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地理|意大利小镇锡耶纳印象

 街心舞苑 2017-03-12

锡耶纳古城的房屋环绕坎波(Campo)广场而建,如同一件设计精美的艺术品

很少像喜欢锡耶纳一样毫无保留地喜欢过一个地方,以至于回国后很长时间, 她都是我梦中的主题。她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她浓厚的人文环境和优雅的居民,再次唤起了我们心中对美的追求、欣赏和理解,恢复了曾有过的但已非常久远的平和心态。曾有学生问我,最喜欢意大利的哪座城市。应该说由于意大利在历史上是城邦国家,大到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 小到不知名的小城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传统,我也看了不少地方, 但在稍微的考虑后, 我还是说:锡耶纳。


身披街区专属图案围巾的锡耶纳少女将欢庆的气氛定格在镜头里

这是一个只有6万居民的小镇。位于托斯卡娜大区的西部,距该大区的首府佛罗伦萨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 距意大利西海岸也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它与著名的佛罗伦萨、比萨呈三角之势。


锡耶纳和罗马有着共同的起源。相传在很久以前, 有一对兄弟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 万幸的是他们得到了一只母狼的照顾,母狼用自己的乳汁喂养着这对可怜的小兄弟。喝着母狼的奶水,兄弟俩一天一天地长大了, 长成了壮实的小伙子。成年后的两个小伙子建造了罗马城。但是,为了权力,兄弟俩很快就反目为仇、相互争斗, 血腥的杀戮代替了一奶同胞的情谊。最终,弟弟( 也可能是哥哥) 离开了罗马,一路向北走下去,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来到了现在的锡耶纳。可能是此地丘陵起伏、易守难攻的地势, 也可能是此地古木参天、绿草如茵、野花摇曳的美丽拴住了弟弟的心,他决定在此再建一座城堡。于是,便有了现在的锡耶纳和在锡耶纳无处不在的铜雕——母狼与两个吃狼奶的孩子。

节日里,人们聚在一起共进晚餐


曲径深处的街头巷尾,散发着当地人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座小城有八个城门和一个大城堡( 美第奇城堡),城墙、城门均保存完好,在小山包间蜿蜒曲折,在浓密的丛林中若隐若现。小城的建筑布局具有同意大利其他城市一样的特点: 一个大教堂(Duomu) 和一个中心广场(piazza)。Duomu 是该市的宗教中心,是神的世界,同时它也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它反映了这个城市的贫富、审美、工艺和市民们对宗教的虔诚程度。锡耶纳人很以自己的大教堂为自豪,认为它那简洁的线条、豪华的内饰和蓝白相间的清凉色彩堪称意大利第二( 一般认为第一当数米兰大教堂)。中心广场则是世俗的中心。广场呈不规则椭圆形, 环绕周围是三四层的楼房。这其中就有建于12世纪的市政厅, 现在已辟为博物馆和剧院。锡耶纳的中心广场因其独具匠心的设计而闻名于世。它是用锡耶纳红砖按人字型砌就的,其中嵌有九条青石, 据说代表当时执政的深受市民爱戴的九个执政宫。广场的一边地势较高,为喷泉池,池边有雕刻极精美的雕塑,细细的泉水从细细的钢管中流出,不示张扬,朴素中透着不俗。沿喷泉池缓缓而下,九条青石也渐渐收拢至广场的最底部,那里有一兽头把关,是整个广场的排水道。总体看来,中心广场极像一个巨大的蚌壳,也像一个初升的太阳,它的“光芒”来自那个曾经是权力中心的市政厅。除却广场美感,这样设计的最聪明处是在于它的实用:锡耶纳是一个多雨的城市,不期而至的雨会把广场自动冲洗干净并使它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干爽。如此,便于游客、市民、学生和小孩坐在其上,尽享阳光和悠闲。


锡耶纳另一处不得不提的地方是美第奇城堡,城堡位于小城的东北部,呈巨大的四边型,下宽上窄,四边各有衍生其外的城角。它曾是美第奇家族建立的防止其他城市来犯的要塞,有巨大的城门、宽厚的城墙和狭窄、高深的瓮城。站在它巨大的身躯上,错落有致的锡耶纳便尽收眼底。当年似曾有过的金戈铁马、战旗猎猎的场景慢慢地就幻化在眼前。现在,城堡已成为酒吧和储酒窖。但每年七八月份, 各个党派和团体都在这里举办各种活动,有音乐会、舞会、餐饮会和各种展览,为自己争取选民。因此,可以说到今天它还是各方厮杀的场地——只是用现代“文明”的方式而已。

