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撵茶图》里记录的古笔法

 砚耕迂叟 2017-03-12

本文内容摘自作者刘桂轩所著《晋唐笔法》一书

南宋.刘松年《撵茶图》

上面是南宋刘松年所画的《撵茶图》。整幅画的主题是茶道,我们关注的与茶无关,是关于写字的一部分场景。图中一个僧人正伏案做书,其他两人正在观看,写字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注意观察写字僧人可以得到以下关于写字的信息:

一、他采用的书写姿势是悬腕法。

二、他的眼睛盯着纸面,笔在纸面上,说明他这一刻正在书写而不是停笔思索。

三、他的毛笔笔头大部分是白色的,只有笔尖一点是黑色的。

四、他写字时候毛笔的笔头是坚挺的,只有笔尖部分与纸面接触。

五、他前面已经书写了一部分,已经进行到一半的位置。

六、几案的右侧摆放着砚台、墨条、类似砚滴的壶状器皿,说明他是研墨书写。

七、墨条放在靠近僧人一侧,说明是僧人自己研墨书写,不是坐在右边观看的人代为研墨。

以上信息里面中的第三、四两点是与我们现代书法常识不相符的。

关于第三点,毛笔笔头大部分是白色的,只有笔尖部分一点是黑色的。孙晓云教授在她的《书法有法》里也曾论述过,而且还提到在很多古画里可以看到这样的毛笔。在空海大师传授执笔图(第三章第十节)里我们更清晰的看到了这个现象。孙教授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用的兼毫笔,二是:古代人蘸墨只是于笔尖,三是:不是将毛笔全部泡开,只用笔毫的三分之一。我更倾向于认为古代人蘸墨只是用于笔尖,为什么古代人写字只蘸墨于笔尖,而我们现代人写字是蘸墨于整个笔头呢?我估计这跟两件事情有关:一是古代人用砚台研墨写小字,而现代人多蘸墨汁写大字。二是古代人写字的运笔方法跟现代人不同。那么古人蘸墨于笔尖的写法跟这两件事情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先看一下我们现代人写毛笔字的一般情况: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写的东西要挂到墙上欣赏,所以我们要写大字,我们用的笔也都相对比较大,因此消耗的墨汁也要多。写一幅四尺宣纸的大字作品,一般来说怎么也得需要十几或者二十毫升的墨汁。如果写一遍不满意还需要多写几次的话,恐怕墨汁的需求量还会更大。好在我们现代的制墨技术发达了,墨汁比较廉价,十几块钱可以买一大瓶。纯的墨汁不好写,我们一般还需要加上一定量的水。于是在写字前我们就做好了准备:弄个盘子或者小碗之类的容器,为避免中途打断创作,我们需要倒入足够本次书写量的墨汁,然后加入适当的水,把墨调到合适的浓度。好家伙!每次怎么也有小半碗!接下来我们把现在常用的大羊毫笔,蘸到盛墨汁的小碗里。因为墨汁很多,所以我们很容易就把笔从笔尖到笔根都蘸上墨,因为我们的笔画要有粗细变化,写粗的地方我们需要把笔肚按下去,写细的地方再提起来。因此整个笔头都需要有墨,不然是写不成的。这就是我们现代人写书法时候普遍的用笔用墨的方法。所以我们看到这幅画里的毛笔会很困惑,不知道古代画里书写状态的毛笔为什么跟我们现代的不一样。

我们再揣摩一下古代人写字的一般情况:因为古人通常情况下写的都是日常实用的内容,比如日记、信件、感想、账目。所以写的都是小字,小字有多小呢?大概如《兰亭序》每个字一到两厘米的高度。用的笔也都是小笔,小笔有多小呢?譬如我们现在的小楷狼毫。古代的墨汁基本都用于印刷业,所以日常书写用的墨需要在砚台上自己磨的。由于写的字是小字,对墨的需求量就很小。小到什么程度呢?每次研墨的量我们用滴来计量,这就是古人不用其他容器注水而用砚滴的原因。

砚滴 给砚台加水的工具

砚滴,类似一个小型的水壶,里面盛水。给砚台加水时用手指堵住砚滴上方的注水口,倾斜砚滴让侧面的滴水嘴朝下,水就会一滴一滴的滴到砚台面上。

古人会不会在写字前一次性磨出很多墨,然后再写字呢?一般不会的,因为如果一次磨很多墨,砚滴的发明就是多余的了。古人不会愚蠢到每次需要一勺水而不直接用勺子舀,而是把这勺水放到砚滴里,再由砚滴一滴一滴的滴到砚台里,这叫白费二遍事,费力不讨好。砚滴的存在可以肯定的证明,古人是边写字边研墨。写字前滴几滴水在砚台上,用墨条研成浓度合适的墨,把小毛笔用清水涮干净,然后将笔尖蘸上墨进行书写。第一次研磨的墨用完后,再加几滴水再一次研墨。因为每次研磨的墨汁只是几滴,在砚台的表面上形成很薄的一层墨膜。蘸墨的时候也只能将笔尖部分蘸上墨,砚台上的墨汁太少不足以将整个笔头都蘸成黑色。从这幅画中我们也能看到这样书写的其他间接证据,我们看到画中的砚台只有砚台中心部位是黑色的,如果是一次研磨大量的墨,那么整个砚台的面都会是黑色的。只有砚台中心部位是黑色的也证明,写字的僧人只研磨了很少量的墨,所以几滴墨在砚台面上只形成了很薄的一层,仅仅覆盖了砚台的中央部分。这也是为什么画中毛笔只有笔尖部分是黑色的原因,因为其他部位没有蘸到墨。实践证明,这样用笔用墨的写字方法写出的书法效果,要远远好于将整个笔头都蘸满墨。这一点我们在后面接着论述。

