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泉宝剑真的能削铁如泥吗?

 功城 2017-03-13

1965年12月的一天,在湖北江陵的楚墓中出土了一把青铜古剑。尽管在地下深埋了2500多年,但这把剑仍然寒光夺目,锋利异常。考古工作者以剑试纸,一叠20张纸竟一划而破,足见当时的青铜剑铸剑技术的水准有多高。

1978年,在我国工艺美术界两次全国性集会上,龙泉宝剑的制作艺人曾当众表演。他用一把龙泉宝剑,很轻松地将叠在一起的六个铜板劈成两片,而剑刃不卷。我们不禁疑问,这样一把千古名剑是否真的能够如文献中记载的,削金断玉,斩铜剁铁?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龙泉剑的制造工艺。

借鉴古代铸剑技术,龙泉剑至今仍能轻易劈开铁桶

龙泉剑从原料到成品须经炼、锻、铲、锉、刻花、嵌铜、冷锻、淬火、磨光等20多道工序。龙泉剑选用优质钢材,经过锤炼及热处理后,具有弹簧钢的特性,可轻松斩断金属类制品。此外,龙泉境内有一种名叫“亮石”的磨石。在这种石头上磨制出来的宝剑,寒光闪闪。龙泉宝剑全靠手工磨光,从粗磨、细磨到精磨,往往要花数日甚至数月之久,一旦磨出,青光耀眼。纹饰巧致更让龙泉剑具有名剑风范。在剑身上刻花,也是龙泉剑的一项绝技。剑工们一不用彩笔,二不照图样,只用一把钢凿在宽不盈寸的剑身上刻凿,刻好后浇上铜水,经铲平加磨,飞龙图案,生动自然,永不消失。小编vx:ayy9989


铸剑时锤炼及热处理

据专家考证,龙泉的铸剑师用龙泉山上的铁矿铁砂为材冶炼成毛铁,以青油石作磨石, 选花梨木做剑鞘, 采七星井的水淬火。毛铁的黏合性好,可以跟其他金属复合锻造,不似工业铁多含锰、硫等杂质,炼出的剑容易脆裂。

图为传承古代铸剑技艺的铸剑师

一把龙泉剑的制作往往要10斤毛铁,铸剑师往往还要不断磨砺,对其千锤百炼方能制得一把龙泉剑。既有利于淬剑的水质,又有丰富的铁砂,同时兼得工匠的高超锻造技艺,所制造而成的龙泉剑自然品质上乘,具有坚韧锋利、刚柔相济、寒光逼人和纹饰巧致这四大特点。考虑到古代的铁比较软,因此客观来说,用龙泉剑去削当时的铁,确实能够做到“削铁如泥”。

由铸剑术揭秘古代冶金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冶铸钢铁的国家之一。龙泉剑得以名扬四海离不开古代铸剑术的发展。可以这么说,正是中国古代先进的冶金技术成就了龙泉剑的辉煌与荣耀。而我国古代的铸剑技术也是古代冶金技术的卓越成就,也是古代冶金技术的精华所在。那么,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代呢?

总体而言,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经历了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两个过程。

所谓青铜即铜锡合金。青铜时代即指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时代。在青铜时代初期,往往青铜器中青铜比重比较小,还有大量石器成分。到了中后期,青铜才在青铜器中占有主要比重。而青铜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

在我国,青铜时代起源于黄河流域,一般划分认为是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这一段时期,前后约1500年。不同时期的青铜器有其典型代表,如早期的二里头遗址,四坝文化;中期的安阳殷墟;晚期的铜绿山矿冶遗址等等。其中,商代尊贵的四羊方尊、象征威严的重875 公斤的司母戊青铜鼎及东周曾侯乙墓出土的大型成套编钟都是青铜器的典型代表。从某种意义上,青铜器的鼎盛反映了一个王朝的繁荣与昌盛。

古代编钟演奏图

继青铜时代之后,我国的金属冶炼时代便进入了铁器时代。大体上是指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9世纪。在青铜冶炼技术的技术上,人们不断发展了冶铁技术。炼铁技术起始于春秋时代,当时人们采用的是块炼铁的技术。到了汉代时期人们逐渐开始使用煤做燃料来冶铁,同时发明了坩埚炼铁法、炒钢法等等炼铁技术。值得一提的是,东汉时期人们还发明了水力鼓风炉冶铁,即所谓“水排”,这要比西方早1100多年。到了北宋,用煤来冶铁已经相对普遍。南宋末年,出现了焦炭冶铁的技术。此时期的冶金业达到了极大的繁荣。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前期有坑冶168处,计银冶58处,铜冶96处,铁山5处,锡山2处,铅山4处。” 北宋初各路主管矿冶的机构监、冶、场、务有201处,到北宋中期增至 271处。到了明清,冶铁技术远远超过以前并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铸造和加工技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