锡耶纳古城区的一砖一瓦都是中世纪的


意大利传统舞旗,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

维持锡耶纳生存的是一家银行和两所大学。银行建于1472年,是世界上第一家银行,它在意大利的各大城市及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分行。它悠久的历史和经营的业绩是锡耶纳人的又一个骄傲, 而它致力于支持文化、教育、艺术的传统,则使锡耶纳人受益无穷。在锡耶纳,大到几乎人人参加的无鞍赛马、音乐会、露天歌剧,小到几十个人的业余剧团,都可以看见该银行那著名的行标。每每走过它在小镇中心的那处石头建筑的本部时,我都会想,是什么样的信念和机制能支持着一个银行走过500余年的风风雨雨而不衰呢?它对文化、教育和艺术的不懈支持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理由呢?是托斯卡那悠久深厚的人文环境造就了现在银行的行为,还是银行的行为塑造了锡耶纳淳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除了著名的银行外,锡耶纳还有两所大学,即锡耶纳大学和锡耶纳语言学校。锡耶纳大学建于13世纪,是一所有着800余年历史的综合性学校,主要招收意大利的学生,学风严谨,其经济系在意大利各高校中位列第二,曾经有过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和被提名者。另一所语言学校则完全不同,活泼、轻松、随意是它最突出的特点。在这个学校里,可以看见几乎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有老有少,有白有黄有黑。学生的职业也是五花八门,有学者,有学生,有厨师、有导游。学习意大利语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当导游、学做意大利菜、学歌剧,为了能在意大利旅游或通过学语言进入意大利以取得当地“黑户”的资格。当然,也有什么也不为,就是因为喜欢而来学习的。最有意思的是每天中午在食堂吃午饭的时候, 这时的食堂犹如一个微型的世界,学生们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穿得最少的人肯定是来自俄罗斯和东欧各国的姑娘,整个上身只有小小的一块布;穿得最多的是来自伊斯兰世界的女孩,长裤、长袖和头巾,即使在炎夏也如此。当然,也有不那么循规蹈矩的,来自伊朗的几个小姑娘,常常是短袖和超短裙——甚至在冬天也如此,可谓“压迫愈重反抗愈烈”的典范;一到星期四五就大包、小包拎到食堂来吃饭的肯定是美国人——周末要去旅游探险;用面包片把盘子底的橄榄油擦得干干净净的十有八九是德国人;头发染得黄黄的不是日本人就是韩国人;满脸“白粉”的则不是日本人就是中国台湾人……如此这般,每天午餐都成了“看大戏”的好机会。因此, 为了看“大戏”轻易不放弃每天去食堂午餐,即便得忍受几乎是固定不变的饭菜的苦头。

赛马节是锡耶纳人的骄傲,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便可以看出对赛马节的热爱


点一杯红酒,配上一盘美味的意大利披萨,坐在街角欣赏锡耶纳

周末,在午餐后,常常同一二好友来到锡耶纳城外。十分钟步行后,展现在你面前的就是典型的托斯卡那自然风光:在蓝天白云下, 舒缓的丘陵和覆盖其上的如茵的青草,绵延不断。在春季和初夏,翠绿的青草中还摇曳着黄色、红色及紫色的不知名的野花;一排排整齐的葡萄架犹如艺术品般随山势起伏;远处的山包上要么是参天的茂密的森林,要么是年代久远、已被废弃的古城堡;运气好的时候还可以看到小松鼠和野鹿跳跃其间, 听到小鸟的婉转鸣唱。可以说,不管从哪个角度,所看到的都是大自然的一幅幅杰作。因此,由不得你不陶醉其中,从而达到空明澄澈、物我两忘的境界。意大利人很以托斯卡那风光为自豪。他们认为, 意大利的北方过于工业化了, 而南方自然风光虽好却太贫穷, 唯有中部既得到了工业化的好处又没有破坏其完整的自然风光。


图/ 张健 文/ 李小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