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窟留给宝鸡的文化遗产

 songsgt 2017-03-12

石窟留给宝鸡的文化遗产 

2017-03-03 18:18 宝鸡日报 王星 字号:T|T

提到石窟,很多人的脑海中会闪现出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等代表国内石窟艺术最高水平的遗存地。这些绵亘千余年的石窟艺术,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文化宝藏。而据了解,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共有33处石窟被列入宝鸡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虽然我市的石窟遗存规模并不大,但她们却凝结了民间艺人的智慧,为全面还原宝鸡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财富。

  石窟留给宝鸡的文化遗产

 

  从北朝到明清 古物存世几多难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这是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在游历莫高窟后发出的感慨。石窟是坚石雕刻的艺术,是历史留下的痕迹。

  关于石窟,《中国大百科全书》解释道:是指在崖壁上开凿的寺院建筑,多为洞窟形式,并在其内绘画或雕塑图像。其实,每一处石窟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在宝鸡境内众多的石窟中,有一处,且唯一一处 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善寺石窟。

  慈善寺石窟位于今麟游县城东约6里处的漆河西岸崖面上。麟游,景色宜人,因隋唐皇室夏宫——九成宫而闻名于世。在九成官遗址周围,分布着一定数量的佛教石窟及摩崖造像。慈善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唐太宗到武则天时期都有扩建。寺内山崖上凿有多处石窟,现存 3大窟 19龛造像,窟内的佛像丰满圆润、刀法洗练,代表了隋唐时期佛造像的最高艺术水平。

  简单说,石窟是佛教文化和艺术的主要形象载体。佛教石窟首见于印度,东汉时期,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国内开始建造。十六国和南北朝时,石窟由甘肃到达中原,唐宋时除在原有的某些石窟群中续有凿建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窟群,元明以后,凿窟之风才逐渐停息下来,但这些石窟却在人类艺术史上留下诸多精品之作。

  宝鸡的石窟并不算多,其规模也不能和莫高窟、云冈相较,但这些散落在乡村崖间的遗珠,却以其独特的美感,好似时空间穿越,还原那一段段宝鸡历史。

  宝鸡地区现发现修造年代最早石窟是北朝。北朝是我国佛教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为巩固政权统治,统治者把教化群众的任务交给了佛教僧侣,使佛教作为国家宗教而出现,所以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大量修造石窟。

  在陈仓区香泉镇孙家村的红崖山上就有一组石窟,其中一座石窟里有 7尊石像,包括一尊高两米的坐佛和六尊站姿的石像。经专家初步推断,这组石窟建于北魏时期,在当地尚不多见。在金台区硖石镇刘家底村的山崖上,也有两座被专家判断为 1500年前所建石窟。令人欣喜的是,这些石窟窟内,都有佛造像的存在。虽然这些造像风化严重,但通过残存部分的造像风格和雕刻技术,还是为研究本地的石刻艺术以及宗教信仰提供了资料。

  从现存宝鸡地区石窟的始建年代上看,自北朝历经隋唐宋,而至明清,跨越多个时期。不同的石窟,受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所致,有些窟内的造像直接在岩体上凿山雕石,有些则是黄土和泥巧手捏塑,而本地石窟石质多为钙质熔岩,易造成腐蚀及水土流失。由此可见,历经岁月的磨蚀,这些遗珠千百年来的风韵犹在,就是一种难得,值得世人的珍惜。

  从彩塑到造像 文化融合大发展

  宝鸡位于关中平原的最西端,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第一站。汉唐时,长安——雍城——陇州道,曾是丝绸之路上最繁忙、最著名的一段。

  在商贾云集的同时,交通要道的宝鸡也成了文化交流、融合的聚焦地。从石窟上看,其在艺术构成上是建筑、雕刻、壁画的综合整体,也是中西文化不断交汇与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在位于金台区硖石镇何家坡村,有三处石窟位于六川河东岸的崖壁上。在一石窟的窟顶上,塑有直径约2.4米的莲花纹,表面涂有黑彩,局部残缺。窟内泥塑佛像均已剥落,但其南壁有残留的佛像背光,并有呈倒三角形分布的圆形小洞,深约 7厘米,部分内嵌木棍,外露约 8厘米,用于加固支撑堆塑泥佛像。该石窟是宝鸡西部保存不多的石窟寺建筑之一,对于研究该地区佛教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价值。而在岐山县蔡家坡镇西北机器厂生活区的断崖上,有 5处石窟,其中一处石窟内有一尊高约 5米的石造像,其高髻,面容清瘦,身着通肩袈裟,双手相扣,结跏趺坐于梯形台座上,具有北朝时期“秀骨清像”的典型风格。其中,另 4处石窟窟内的造像属唐代风格,既有盘腿而坐的佛像、高浮雕的菩萨,也有站立的天王俑、浮雕力士,该石窟对研究岐山县北朝、唐朝的佛教发展状况和石雕技法具有重要的价值。

