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村落【79】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冶西镇苇池村(15P)

 雨中笠翁 2017-03-12














  

 
  中国古村落【79】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冶西镇苇池村(15P)
雨中笠翁编撰

 
 
苇池村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冶西镇北川中部,距平定县城10公里,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5.4亩。全村共有300户,总人口822人。自2002年起,苇池村开始修公路、造园林、提福利,一项项工程的实施预示着该村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204万元,村民人均收入5562元,当年该村也被评为市三级文明生态村。交通原先苇池村通往外面的只是一条土路,车来车往灰尘四起。2002年,村投资70万元,在两年内共修建硬化"村村通"柏油路3.5公里。从2003年至2005年,修建"户户通"公路共5公里,全村"户户通"率达到85%,彻底结束了村民一直以来挂在嘴边"土里走人"的状况。山川苇池村四面环山,其中包括南、北侧的南山、北山和东、西侧的一系列小山坡。山上植被稀少,有的山上仅有几株松柏,有的山上寸草不生。按照传下来的生活方式,村民们在山上开山种庄稼,致使当地生态环境遭破坏。近年来,苇池村村支"两委"根据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决定从治山出发改善环境,从而推动经济发展。2006年春,该村积极组织村民开始对村四周大山进行栽树绿化。据村民们介绍,当时满山遍野有80余人忙活。经过一年努力,15万株松柏全部栽种上山。水库苇池村外围是山,山与村之间是几条河流,村民依河而生。然而,河流却给村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1998年夏,村南河泛滥,河水直接入村进户,对村里房屋建筑造成了极大威胁,修堤治河势在必行。2006年,该村的千米大坝工程动工。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一年内,村里完成东、西河坝兴建工程。2007年,村南河河坝工程开工。当时共有5支队伍百余人参战。村里石料不足,垒河坝的石头往往要从村外50里处拉石头,然后由队员们一块块地往高垒。期间队员多次遭遇大雨洪水的侵袭,为保障工程速度与质量,他们便在河里搏斗数小时。2008年,总投资约300万元的千米大坝工程顺利竣工。如今,苇池村整体绿化率已达85%。村内空气清新,花香缭绕。近年来,该村还投资15万元兴建了2座式样古朴的凉亭,同时还架起了3座小桥。如今苇池村整体上已经形成了村外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村内花红柳绿、生机盎然的村容村貌。 平定县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口语“宋家庄的台、苇池村的宅”,意思就是比喻苇池村的大宅规模称得上是数一数二。那到底苇池村的大宅有何奇特呢?  平定冶西镇苇池村位于平定县城西南,紧邻原坪水库与著名冠山景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一进苇池村,记者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砖房,砖房后面,就是苇池村的古宅区。据村里人介绍,古宅区南北分为三条街道,分别为上街、二道街和下街,占地共约一万平方米,全部为明末清初时期建造。在村里人的带领下,沿着一条狭长的小巷走到尽头,就是整个古宅区的顶端——上街。上街全长约400米,大小共有14户不同的古宅。由于年代久远,不少无人居住的古宅已经破损较为严重,有人居住的宅院则经过重新翻整后,外貌也发生变化,但整体风格依然清晰可见。宅门、屋檐、院墙,无不透露着历史的气息。  据了解,整个古宅区分为上下不同三条街,是因为按照当时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三条街划分为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群居住。上街相当于现在的商业街,供做生意的商人们经营和居住,可它并不是整个古宅区的中心。沿着小巷向下走,来到二道街。宏伟的院墙、高大的院门,青砖铺设的台阶,高过小腿的门槛,处处显示着宅院的气势磅礴,而门口的上马石、拴马环等设施,则体现着这里的主人身份地位的显赫。整个二道街全长也为400米,但只坐落着这样的大宅两处,分为大宅和二宅,建筑规格和布局完全相同。主宅左右各临三间厢房,供长工居住。宅内分三进院,第一进院为会客厅和过厅,二进院分东西配方,供佣人居住。三进院为主宅,二层阁楼为绣楼,供未出嫁的女性居住。整个院落布局整齐,主体至今保存完整。走进屋内,镂空窗户、屋顶横梁都保存的十分完好,甚至在一处屏风的壁画上,花草、飞鸟依旧栩栩如生。  下街全长400米,共有20户住宅,布局较为拥挤,规格大小也比前两道街的大宅要小很多。据村里的老人回忆,这里的住户大多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一般农民居住。据老人说,这里是一般村民住的地方,因为你从建筑上就能看出来,没有特别显赫的人家,都比较小,住户也比较多。  整个古宅区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大小不同建筑共计40余座,全部为明末清初时期建造,按照南北走向呈三条直线整齐排列,其中二道街为中心。那么如此庞大的古建筑群为何坐落于此,几处大宅又是何人居住呢。  苇池村党支部书记王培胜介绍,村里的这道街以前就是官道,这条街商铺很多,以前有些做生意的,去寿阳、旧街、郊区那些人直接走这条路就去了,返回来从这里下去走山路翻过去就是平定,像这里除了住户以外就是商户。这条路比较繁华,这条道就是商业街。古宅区内的房子以前用作客厅,屏风画、房梁和边梁,包括上面的漆都是当时的。  村民王庚万说,村里自古以来有姓王的弟兄两个在外面经商,生意比较兴隆。据老人说,他们经商过年回来,驼队驼着金银,队伍领头的进了村,队尾还在原坪村,这样说明他们的生意发展比较好,当时才有了这样的古建筑群。  原来,早在前清时期,苇池村古建筑群就闻名遐迩,素有平定州“出了南门第一宅”之称。始建于明末清初,清中至清末最为鼎盛。由村里经常在山东、河北一带经商的王氏二兄弟所建,曾经富甲一方。直到民国时期家道中落,战争年代建筑开始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残垣、碎瓦、断梁已经随处可见。不过令人欣喜的是,目前苇池村已经先期开展部分古建筑抢救性修复工作。  王培胜说,苇池村在2014年底被我省列入历史文化古村名录后,2015年村支两委又积极向国家级文物保护项目申请,有望今年得到最终确认。届时,苇池村将开展全面恢复性工作,曾经名震一时的苇池大宅有望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郭艳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