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印象,雕之于玉

 蚌之沙 2017-03-13

古人对山水的热爱尤为深远,或游览于山川河水,或居住深山河畔间,咏朝露,沏香茶,观云霞,赋诗篇。文人以山水咏叹个人胸怀,墨客将大山大河绘于纸上,诗词歌赋、绘画雕刻,均为把自然留在人间。

山水印象,雕之于玉

我国传统画科有三,其居于首位。山水画蕴含着东方古国特有的美,自隋朝而起,便形成了重视的画法。

主要采用“散点透视法”,其“平远”如同漫步平趋,逐渐深入,可囊括万里长卷;

山水印象,雕之于玉

“高远”好似从上而下,焦点由升而降,形成一幅立轴长卷;

“深远”则远近对比,浅淡深邃,整体凸显出立体的画面。

诗词描绘出古人对山水的喜爱之至,有言道:“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黄山归来不看山,洞庭归来不看水”。

山水印象,雕之于玉

山水玉雕,将画作汇入玉中,集万丈风光于方寸,执刀如笔,神采飞扬。虽深入浅出,却又叹为观止。

不同于山水诗画,鉴赏玉雕既有诗词的写文寄意,有含有墨画的重笔写形,皆在尺幅之间展露无遗。犹如一股强烈的视觉震撼,少了文字笔墨,山水玉牌只是平白如洗的一块玉。

山水印象,雕之于玉

从设计到雕琢,皆倾尽玉雕师的心血。质地上佳,玉色均匀,光泽温润,才有铸就一款玉雕作品。因材施艺,超脱传统规矩,进行创作想象,更能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

山水印象,雕之于玉

玉雕之美,传承着山水画的精髓。高山流水,绘出整个自然;袅袅青烟、细水小桥,道尽整个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