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家所述的人生观、工作观、生活观

 北京联合大学生 2017-03-13

佛法究竟主张什么样的人生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顾耕耘,不问收获。 
   尽心尽力,不贪不求,无疚无愧,自在自得。 
  
   人生的意义何在?一言以蔽之,即追求幸福。换言之,唯有幸福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可以说,整个人类从古至今都在探索幸福,每一个人从小到老也在追求幸福。 
   从历史与现实来考察,尽管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千差万别,但若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这么四类:一是财富,二是地位,三是荣耀,四是名声。 
   财富,包括金钱、珍宝及各种物质享受。这是追求者最多的一类。 
   地位,即社会地位。由于地位往往同时带来财富与荣耀,因而最多实惠;可是由于地位的“名额”有限,得之不易,所以追求者少于第一类。 
   荣耀,荣耀往往离不开一定的财富或地位,不过也有人纯粹以荣誉为追求目标。此类追求者本来为数不多,但若把那些图慕虚荣、“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加进去,则又为数众多了。 
   名声,主要指身后的芳名,即所谓“垂名千古,流芳百世”,“留取丹心照汗青”。要想留名史册,一要修身,二要立业,三要晚节。修身就是约束自身的一言一行以符合规范。立业则要立宏图大业,非宏大不足以跻名史册。晚节即要求始终不渝,纵然立过丰功伟绩,若到晚年失节或失足,便前功尽弃,黯然失色。追求名声如此之难,自然追求者也就最少。 
   对财富、地位与荣耀的追求。它们都有共通的弊病:相对性、变易性、杂染性。 
   相对性,一方面指自身与他人有所比较,另一方面指目标本身有所差异。 
   个人的幸福追求,要以社会的不平等、不合理、不和谐作为前提条件,这本身就是社会的一大悲剧,并且必然酝酿出许许多多的个人悲剧。 
   目标本身有所差异,是说财富、地位与荣耀本身存在许多等级,所有较低等级的财富、地位与荣耀跟较高等级的一比,便顿然见拙,黯然失色,几乎毫无意义了。由于这些目标都漫无止境,即所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们往往得陇望蜀,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古人有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红。”试想,那些为财而死者,岂是无财?那些血染枷锁者,何尝无帽?都只因争权夺利,贪得无厌,反而落得身败名裂。 
   
   这些幸福得失无常,正如《老子》所言:“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或如苏轼所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为何如此?如前所述,财富、地位与荣耀都须与旁人相比较才能成立,并且要以社会的不平等、不合理、不和谐为前提,自然不可避免得失之争——你得别人便失,你失别人才得。而世上无论战争还是竞争,从来没有只胜不败的绝对胜家,也没有只败不胜的绝对败家。既然胜负不定,得失也就只能无常了。 
   物质享受所给予人的幸福感不可恒常,久食生厌。正如古人所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因此,纵然得而不失,其幸福感也要渐渐淡漠,岂不是未失而犹失吗?事物的辩证法总是这么奇怪:物质享受愈是丰富便愈感不足,感官刺激愈是频繁便愈是如饥似渴。这就像俗话所说:“嘴越吃越馋。”或如《老子》所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杂染性,主要针对人的情感而言。人有所谓“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在这些幸福追求之中,人的情感往往是杂糅的,喜怒无常,哀惧难断,爱恶随迁,欲念膨胀。各种情感像一团乱麻纠缠不清,连自己也理不出个头绪来,正所谓“剪不断,理还乱”,因而其心情便只能是矛盾重重的了。 

   争斗起来,可以六亲不认;反省起来,又觉于心有愧。拥有之时,觉得并无大趣;失去之后,不免深感惋惜。旁人面前,显得趾高气昂;私自独处,难禁心底悲凉。沉醉之时,简直忘乎所以;清醒之后,顿觉无聊空虚……谓其不幸,他分明在享受来之不易的幸福;说他幸福,他又确实心怀诸多难言之隐。就连以旷达著称于世的大诗人李白,也不禁写下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诗句以抒发愁情,更遑论他人? 
   

     世人往往仰慕权势与财富,其实,哪个权贵不是危机四伏?哪个豪门不是恩怨重重?有什么幸福可言? 
   
   青史留名,由于为世人所景仰,初怀此志者并不算少,但难禁岁月之磨耗和艰难之磨砺,能够坚持到最后并且大有所成者便如凤毛麟角了。谓其难免“三性”:相能性,乃因名声大小有别;变易性,只缘后世时尚有迁;杂染性,则因常怀愤世嫉俗之心,多有百感交集之时。似此,何尝不是烦恼重重? 
   