  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李强认为,北朝初期石窟内的造像形象多借鉴印度造像风格,随着时代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的佛教文化相互交融,使石窟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石窟的开凿、题材、造像形象都开始创新。例如,北魏时期的石窟造像,匠人在借鉴希腊、波斯、印度雕刻艺术的同时,又有机地融合了中国多民族的传统艺术风格,创造出内容丰富、蕴味深厚的艺术作品。

  细观宝鸡境内的石窟,有雕刻、彩塑、壁画等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它们既是中华文化同化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艺术的产物,也丰富了自身的艺术性。

  从题记到建筑 艺术之花需守护

  石窟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吸收了印度犍陀罗艺术精华,融会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时光荏苒,凋零了灿烂。石窟,好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一生栉风沐雨,默默阅尽人间春秋。轰鸣的机器,人类的无知,对这些石质文物和矿物颜料造成腐蚀和无法逆转的破坏。看着这些伤痕累累的遗珠,人们要珍惜更要保护。

  李强常年从事宝鸡民间美术研究,几乎走遍了宝鸡的山山水水。在他的印象中,除过麟游的慈善寺石窟之外,宝鸡境内大大小小的石窟多有残存,有的地方甚至只剩下一座孤寂的残窟。

  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最隽永的诗篇,承载着独特的精神基因。石窟艺术代表着宗教文化,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一个人不能忘记历史,散落在乡间的石窟正是一段段历史的见证者,保护石窟,就是留住我们历史的根脉。”李强说道。

  但现在,很多市民对石窟并不了解,谈保护更是无从下手。

  毕业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的宝鸡文理学院讲师张波建议,石窟保护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重任,这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一方面要政府重视,提供资金支持,以维护保养,并且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长期负责的文物维护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保护石窟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人们传承历史文化的责任感。有条件的话,可采用高科技手段保养石窟造像及壁画、题记,并加以修复。

别让石窟被死亡 王星

2017-03-03 18:17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老实说,跑考古报道多年,但对石窟艺术的了解却并不多。小时候曾去过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记得那星罗棋布的窟龛、那神态各异的造像,抬头仰望才知自己的渺小。有人说,看古迹还是要趁早,因为古迹像人一样,日渐衰老,且不知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临。

当初次看到宝鸡境内的石窟时,惊喜很快被惊愕的表情所代替,他像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看起来单薄且不健康。窟内的造像大多不知了去向,壁画、题记更是少得可怜,有的就仅剩下一座残窑。“这是啥?”“不知道!”对于大大小小的石窟,村里人多是给了这样的回复。可能它们看上去并不起眼,但在一些学者、文博工作者和市民的眼中,这些石窟绝对是散落在高崖上的遗珠。

原文链接:http://www./a/201703/429687.html

我市的石窟遗存规模并不大,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共有33处石窟被列入宝鸡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在大数据时代,些许简单的文字就可能引起公众的关注,宝鸡人、外地人都希望能对石窟艺术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欣赏。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对宝鸡地区石窟进行保护的同时,能不能采用一种新媒体,构建资源共享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石窟保存的队伍中来。当然,这只是一种建议。

在采访中,生活在周围的乡民对石窟的了解很少,有的甚至不知道他们离文物这么近。有村中教书先生提出质疑,如果把这些石窟报道出去,会不会引来盗窟的贼?这种疑虑是必要的。但有一件真事值得分享,1997年,麟游县慈善寺石窟一尊佛首被盗。2013年,在文物部门和公安部门的合作下,这起16年前的文物被盗案告破,4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我们要相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如果因为害怕被盗,而去刻意地藏着掖着,不去采取保护的措施,试问这些“孤寂老者”还能挨几个年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或许,这才是古今之变的人生况味,但现在我坚信,保护石窟并非徒劳,因为多留一点就多一点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