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2017-03-11

少年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

 

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段话:“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获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定的命运。”

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

1.认真倾听的习惯。

倾听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小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二是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边听边对他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对于第一方面,我们老师既要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经常表扬认真倾听、表现好的学生,这样其他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也会好好表现,时间长了就习惯成自然了。对于第二方面,我则有意识地设疑布阵,“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你们听懂了吗?” “谁能把这位同学的发言再复述一遍?”这样就会引起孩子们的足够重视;还可以让学生当小评委,对别人的发言作一个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他们听得会更专心,发言也会更积极。对于个别学习意识不强、自控能力差的学生,老师则要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家校联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解决数学问题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习惯的培养既是学生高效学习的保障,又是形成其他思维习惯的前提。在教学中要通过让学生多说勤说来内化这种思维方式,从而进入学生潜意识。

3.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老师这样的叹息“某某学生的家庭作业又没做,真拿他没办法”。这些学生已经习惯了不完成作业,并不引以为耻。当有学生第一次出现不完成作业情况的时候,就及时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弄清学生不完成作业的原因,同时给予警告,让学生知道不完成作业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4.认真检查的做题习惯。

  学生做题时经常出现看错题及漏写、错写等现象,如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形成坏的习惯,所以一定要给学生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这种习惯地养成比较难,刚开始要求学生检查的时候,只有几个学生能做到,但通过反复的强调并及时表扬认真检查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做完题后都能自觉认真逐个检查。

任何习惯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有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而在形成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个新旧反复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持之以恒,把学生不自觉的行为转化为自觉的行为方式,从而促进主动学习。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