   权贵忧失宠,富豪恐盗凶。 
   红颜难为久,荣耀一场空 
   华灯盛筵莫不散, 
   曼舞轻歌叹有终! 
   真可谓穷有穷之苦,富有富之愁,贱有贱之怨,贵有贵之忧! 
   试想,在如此烦恼丛生的人世间,倘若能够摆脱烦恼的纠缠,随时随地都愉悦轻安,该是何等的幸事? 
   其实,所有的烦恼都是人们自找的。只要自己善于解脱,便可无烦无恼;也唯有自己善于解脱,才能无烦无恼。这就叫“解铃还须系铃人”。 
   

     须知,幸福并不在于身外的功名富贵,而在于内心的愉悦轻安——少一分烦恼,多一分愉悦,也就多一分幸福;烦恼少之又少,时时处处都感到愉悦轻安,便是最大的幸福。 
   
   明代洪应明所著《菜根谭》中有两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所谓“无疚”,就是没有内疚,是指无负于他人和社会,也无负于自己,因而不受良心的谴责。 
   所谓“无愧”,就是不感惭愧,是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也有益于自身,因而无愧于社会和人生。 
   
   一个人的言行与心念,可以瞒得了别人,甚至瞒得了天地,却唯独瞒不了自己。《菜根谭》有言:“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人类的危机,根源在于贪求。人们的烦恼,根源同样在于贪求。人有贪求,就必定要参与各种明争暗斗。既要损人,便不可能没有内疚。 
   
  
  
   总之,“尽心尽力”。 “尽心尽力”不赞成“超负荷”,更不赞成“舍己为人”。
   
   综上所述,可将人生之真谛归纳为“十六字箴言”,即“尽心尽力,不贪不求,无疚无愧,自在自得。” 
   
   《菜根谭》说得好:“人生只为‘'字所累,便如马如牛,听人羁络;为鹰为犬,任物鞭笞。若果一念清明,淡然无欲,天地也不能转动我,鬼神也不能役使我,况一切区区事物乎?”。“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孰得孰失,孰幻孰真,达人当自辨之。”。质言之,多一分贪欲,少一分人味,贪欲到头,人味丧尽;反之,减一分贪欲,增一分人性,贪欲尽净,人性圆满。 
   真实的幸福目标既然在心内,自然无须得到别人的认可,决定权属于自己,自己始终处于积极创造的主动地位,而且,“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22章) 
   
   总而言之,当今世人的幸福之所以虚幻不实,就因为迷而不悟,真假莫辨,以至舍真逐妄;“自在自得”的幸福之所以真实不虚,就因为悟而不迷,真假分明,才得以去妄存真。 
   在一尊弥勒菩萨像前,有人写过一副意味深长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弥勒菩萨为何能容?因为他对世俗的富贵一无所求,对世俗的荣辱一无所争,也就没有任何难容之事了。世人为何可笑?
  
   现在,让我们看一看佛法空有观(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与佛法人生观(尽心尽力,不贪不求;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内在联系。 
   
   这种“自在自得”的人生,具有六大特色:严肃而不刻板,坚劲而不愚顽,俭朴而不拘泥,无我而不自弃,清高而不孤傲,超然而不出世。
   
   在这样的境界中,他可以自由地说出想说的话,可以自由地去干想干的事,可以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可以保持多种多样的爱好。甚至可以说,无论法律的条款、道德的规范、时兴的潮流、世俗的成见,还是上司的意图、旁人的验色、背地的议论、报酬的厚薄、职位的高低、名声的显微……统统失去了左右他的力量。如此生动活泼,自由自在,还有什么刻板可言呢? 
   有的人,一严肃便道貌岸然,不苟言笑,那其实是装腔作势。 
   其二,坚劲而不愚顽 
   他之坚劲,是基于对人生意义的透彻理解而建立的自觉信念。这种信念的建立,一非出于人云亦云的盲从,二非出于亦步亦趋的附同,三非出于一知半解的轻举,四非出于心血来潮的冲动,故能不因环境的变迁而移易,也能不因旁人的毁誉而动摇,始终坚如盘石,劲若苍松。 
   然而,坚劲不等于固步自封、愚顽不化。在人生信念确立之后,他还需要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不断付诸实际的行动,所以不会固步自封。 
   佛法是博大精深、圆融无碍的,因而能够对一切真理兼收并蓄,去伪存真。一个真正遵循佛法而确立自己人生信念的人,必定会敏锐地观察各种事物,认真地探讨各种事物,并且以佛法去开解各种事物,以各种事物来印证佛法
   
