸣,刘秀的战马中箭,连人带马落进深沟。刘贵急中生智,把自己的战马让给刘秀。刹那间,诸位大将飞马渡水,消失在夜幕里,而刘贵却被乱箭射死。后人为了纪念此事,把这条沟叫作倒马沟。后来由村民迁居于此,依沟建村,村名叫作倒马沟。刘贵牺牲以后,掩埋于此,所以这里叫作刘贵冢,后来建村,村名叫刘贵庄。叶邑镇旧县村东边有一条小河叫烧车河。据说,在昆阳大战结束之时,缴获了莽军无数车辆兵器。好的带走了,而剩下的部分就集中在战场附近的河畔烧毁,据说火光连月不尽,战场附近这条小河也因此得名叫烧车河。据当地的老年人介绍,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当地村民每逢多雨季节,总能在烧车河两畔拾到被烧毁的车轴刀剑之类的文物。

人杰地灵,古城新颜尽风流。

在叶邑镇这块而又充满活力的沃土上,留下了叶公、孔子、刘秀、李白、梅尧臣、陈与义的足迹,也铭刻着段永建、李殿臣、杨金印等英才的童年记忆。“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这是大诗人李白在叶邑镇写下的《南都行》一诗,《南都行》一诗讲述了李白居住安陆期间北游红阳古城的情景。据《叶县地名志》记载,红阳故城叶县旧县乡(今叶邑镇)大、小田庄之间,即叶邑镇倒马沟一带,是汉成帝舅父王立的封地,红阳城在亲以前不见于史,为西汉所新置县治。红阳县隶属荆州南阳郡,汉成帝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封舅父王立红阳侯,红阳遂成侯国。王立是汉成帝之母元帝王政君皇后的异母弟,汉成帝继位,母以子贵,王皇后据皇太后尊位。王皇后的兄弟王凤任大司马将军,领尚书事,总揽朝政。到了河平二年,作为王风庶弟的王立,与其他三位兄弟和一个侄儿5人同日封侯,时人谓之“五侯”红阳侯王立食二千一百户,就是说红阳侯有农户2100户,大约10500口人。后来成帝渐渐长大,发现五侯骄奢,积怒于胸,责问司隶校尉,为什么不举奏正法,王立等刚有所收敛。王凤死,王商掌政。红阳侯王立位特进,领城门兵。王商死,红阳侯王立应当执政,因丞相司直孙宝告发红阳侯王立勾结南阳郡太守亲多百姓田地数百顷,而以自己新垦荒田名义上缴国家,从中骗取巨额国家补偿。成帝废王立不用,而用王立弟王根为大司马骠骑将军辅政。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红阳侯王立受侍中淳于长巨贿事发,被发遣就国,到红阳城居住。此后,王立的侄子王莽得势。元始三年(公元3年),王莽进爵安汉公,怕有朝一日姑母启用叔父王立,而使自己失宠,就派人到红阳城逼迫王立自杀。王立做红阳侯30年,死后其子王柱袭红阳侯位,至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政权覆灭而绝。红阳侯国存在了半个世纪,红阳侯作为权倾朝野的“五侯”之一的封国之都,其规模和建筑较原来的一县之治肯定要显赫得多。王立虽一再受挫,但他居住于红阳侯的10年间,红阳城的繁华是显而易见的。在叶邑镇澧河北岸边有一个小村庄叫收金店。这个村子为什么叫收金店哪?传说和作为叶县古代八大景之一的澧水长桥有关系呢。相传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荒淫误国,杨贵妃恃宠乱政,百姓处于水很火热之中。有一个叫李鬼的土匪头子,在澧河畔白天摆渡,晚间便打劫过路的富商或官吏。然后,把抢来的财物分给当地的穷苦百姓。叶邑镇作为古代的交通要道,许多过往人员必须坐李鬼的渡船过澧河。有一天,日落西山之时,从南方飞来一队人马,到澧水河畔已是掌灯的时刻,他们喊来李鬼要渡河赶路。李鬼一听口音便知来人是南方人士,那箱中肯定有金银财宝。月黑之时,船行到河中间,李鬼谎称传出了故障,需要停下来修理。船刚刚停下,从水中便窜出几个蒙面大汉,手持大刀长矛,将船上的财物抢劫一空,谁知箱中是南方官吏献给杨贵妃的寿礼。明天可是当今皇上最宠爱的杨贵妃的寿诞之日,准备了多时的寿礼被抢走,如何了得!去祝贺怎么能空手呢?不空手去,寿礼怎么置办?几个官员急得差点寻短见。他们商量后连夜赶往长安。第二天一大早他们赶到长安,把事情的经过报告了贵妃娘娘。杨贵妃听后大怒,马上派人到澧河岸边周围的村庄逐户搜查被抢劫的钱财,结果却找不到下落。杨贵妃恼怒不已,再次派官员查办此案。李鬼听说后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当地群众要倒霉,于是马上召集民众利用抢来的寿礼钱在澧河上修了一座大桥,桥头上立碑说是杨贵妃给捐钱修建。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