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用只有笔尖有墨的笔根本没办法进行提按运笔,因为笔肚没有墨汁,按下去也写不出粗笔画。用这样的笔怎么表现毛笔书法中的粗细变化呢?那是因为古人所用的笔法跟我们是截然不同的。古代根本没有提按运笔的写字方法,从图中僧人写字时候毛笔的笔头是坚挺的,只有笔尖部分与纸面接触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古人只蘸墨于笔尖部分的这种用笔方法,因为笔头蘸的是清水,只有笔尖的少部分蘸有墨汁,所以必然导致刚蘸完墨的时候写的字墨色浓,越写墨色越淡的渐变效果。墨色淡到一定程度以后,书写者会再次蘸墨,写出的字墨色会忽然变浓,然后再依次逐渐变淡……,因为是边写边研墨,每次研磨的墨汁的时候加水的多少,研磨的时间长短,气温导致的水分蒸发快慢等原因,会导致每次研磨出的墨汁浓度跟上次有所不同。这就是古人的书法墨色变化丰富的原因,墨色的变化在这样的一个书写方式的引导下,浓淡干湿都会非常自然而精彩。用这种方法很长时间书写以后,会导致墨汁逐步渗透到毛笔根部,使毛笔头部都变成黑色。这也是我们从古画中见到的有些正在使用的毛笔整个笔头都是黑色的原因。整个笔头都变成黑色以后,书写过程中墨色的变化就不像初始阶段那么明显了。这个时候我们书房里的另外一个器皿——笔洗就派上了用场。长时间书写笔头都变黑以后,可以用笔洗清洗一下毛笔,使它再恢复到初始状态。

笔洗 在书写过程和书写完毕后用来清洗毛笔

而且,因为知道了古人这样的写字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古人书法的墨迹浓淡变化,笔头含水量的多少,大致判断出古人用笔笔头的大小。我们从古人遗留下来的墨迹中也能得到证明。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宋.苏轼《黄州寒食帖》

东晋.王珣《伯远帖》

从这些古帖中我们很明显的看到了墨色的浓淡渐变和跳动变化。这些变化的成因就是蘸墨于笔尖部分的用笔方法。可以看出,古代书法的墨色变化是在书写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并不是书法家刻意而为的。书法墨迹上保留了书法的墨色变化,研究帖学我们能得到比碑刻更多的信息就是墨色变化。这样的用笔方法让我想起了国画里讲究的一笔分浓淡,这是不是也跟书画同源有联系呢?

用我们今天的提前将所有墨调好,把整个笔头蘸墨的书写方法,字与字之间的墨色基本没有浓淡变化,只会因为笔头蘸墨的多少产生干湿变化。笔头墨汁多的时候写出的字迹笔画较湿,笔头墨汁较少的时候写出的字迹笔画较干枯。因此,我们现在的方法写出来的书法,墨色变化不大,不能像古人那样将墨色变化表现的那么丰富而精彩。

王羲之的《书论》里,对于“古代人蘸墨只是用于笔尖”的问题有清晰的答案。《书论》的倒数第二句是这样说的“仍须用笔著墨,不过三分,不得深浸,毛弱无力”这句话该怎么解释呢?直接翻译应该是这样的:仍然需要在用笔蘸墨的时候,不要超过笔头的十分之三。不要浸入墨汁超过这个限度,否则笔毛就会因为蘸墨太多而软弱无力。这也就是说,王羲之的时代就是仅仅在笔尖蘸上墨汁来书写的。上面我们已经说明仅仅在笔尖蘸墨的毛笔,所谓的笔腰、笔肚、等部位是没有墨汁的,书写时这些部位是不会直接跟纸张发生接触的。在近代的提按理论中,毛笔是需要较大幅度提按的,在提按过程中笔肚这些部位会跟纸张发生接触。这跟王羲之在《书论》中描述的毛笔的状态是相矛盾的。

同时,王羲之也说了蘸墨不超过笔头的十分之三的原因,那就是蘸墨太多会导致笔软弱无力。也就是说书法用笔笔毫宜硬不宜软,蔡邑在《九势》中也说道:“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可见近代流行用柔软的羊毫笔写字是一种错误的选择。我们还是以王羲之的《兰亭序》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用一支小楷毛笔按原作大小来临摹《兰亭序》的时候就会发现:因为原作字很小,即使用小楷毛笔来临摹,我们也仅仅需要把毛笔轻轻落在纸上,而不需要刻意的按笔,这时候毛笔形成笔迹的粗细就跟原作的笔画的粗细相当了。书写、临摹的过程种我们根本不需要刻意的进行所谓的“提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