   其三,俭朴而不拘泥 
   他之俭朴,是因为自身本无贪求,从而淡漠于锦衣美食及一切奢侈豪华。 
   事实上,饮食之养身,以清淡调匀为宜,并非山珍海味不可,只要心胸开阔,脾胃舒展,粗茶淡饭也同样养人。衣着之款式,以宽松合体为宜,并非奇装异服不可,只要裁剪得当,整洁大方,简装便服也未必失色。家居之处所,以清洁方便为宜,并非广厦别墅不可,只要心境豁达,精神愉悦,平房陋室也自感舒适。
   所谓俭朴,并非苦行僧似地专找罪受,而是于恬淡之中品味人生之浓郁,从简陋之处探索人生之完美。这就象《菜根谭》所言:“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上卷第7章)又如俗话所说:“好吃不过茶泡饭,好看不过素打扮。” 
   生活上没有过高的要求,并不等于好的食物不能吃,好的衣服不能穿,好的房子不能住,只是不追求、不贪恋而已。(自然而然的对待

    得之不惊喜,失之不怨恼,悠悠然淡泊于心。
   
   据医学界研究,素食可防止胃病、肾病、便秘、肥胖症;可改善血质、降低胆固醇含量,从而防止高血压、脑充血、糖尿病、心脏病、动脉硬化;可防止胃癌、肠癌、食道癌,并避免感染动物疾病;还可防止黑斑、雀斑、皮肤粗糙,并有利于消除体臭。 
   
   其四,无我而不自弃 
   “无我”,是指没有贪鄙之心,没有谋私之念,并不是没有“我”这个人。 
   他不仅毫不自弃,反而非常自珍——为了更多地奉献,他需要保持强健的体魄;为了更好地奉献,他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因此,他同样注重学习、休息、锻练、调养,而没有任何理由不爱护自己。 
    
   其五,清高而不孤傲 
   清者不浊,高者不卑。他既无所求取,自然不沾不染,何浊之有?他既无所贪图,自然不媚不诌,何卑之有?他竭诚奉献而又无所贪求,也就不必去惴度别人、算计别人,更不会去损害别人。因而,他之清高便自然而然、无矫无饰了。这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且,佛与众生佛性平等。他乐意与任何人平等而友好地交往。即使对强盗和妓女,他也能尊重对方的人格,理解对方的苦衷,发掘对方的长处,学习对方的优点,启发对方的自尊,并向对方奉上坦诚的告诫。 
   
   不卑不亢,不俯不仰,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一切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一切人,这便是清高而不孤傲的真义。
   其六,超然而不出世 
   他之超脱,是因为于世无求,与人无争,所以能够无羁无绊,无忧无怨,安然自在,浑然脱俗。 
   处当今之世,犹赴争战之地,人们往往一手持盾以为防范,一手杖剑以备进击,蒙上面具示人以假象,睁大眼睛警惕于未然,踽踽而行,如履薄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活得实在太苦太累。 
   可是对于畅达的人生来说,无须防范,故不必持盾;不事进击,故不必杖剑;处世以真,故不必蒙面;待人以诚,故不必警惕;坦荡而行,故无薄冰之忧;正气浩然,故无草木之惊。这样的人生,怎不轻快超然? 
   但超脱本身同样不是目的,宗旨还在于为他人为社会为一切众生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奉献。他由衷地热爱整个人类乃至一切众生,以世人的疾苦为疾苦,以世人的幸福为幸福,甘苦与同,休戚与共,是不会寂然出世的。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看待“出世”与“入世”。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出世”要以“入世”为基础;二是“出世”终以“入世”为目的。 
   所谓“出世”要以“入世”为基础,是说要想成就“圣道”须先成就“人道”,也就是先要做个好人。倘若连人都没有当好,却想去当佛、菩萨,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因为,人的身上是有善也有恶的,而圣的身上是纯善无恶的;所谓学佛,其实就是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逐步消除自己的恶因,达到至善、纯善。 
   所谓“出世”终以“入世”为目的,是说佛法的宗旨在于普度众生,即对众生循循善诱,使其破迷开悟、弃恶从善、离苦得乐、超凡入圣。既然要普度众生,不入世如何普度?大家都知道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那么,什么叫慈、什么叫悲、什么叫大慈、什么叫大悲呢?慈是予乐,即给众生以快乐;悲是拔苦,即为众生解除痛苦;大慈是无缘大慈,即不分亲疏、不计恩怨地对一切众生都给予快乐;大悲是同体大悲,即把众生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来努力拔除。
   作为人,的确应当积极入世,应当像观世音菩萨那样躬行大慈大悲,既无所贪求又尽力奉献,既尽力奉献又无所贪求。
   其实,唯有入世而能超然,才是真正的超脱;若是避世以求超脱,则只能称为逃脱。因为真正的超脱,乃是从心底对贪欲的超越,而不是在形式上对尘世的远避。所以禅宗有言: “小隐隐于山林,大隐隐于市廛。”
   
   佛法主张“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本文采集于百度,有删减。2017年3月1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