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联也曾组织百万青年开发“北大荒” 我们都是跟老大哥学的

 爱历史 2020-10-30


我们对开垦“北大荒”,最终将那里变成了美丽富饶“北大仓”并不陌生。但你知道吗?我们开垦北大荒也是学习的苏联老大哥!

1954年当时的苏联出现了大规模的粮食短缺,为了缓解这种困难,1956年8月16日,苏联通过了一项决议,决定大规模的组织人前往哈萨克斯坦、伏尔加河地区、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大草原去垦荒增产。

当时有超过50万的苏联共青团员从苏联各地来到了这些荒芜的处女地进行开垦。苏联的共青团员们最终为苏联开垦出了超过45万公顷的新的农田。

为了将大量新的年轻劳动力吸引到新开垦的土地上,苏联政府为这些共青团员们补贴了一千万卢布的交通津贴。此后的10年还为他们提供了超过两千万卢布的经济贷款,同时在这些地区的住房建设和各种投入在五年时间里超过了20亿卢布。

在1954年至1956年间共有超过170万人次参与到了苏联“北大荒”的开垦运动中来。1956年苏联谷物产量为1.25亿吨,其中有一半都来自这些新开垦的土地。赫鲁晓夫曾在回忆录中写道:“人在与自然的抗争中,你不能去战胜他,只能去适应他。但不管发生什么样的困难,在新开垦的土地上面包总是最便宜的。”

但是大量的劳动力从苏联中央地区急速外流到这些农业生产地区,也为后来苏联的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1974年苏联宣布开辟第二块“北大荒”,这次在苏联位于欧洲的部分。

在苏联“北大荒”的开垦运动中阿拉木图重点发展畜牧业,大规模畜牧业的发展带来的后果就是草原的大面积减少,为60年代初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时间来到1958年,中国也开始了对东北“北大荒”的大规模开放,一大批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国家干部来到了北大荒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建立起了一座座的国营农场和军垦农场。

“爱历史”一家专门用老照片讲述历史的网站,专注照片十余年。请记住官方唯一域名:www.ilishi.ne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